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莉萍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护理
  • 1篇胆疾病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结石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动脉支架
  • 1篇循证
  • 1篇循证医学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优质护理
  • 1篇优质护理示范...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胆总管...
  • 1篇早期肠内营养
  • 1篇责任包干
  • 1篇责任包干制
  • 1篇整体护理
  • 1篇支架置入

机构

  • 6篇武汉市中心医...

作者

  • 6篇谭莉萍
  • 1篇郑丹
  • 1篇陈志涛
  • 1篇黄曼玲
  • 1篇朱贻芬
  • 1篇刘璟
  • 1篇孙圣斌
  • 1篇宋敏
  • 1篇廖宇圣
  • 1篇姜挺
  • 1篇赵苏
  • 1篇刘玉霞
  • 1篇孙琛明
  • 1篇张姮
  • 1篇范彦
  • 1篇张婷婷
  • 1篇王萍
  • 1篇胡红玲
  • 1篇舒珍
  • 1篇黄晓东

传媒

  • 2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优质护理示范病区实施整体护理责任包干制效果研究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责任包干制在临床实施的效果。方法在示范病区实行整体护理责任包干制,并完善排班模式,建立激励机制,制定护士绩效考核方案。比较整体护理责任包干制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患者或家属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的统计学意义。结果实施整体护理责任包干制以来,未发生一起护理不良事件,护理质量、患者或家属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责任包干制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谭莉萍
关键词:示范病区整体护理责任包干制
幽门螺杆菌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关系的研究
宋敏吴杰黄晓东王萍谭莉萍张姮范彦廖宇圣姜挺孙圣斌陈志涛孙琛明曾珺郑丹黄曼玲刘璟
原发性胆总管结石是指原发于胆总管内的结石。按其化学成分分为胆红素结石(色素性结石)、胆固醇结石和混合性结石,其中绝大部分为胆红素结石。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病因相当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认为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病因主要有...
关键词: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肝胆疾病
留置胃管呼吸面罩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留置胃管呼吸面罩。所述呼吸面罩包括面罩壳、呼吸管及面罩垫,在面罩壳上设有进气管、输氧孔和带扣,其特征是:在面罩上还开设有胃管孔,所述胃管孔的直径大于胃管尾端直径,在胃管孔处设有两片拼接后呈圆形且将胃管孔...
张婷婷胡红玲刘玉霞朱贻芬谭莉萍赵苏
文献传递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
2011年
目的观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48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接受教育后的效果和工作满意度均有提高。特别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颈动脉狭窄行支架置入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了解相关知识,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及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谭莉萍
关键词:护理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健康教育
PICC规范管理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通过规范化的操作程序和资料管理,避免PICC穿刺及治疗期护理的风险,以达到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安全应用。方法制定完整的PICC置管流程,由有资格的护理专业人员进行置管,并完善置管中及其后的护理操作及资料管理。结果通过以上方法,本组80例患者均成功置管,仅1例发生提前拔管,余79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严格的规范化操作及认真的资料管理,可避免PICC穿刺及治疗期风险。
谭莉萍
关键词:PICC恶性肿瘤
早期肠内营养对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按照循证医学的方法,以血清白蛋白(ALB)、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A)、血清总蛋白(TP)等四方面对早期肠内营养的治疗效果进行系统评价,以期为临床护理脑梗死患者选择充分、合理、均衡的营养供给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脑梗死"、"肠内营养"、"假性球麻痹"等为主题词,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血清白蛋白(ALB)、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A)、血清总蛋白(TP)等四方面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方法的ALB值差异有显著意义,RR=2.74,95%CI(2.19,3.30);TP值RR=5.62,95%CI(4.35,6.9),P<0.001,TSF值差异有显著意义:RR=0.94,95%CI(0.51,1.37),AMC值差异有显著意义:RR=1.72,95%CI(1.25,2.19)。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肠内营养的各项营养指标值恢复较好。结论肠内营养干预疗法对脑梗死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肠外营养及其他喂养方式。
谭莉萍叶梅白蓉舒珍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脑梗死循证医学META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