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睿
- 作品数:86 被引量:21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用于室内缸铺底泥的防浑水采样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室内缸铺底泥的防浑水采样装置及方法,包括:灰土集聚结构;底泥钻取结构,滑动装配于灰土集聚结构,且底泥钻取结构的内部具有底泥定型柱腔,底泥钻取结构与灰土集聚结构对应形成集灰环腔,集灰环腔对应位于底泥定型...
- 侯诒然朱健李冰贾睿孙伟
- 罗非鱼精密肝切片损伤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罗非鱼精密肝切片损伤模型及其构建方法,所述方法采用环磷酰胺诱导罗非鱼精密肝切片,环磷酰胺的浓度在25mM以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首次采用环磷酰胺诱导罗非鱼精密肝切片构建损伤模型,...
- 曹丽萍贾睿杜金梁丁炜东
- 文献传递
- 一种草鱼耐盐性状选育与盐度适应性研究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鱼耐盐性状选育与盐度适应性研究系统及方法,所述的系统包括:养殖缸,所述养殖缸至少为两组,每组至少两个所述养殖缸;淡水罐,所述淡水罐与各所述养殖缸连通;盐水罐,所述盐水罐与各所述养殖缸连通;盐度检测传感器...
- 贾睿朱健李冰 侯诒然 周琳珺 冯文荣何杰
- 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状、成果与研究展望(下)
- 2024年
- 5.稻渔综合种养养殖容量和养殖模式研究稻渔综合种养生态系统营养动力学和水动力学与养殖容纳量的关系,建立水域能量收支交换与个体、群体营养需求模型,估算稻渔综合种养系统中某个或几个养殖种类的容纳量;研究稻渔综合种养多元养殖模式,生态要素对养殖生物生长、生物生理变化及行为、水稻生长和稻米品质的影响,构建健康养殖技术和模式。
- 朱健侯诒然李冰贾睿
- 关键词:容纳量养殖种类生态要素水动力学养殖生物
- 丹参提取物对CCl_4诱导建鲤肝损伤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为了研究丹参提取物对建鲤肝损伤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质健康、无伤的建鲤120条,随机分成6组,每组20条。5个处理组,1个对照组。每日饲喂2次,连续饲喂8周。I组(CCl4)、II组(0.5%丹参提取物)、III组(1%丹参提取物),按0.05 mL/10g体重体内注射30%CCl4;IV组(0.5%丹参提取物)、V组(1%丹参提取物)体内不注射CCl4,只注射同体积植物油;VI为空白对照组,也注射同体积植物油。注射72h后采集建鲤的血清及肝组织进行化验。结果表明:与I组(CCl4)相比,III组(1%丹参提取物)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GPT)、天冬氨酸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活性有所增加(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显著提高,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IV,V组的上述指标则无明显变化,这说明1%丹参提取物对于抗CCl4诱导的肝损伤有较好的效果。
- 杜金梁曹丽萍贾睿殷国俊
- 关键词:丹参提取物四氯化碳建鲤肝损伤生化指标
- 罗非鱼体外免疫抑制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罗非鱼体外免疫抑制模型及其构建方法,所述方法采用环磷酰胺诱导罗非鱼体外免疫细胞,环磷酰胺的浓度在50mM以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首次采用环磷酰胺诱导罗非鱼体外免疫抑制模型,为研究...
- 曹丽萍杜金梁贾睿丁炜东
- 文献传递
- 一种斑马鱼仔鱼肝肿大模型的构建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斑马鱼仔鱼肝肿大模型的构建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地塞米松用DMSO溶解,制成浓度为12.5‑40mg/ml地塞米松母液;(2)、将地塞米松母液加入至盛有斑马鱼仔鱼的培养液中,使培养液中的地塞米松...
- 殷国俊寺岡宏樹曹丽萍杜金梁贾睿
- 文献传递
- 工厂化循环水中养殖密度对大菱鲆生长的影响
- 为了评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密度对大菱鲆生长的影响,本实验将大菱鲆(初重:70.0±5 g)分3个密度养殖80天。低密度(5.13±0.03 kg/m2):2200尾/池;中密度(7.71±0.11 kg/m2):3300...
- 贾睿刘宝良韩岑黄滨雷霁霖
- 关键词:循环水系统大菱鲆
- 文献传递
- 一种稻鳅共作的种养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鳅共作的种养装置,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种植块,种植块与稻田底泥之间形成有泥鳅窝;种植块上设置有播种器,播种器包括料斗、支架、底架、下料器、直流气泵、气管、分支管和出料管;料斗用于盛装稻种,包括上部分的直斗...
- 李冰朱健何杰侯诒然贾睿周琳珺
- 长江流域2种水产养殖模式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被引量:3
- 2024年
- 本研究以长江流域内的池塘养殖和稻渔综合种养2种水产养殖模式为对象,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2种养殖模式对能源消耗(EU)、全球变暖潜势(GWP)、酸化潜势(AP)、富营养化潜势(EP)以及水资源消耗(WU)5种环境指标的影响,并探究2种主要输入因子(饲料和电力供应)和养殖过程对各环境指标的影响,从而评价2种养殖模式对环境影响的差异。生命周期评价结果标准化处理和加权评估显示,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WU、EP、GWP、AP和EU值分别为11.650、0.770、0.141、0.096和0.003,总环境影响指数(TEII)为12.660;池塘养殖模式的WU、EP、GWP、AP和EU值分别为31.453、1.187、0.210、0.174和0.007,TEII为33.031。与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相比,池塘养殖模式的各项环境指标均较高。对环境影响的贡献率分析表明,饲料供应对EU、GWP和AP的贡献率最高,EP主要受饲料供应和养殖过程的共同影响,而WU主要集中在养殖过程中,电力供应主要影响EU、GWP和AP。生命周期评价的结果表明,与池塘养殖模式相比,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显示出更友好的环境效益,在我国长江流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种养殖模式的贡献率分析表明,改进饲料生产工艺、建立精准投喂技术、应用先进的尾水处理技术和适当提高养殖密度是我国长江流域水产养殖环境友好生产的关键。
- 董寅李冰贾睿侯诒然刁维旭朱健
- 关键词:池塘养殖生命周期评价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