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秀险

作品数:17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教育
  • 7篇高等教育
  • 4篇教育系
  • 4篇教育系统
  • 4篇高等教育系统
  • 3篇高校
  • 2篇粤港
  • 2篇粤港澳
  • 2篇教学
  • 2篇港澳
  • 2篇创业
  • 1篇大学制度
  • 1篇学科
  • 1篇学科专业
  • 1篇学科专业建设
  • 1篇学制
  • 1篇英美国家
  • 1篇增长极
  • 1篇增长极理论
  • 1篇浙江高校

机构

  • 14篇广东省教育研...
  • 8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5篇贾秀险
  • 1篇陈小娟
  • 1篇陈伟
  • 1篇肖建忠

传媒

  • 3篇教育评论
  • 2篇高教探索
  • 2篇广东教育(职...
  • 1篇中国大学生就...
  • 1篇基础教育参考
  • 1篇国家教育行政...
  • 1篇大学教育科学
  • 1篇重庆高教研究
  • 1篇上海教育评估...
  • 1篇第二届中国南...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苏、浙江高校科技人才管理与广东的比较与借鉴
2014年
本文通过对广东、江苏、浙江三省科技人才基本状况的对比分析,考察江苏、浙江科技人才管理政策,以期为改革广东科技人才管理机制、提高广东科技人才管理水平和推动广东科技创新实力提供借鉴。
贾秀险
关键词:高校科技人才
省域高等教育系统变革的实践探索与逻辑梳理被引量:1
2019年
省域高等教育系统的崛起是中国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大成就。从实践上看,省域高等教育系统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方面实现了从自上而下到承上启下的角色转变,且在职能担当上实现了从被动跟随到主动反应的提升。以此变化为基础,省域高等教育系统以"中心城市办大学"等为突破口,在其内部逐渐孕育了市域高等教育系统,在地方高等教育创新领域实现了从自下而上到上下联动的转变;在基层学术组织层面,逐渐增生了诸多新型学术组织。省域高等教育系统的变革实践蕴含、生成了独特的变革逻辑:从政策模式看,逐渐由强制性制度变迁向诱致性制度变迁转变;从发展模式看,逐渐由经济的"先发"优势向高等教育的"先发"优势转化;从动力模式看,逐渐由"自下而上"向"多维互动"转变;从组织变革看,逐渐由学术性组织向创业型组织转型。
贾秀险陈伟
关键词:逻辑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战略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新机遇与着力点被引量:2
2020年
2019年2月,中央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将对标旧金山、纽约、东京等世界级湾区,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以更强国际竞争力、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战略,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应从哪些方面着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是大湾区实现"智力驱动"和打造人才创新高地必须关注的问题。
贾秀险
关键词:高质量就业科技创新中心世界级城市群创业
中心城市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研究——以深圳为例被引量:3
2019年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试验田”、创新之城。以深圳为代表的中心城市高等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的城市大学运动、20世纪90年代的大学城运动、21世纪的高水平大学运动中崛起,形成了城市化办学、异地办学和国际化办学模式。中心城市高等教育发展需处理好中心城市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需求侧与供给侧、统筹发展与分类发展、改革创新与原有体制机制、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协调与冲突。
贾秀险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
高等教育评估多元化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高等教育评估是对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学科专业建设等工作作出客观的评价和鉴定的过程,对高等教育起诊断、导向、激励和监督作用,是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教育进行宏观管理、监控和引导其发展的重要依据。为了更好地发挥评估对教育工作的诊断、选优与导向作用,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多功能、多目标、多类型、多层次特点,高等教育的评估主体、评估目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模式等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肖建忠陈小娟贾秀险
关键词:高等教育评估学科专业建设教育主管部门现代高等教育教育教学
湾区高等教育系统的崛起:动力解析与路径探索被引量:6
2019年
湾区高等教育系统是指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系科、院校、政府、企业等组织集合体,以知识生产和价值生成为主要载体,围绕湾区高等教育的构建发展,与经济社会系统等外围结构关联互动而耦合形成的有机生态系统。湾区高等教育系统的崛起来自四个层次的动力:底层结构系科与学院的模式革新,中层结构院校和高等教育创新机构的群落演生,上层结构各级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政治协商,外围结构经济社会系统的互动耦合。湾区高等教育系统的崛起应从四个层面着力:底层结构从分割到共识,构建基层学术组织学术共同体;中层结构从无序到有序,推进院校和高等教育创新机构集群发展;上层结构从松散到整合,建立湾区高等教育系统协调机制;外围结构从外发到内生,促进湾区高等教育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共融共生。
贾秀险
一流大学生师比研究——基于国内外一流大学生师比的审视被引量:2
2020年
生师比通常指高校在校生人数与教师人数之比,代表平均每个教师负担的学生数量。合理的生师比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生师比的数字符号具有特殊的意义表征和内在意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所大学教学资源利用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合理的生师比是实现教育“人”性价值回归的前提条件,是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本科教育”的首要条件,是坚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精英教育的必要条件。我国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生师比较高,学生规模偏大、教师规模偏小。我国一流大学建设应合理调控生师比,确立精英教育价值取向,加强优质师资配置,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丰富教学和课程资源,建设一流本科教育。
贾秀险
关键词:生师比资源利用教学质量
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系统整合:内涵、基础与实践路向被引量:3
2021年
粤港澳大湾区在政策保障、校际合作和人文交流层面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和整合优势。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系统整合旨在促进区域内知识、人才、科技、信息等各要素无障碍流通,构建教育资源集聚开放、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发展共同体。未来,粤港澳大湾区需从创新开放合作机制和加强人才培养资源、教师资源、文化资源整合等多维度着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教育发展共同体和人文湾区。
贾秀险聂林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以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进展、问题及建议被引量:4
2017年
以色列是"一带一路"沿线一个重要的节点国家,是世界最具创新性国家之一。中国的创新驱动需求与以色列创新发展优势形成互补。中以建交以来,高等教育合作交流机制已初步建立,在人员交流、人才培养、研究合作、合作办学、创新创业教育合作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也面临整体合作框架有待完善、服务"一带一路"人才支撑不足、政产学研合作力量割裂、创新创业教育合作薄弱等方面的问题。为促进中以高等教育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建议制定交流合作总体规划,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强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贾秀险
关键词:一带一路
现代大学制度视阈下教授治学的思考
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授治学作为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越来越成为重要议题.我国教授治学确立时间不长,且尚处于探索阶段.教授治学是大学内部以教授为主体的学术共同体,依托学术组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建...
贾秀险
关键词:教授治学教育改革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