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伶俐

作品数:93 被引量:582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2篇文化科学
  • 21篇哲学宗教
  • 3篇艺术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军事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2篇美育
  • 25篇审美
  • 21篇教育
  • 17篇教学
  • 9篇学科
  • 8篇学校美育
  • 7篇心理
  • 7篇艺术
  • 7篇思维
  • 6篇心理学
  • 6篇理学
  • 6篇美感
  • 6篇美学
  • 6篇美育教学
  • 6篇课程
  • 6篇跨学科
  • 6篇高等教育
  • 5篇审美认知
  • 5篇逻辑
  • 5篇大数据

机构

  • 93篇西南大学
  • 5篇福州大学
  • 3篇六盘水师范学...
  • 3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重庆三峡学院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四川文理学院
  • 1篇重庆电子工程...
  • 1篇巴蜀中学
  • 1篇中国教育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重庆青年职业...
  • 1篇玛希隆大学

作者

  • 93篇赵伶俐
  • 6篇陈本友
  • 5篇陈丽君
  • 3篇汪宏
  • 2篇孙青青
  • 2篇耿富云
  • 2篇黄蓉生
  • 1篇李远蓉
  • 1篇温忠义
  • 1篇丁峻
  • 1篇邓佳
  • 1篇邓佳
  • 1篇李佳源
  • 1篇肖向荣
  • 1篇余应鸿
  • 1篇李金正
  • 1篇李雪垠
  • 1篇滕瀚
  • 1篇毕小君
  • 1篇许洪帅

传媒

  • 9篇人民教育
  • 7篇美育学刊
  • 4篇江苏教育
  • 4篇理论与改革
  • 4篇西南大学学报...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心理科学
  • 3篇中国德育
  • 3篇复旦教育论坛
  • 2篇理工高教研究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今日教育
  • 2篇重庆高教
  • 2篇大学(研究)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教育研究
  • 1篇课程.教材....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当代文坛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8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学生美育作品评价指标体系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被引量:6
2022年
美育评价是提升美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美育作品的评价是美育评价的必要组成部分。基于神经美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不同学段美学教学目标,以审美体验为中心构建学生美育作品评价指标,得到3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通过认同度调查修订各评价指标名称和内涵。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给指标赋权,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单评价者和多评价者情境中进行实例操作,验证评价模型的实用性。结果显示,该模型可以科学合理地量化评价学生美育作品,较好地解决学生美育作品评价中类别单一、结论抽象等问题。
叶泽洲赵伶俐
关键词:熵权法
按照“美的规律”涵养教师美德:从他律到自律
2025年
促进师德从他律向自律转化是新时代教师发展的重要命题。国家和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明确了坚守教师道德底线与培育高尚美德的双重导向。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可以帮助人陶冶情操、滋养心灵,教师经由这一教化方式的浸润而涵养的道德即为美德。教师审美素养是涵养教师美德的关键支撑,在激发教师道德情感、提升教师道德认知、坚定理想信念、激励教师自律自强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其独特价值在人工智能时代愈发凸显。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的论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逻辑起点,应将“按照美的规律”这一理念,深度融入教师审美素养的培育和美德目标的达成过程中。在构建师德长效机制时,需要明确“公民美德—专业美德—审美人格”的养成目标体系,实施包含增强师德意识认同、促进师德行为内化、强化师德习惯养成、完善师德考核评价、优化师德反馈机制、促进师德境界再提升等环节且持续迭代升级的内化路径。引导教师实现从道德他律到美德自律的转变,这是师德教育应当追求的崇高目标,也是师德成长的必由之路。
李进赵伶俐
关键词:审美素养
我国高校美育研究四十年:回顾与展望——基于CNKI的文献分析被引量:19
2019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美育研究和实践从失落中走出并实现了快速发展。对CNKI的论文进行分析发现:已有研究在年度数量、学科分布、期刊来源、论文类型具有鲜明的计量特点;涉及高校美育本体论、艺术美育化、非艺术美育渗透等7个主题;但仍存在基本概念模糊等要害问题。未来研究应强调高等教育和高校美育的本质内涵、建设集合式高校美育的课程与教学体系等。
叶泽洲赵伶俐
关键词:高校美育
以审美素养发展为目标的美育评价被引量:57
2021年
美育评价是撬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实施与发展的杠杆,其评价标准就是美育目标,即“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近年来,全国试点开展了“艺术素质测评”,这属于美育评价的重要部分,但不是全部。将国家规定开设的音乐课、美术课纳入学业考评,是推动学校美育的第一抓手,但也非美育实施和美育评价的全部;且其在评价模式和方法上,多采用事后总结性评价、笔答法等,或配以类似专业艺术技能表现的方式来进行,也有悖于面向普通学生的美育,以及必须是通过审美活动和美感体验为主线来进行的特性和规律。因此,如何以“审美素养”发展为目标,以体验式过程性评价为主导,充分利用智能化技术并伴随美育实施,随时随地收集分析数据和给予评价、反馈、调控和管理等,已经是新时代美育迫切需要完成的一项艰巨而意义非凡的任务。
赵伶俐文琪
关键词:美育目标审美素养艺术素质智能化
中国赫哲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2003—2013年CNKI期刊数据的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对2003—2013年间国内学界有关赫哲族研究的样本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学分析发现:学界对该领域进行了持续探索,为推进我国少数民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目前的研究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如研究内容需要深化,研究视角相对单一,缺乏足够的比较分析和实证研究等,今后应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提升对赫哲族研究的针对性,加强比较分析与实证调研,加强多视角、多学科的综合分析,不断促进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发展。
孙岩赵伶俐
关键词:赫哲族
新时代美育的价值与使命被引量:8
2021年
20世纪20年代,中国科技与经济还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国民多在贫困线上挣扎,时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力倡美育,从“以美育代宗教”的角度,指出美育之于社会有“皆足以破人我之见,去利害得失之计较。则其所以陶养性灵,使之日进于高尚者”的价值,确定“五育”并举,而美育是贯穿各育的“津梁”和“神经系”。
赵伶俐
关键词:教育总长神经系以美育代宗教美育
悲剧美育功能、心脑机制及实证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3年
人类面临日趋严重的精神危机,这是现代性症候的本质表征,其中,儿童抑郁症愈演愈烈,应当引起国家、社会和家庭的高度警视。悲剧审美活动是审美教育的最高形式,有助于提升人的抗压能力、正能量、创造性能力、幸福感,化解万千儿童所面临的心身健康难题。当代的科学实验表明,悲剧美育能够有效调节人的认知与情感反应、具有显著的心脑体强化效应。本文从人本主义和主体性科学的维度诠释了国家《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5)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21)的伟大深刻意义,为我们实施儿童悲剧美育提供了客观依据和应用路径。
丁峻赵伶俐
关键词:实证研究
TVS:视点结构大学功能-活动场被引量:3
2013年
大学系统是以"培养高级人才"为核心的内外多因素相互联系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功能-活动场。然而长期以来这一场内的若干主要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混沌状态,导致其理论与实践的低效重复。TVS即视点结构教学(Teaching of Viewpoint-Structure Model)是笔者探索构建的一种一以贯之的教学模式,后上升为一般系统结构原理、结构方式和思维方式。用TVS来检视大学系统,即以"培养高级人才"这一主要功能概念和直接相关的"高深知识教学"这一主要活动概念为并联核心(视点),将所有大学系统内外因素逻辑地联系起来(结构),一以贯之透视和构建大学教学场、学术场、社会场;大学理念、制度、管理、评价;大学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互动的统一场,为大学系统的研究、调整与改革提供一个清晰的架构与思路。
赵伶俐
关键词:大学系统TVS一以贯之
以美育德被引量:7
2016年
美与爱的交响乐 举世瞩目的杭州G20峰会已成历史。然而,那场《最忆是杭州》的水上交响音乐晚会,还在我们眼前、耳边、心脏和脑海萦绕。美丽的西湖,怀抱柔水、荷塘,桥梁、亭台楼阁与高科技声光电等交相辉映,中华民族的经典乐曲《春江花月夜》《采茶舞曲》《梁祝》《茉莉花》《高山流水》等,和全世界人民耳熟能详的经典歌舞《天鹅湖》《月光》《欢乐颂》《友谊地久天长》交织交响,将中外观众带人纯净而神圣的审美境界。
赵伶俐
关键词:以美育德《友谊地久天长》《高山流水》《茉莉花》《欢乐颂》《天鹅湖》
21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综合美育发展的新形态被引量:6
2011年
21世纪首年启动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程改革"),为基础教育中审美教育新形态的形成及多样化发展、美育功能在学校教育中的充分发挥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门学科的综合审美引导得到了特别强化,综合性课程为审美创造提供了广阔空间,艺术类课程体现了综合艺术审美教育的特点。
赵伶俐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学校教育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