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护理
  • 4篇血液
  • 4篇血液透析
  • 4篇蔗糖铁
  • 3篇血浆
  • 3篇血浆置换
  • 3篇呼吸机
  • 2篇衰竭
  • 2篇铁剂
  • 2篇透析患者
  • 2篇贫血
  • 2篇抢救
  • 2篇相关性肺炎
  • 2篇静脉
  • 2篇口腔
  • 2篇口腔护理
  • 2篇呼吸机相关
  • 2篇呼吸机相关性
  • 2篇呼吸机相关性...
  • 2篇肺炎

机构

  • 12篇贵港市人民医...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92...

作者

  • 18篇赖丽梅
  • 4篇李月娥
  • 3篇林月双
  • 2篇卢梅英
  • 2篇黄伊明
  • 2篇李磊
  • 2篇韦振空
  • 2篇卢琼芳
  • 2篇仇琼琼
  • 2篇唐淑杏
  • 2篇陈淑芳
  • 2篇梁艳
  • 1篇伍小燕
  • 1篇仇艳艳
  • 1篇杨小勇

传媒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广西医学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内科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压疮圈用于长期卧床患儿排便护理
2011年
胸腰椎骨折、股骨骨折及病情危重患儿,排便需使用便器,因其偏高、偏硬而增加患儿疼痛。鉴此,我科于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对39例长期卧床患儿(胸腰椎骨折11例、股骨骨折20例,其他疾病危重患儿8例)排便时使用臀部压疮圈(下称压疮圈),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赖丽梅仇琼琼
关键词:危重患儿排便护理长期卧床压疮胸腰椎骨折股骨骨折
两种冰敷降温方法的效果比较
2011年
目的比较两种冰敷降温方法在高热患者中的降温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发热患者分成A、B两组各50例。A组采用矿泉水空瓶装水速冻成冰。B组采用塑料袋装冰块,两组均用毛巾包裹冰块置于患者的腋窝、胭窝、腹股沟处。观察冰敷后30min、60rain患者肛温、局部皮肤变化、衣被有无潮湿以及患者的主观感受。结果A组降温30min、60min患者体温分别为(38.7±0.31)℃、(37.9±0.45)℃,4例出现局部潮红及衣被潮湿,3例感觉不舒适;B组在30min、60min体温分别为(38.7±0.23)℃、(37.9±0.41)℃,其中23例局部潮红,18例衣被潮湿,45例感觉不舒适。结论两种方法均能很好降温,但利用矿泉水空瓶装水速冻成冰降温法患者局部皮肤反应少、患者自觉舒适,无衣被潮湿现象,同时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赖丽梅
关键词:矿泉水瓶发热物理降温
低剂量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在肝衰竭治疗中的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低剂量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在肝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肝衰竭患者进行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治疗105例次,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血清中TBIL、DBIL、ALT、NH3的含量等肝功能指标,同时观察治疗中的过敏反应、血压下降、低钙血症、破膜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原因和处理对策。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TBIL、DBIL、ALT、NH3的含量均明显好转,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P<0.05。发生过敏反应7例次、血压下降2例次、低钙血症2例次、破膜1例次。结论低剂量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减少血制品的用量;及时做好不良反应的观察处理,可有效降低治疗风险。
赖丽梅唐淑杏杨小勇
关键词:肝衰竭血浆置换血浆灌流低剂量
血浆置换血流速对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不良反应的影响及相应护理对策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血流速在血浆置换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1月在该院住院治疗,并按照病情预计接受血浆置换治疗3次以上的ACLF患者146例,每例患者第1次血浆置换血流速为A组80 mL/min,第2次为B组110 mL/min,第3次为C组140 mL/min,置换间隔时间为3~4 d。分析收集3次血浆置换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同时记录置换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及置换治疗所需时间。结果血浆置换治疗后肝功能各指标均明显改善。不同血流速的A、B、C 3组患者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8.49%、15.75%、17.81%,低血压发生率为13.01%、15.07%、11.64%,低钙血症发生率为8.90%、9.59%、6.85%,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凝血的发生率为2.74%,明显低于A组的17.12%及B组的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破膜发生率为1.37%,明显低于A组6.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浆置换时间为(2.26±0.52)h,较A、B组的(3.27±0.61)h少、(2.71±0.49)h,B组置换时间较A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能持续改善ACLF患者肝功能,血浆置换过程中过敏反应、低血压、低血钙症的发生率与血流速的大小无明显相关性,而凝血、破膜的发生受血流速的影响,根据患者病情个性化提升置换血流速,可减少凝血、破膜并发症并缩短血浆置换过程时长,置换过程中做好相应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不良反应症状。
植亮媚赖丽梅
关键词:血浆置换慢加急性肝衰竭护理
开展责任包干护理,提升优质护理服务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在创新"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总结责任护士包干负责制的方法。方法:2011~2012年将我科室床位分为两个大组、6个小组,每小组10~12张床位,每两小组设责任组长1名,负责小组的检查工作,整合责任护士岗位职责,包括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健康指导等任务。结果:通过责任护士包干负责制细化落实,密切了护患关系,丰富了服务内涵,将责任护理工作延伸到患者入院、出院的各个环节。结论:实施责任包干护理制,提高了管床护士的责任感,完善了整体护理责任的工作模式,明确了工作职责,加强了护患沟通,增加了护患接触的时间,使临床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
仇琼琼赖丽梅仇艳艳
关键词:优质护理责任包干
橡胶手套充气后用于支撑呼吸机管道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充气医用橡胶手套支撑呼吸机管道预防下唇受压及刺激性咳嗽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入住ICU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成两组,A组50例,呼吸机管道除了用呼吸机臂固定外,还用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充氧气后支撑呼吸机Y型螺纹管;B组50例采用传统方法,呼吸机管道只用呼吸机臂固定。观察两组患者下唇受压情况及刺激性咳嗽发生情况。结果A组30例受压部位有压痕,23例出现受压部位皮肤潮红,20例出现刺激性咳嗽,无压迫性溃疡病例;B组50例受压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压痕及皮肤潮红,39例出现刺激性咳嗽,10例发生下唇压迫性溃烂。结论应用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充氧气后支撑呼吸机管道效果良好,可以减少局部并发症的发生。
赖丽梅林月双
关键词:呼吸机管道橡胶手套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铁缺乏的监测和治疗现状被引量:1
2017年
缺铁性贫血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虽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的使用改善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状态,但临床中仍有不少患者无法使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达到或维持于目标值,其最常见的原因是机体铁缺乏-([2])。本文就如何做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铁缺乏的监测以及正确应用铁剂综述如下。
李月娥赖丽梅卢梅英
关键词:铁缺乏铁剂RHUEPO蔗糖铁炎症状态静脉补铁
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进展
2021年
重症肌无力危象是肌无力症状突然加重,出现呼吸肌、吞咽肌进行性无力或麻痹,可危及生命。在我国,发病率约8/100000~20/100000,南方地区发病率高于北方,发病年龄集中于20~60岁。其中20~40岁女性发病高于男性,40~60岁男性发病高于女性。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可使危急症状快速缓解,从而脱离危险,大量研究表明血浆置换易产生较多不良反应,很多学者已从不同角度阐述不良反应及处理。本文将血浆置换围术期综述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肌无力不良反应的干预措施。
赖丽梅植亮媚
关键词:血浆置换重症肌无力危象护理干预
肝素泵泵入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护理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使用血液透析机自有肝素泵泵入蔗糖铁的护理。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透析的87例患者使用肝素泵泵入蔗糖铁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7例患者1510次使用肝素泵泵入蔗糖铁基本能顺利完成注入,仅1例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停止用药。结论:使用肝素泵泵入蔗糖铁能合理应用资源,操作简便,是一种安全、经济的治疗方式,并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李月娥赖丽梅伍小燕
关键词:血液透析贫血蔗糖铁肝素泵护理
两种不同方式补充铁剂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补充铁剂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肾性贫血患者的影响,探讨最好的补铁给药途径。方法将9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血泵前静脉滴注组(静滴组)和血泵后肝素泵静脉注射组(静推组)各45例,两组在血透中分别使用血泵前静滴蔗糖铁和血泵后肝素泵静推蔗糖铁,均为每周1次,每次100 mg,总量为1 000mg。观察两组患者疗效、透析器凝血、血透机空气报警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用药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和血清铁蛋白(SF)都比治疗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提高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推组在血透机空气报警、透析器凝血次数发生率以及用药相关费用明显低于静滴组(P<0.01)。结论静推补充铁剂不仅能合理应用资源,减少护士的工作量,而且能保证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
李月娥赖丽梅卢梅英
关键词:血液透析肾性贫血蔗糖铁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