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国珍
-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Fas、bcl-2的检测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探讨SLE中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双色解析法检测52例SLE患者外周血CD19+、CD23+B淋巴细胞亚群及其Fas、bcl-2的表达。结果:SLE患者CD19+、CD23+B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正常对照,活动期高于稳定期;两细胞亚群Fas、bcl-2的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对照,活动期高于稳定期,且CD23+B淋巴细胞Fas的表达率高于CD19+B淋巴细胞。结论: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过度增殖活化,其原因与B淋巴细胞的凋亡异常有关。
- 谭国珍曾凡钦陈宜芳毛越苹
- 关键词:B淋巴细胞FASBCL-2SLE
- 抗心磷脂抗体在SLE患者中临床意义进一步探讨
- 1997年
- 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ACA)是一种多克隆自身抗体,已认识到SLE患者中阳性率颇高。我们对99例SLE患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该抗体,对其在SLE中的发生率及临床意义再行探讨。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99例患者为我院1996年3月—10月的住院病人,均符合1982年ARA修订的SLE诊断标准。男12例,女87例;年龄14—60岁(平均35岁);病程2周—
- 谭国珍曾凡钦吕翠珍
- 关键词:抗心磷脂抗体SLE系统性红斑狼疮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肌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肌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法 ,检测了64例SLE伴肌炎患者和43例皮肌炎(DM)患者的血清肌酶、肌电图、肌肉活检等 ,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SLE肌炎的发生率为35 5 % ,症状轻 ,有轻度肌萎缩 ;与DM比较肌无力不明显(P<0 01) ;未见吞咽困难 ;SLE伴肌炎患者病情活动发生率[75 %(48/64)]高于非肌炎组[43 9 %(29/66)] ,有显著性差异(P<0 01) ;肌酶有所升高 ,但升高幅度均不超过正常值的50 % ,与DM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1) ;肌电图肌炎检出率为74 4 %(32/43) ,与DM组81 4 %(35/4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 05) ;肌活检显示 :肌间质血管炎 ,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明显 ;肌纤维灶性肿胀 ,匀质变性 ,横纹模糊 ,未见坏死断裂 ,病变轻微。结论SLE肌炎较为常见 ,与SLE活动相关 ,症状轻 ,肌酶升高幅度小 ;肌电图与DM无异 ;肌活检间质病变明显 ,肌纤维病变轻微 ,有明显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而有别于DM。
- 朱晓浚林宝珠郭庆陈明春曾凡钦谭国珍
- 关键词:红斑狼疮皮肌炎并发症
- 放射性肾图检测103例SLE患者肾脏情况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探讨放射性肾图在检测狼疮性肾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用99mTc—DTPA作示踪剂,对103例SLE患者进行常规肾显象,描述肾脏图形,Gates法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并与尿常规,血尿素氮,肌酐对比。结果:放射性肾图GFR与病期、治疗方案及疗程均无直线相关关系;从肾图形态来看,以滤过功能下降为主,同时可能合并灌注或排泄功能障碍,肾图形态与病情活动与否无关;放射性肾图GFR对SLE肾脏损害的检出率为66.99%,较临床常规检查52.43%高。结论:放射性肾图可综合反映SLE双侧肾脏损害的情况,且较临床常规检查指标敏感,对SLE患者早期发现、诊断肾脏损害有较大的意义,但对评价狼疮性肾炎治疗效果的意义尚不肯定。
- 毛越苹曾凡钦谭国珍
- 关键词:SLE肾小球滤过率GFR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23、CD25、CD19检测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 ( SL E)疾病中 T、B细胞的变化和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 ABC免疫组化法检测了 3 0例 SL E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PBMC)分化群 CD2 3、 CD2 5、 CD19的表达 ,并与 2 3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SL E患者 PBMC CD2 3 + 、CD2 5 + 表达分别为 ( 7.9± 1.5 ) % ,( 2 7.2± 6.4 ) % ,均较正常组的 ( 1.6± 1.1) % ,( 4 .4± 1.7) %显著增高 ( P<0 .0 1)。经治疗病情稳定后 CD2 3 + ( 2 .0± 1.2 ) % ,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而 CD2 5 + 虽有下降 ( 10 .2± 6.7) % ,但仍较正常组显著增高 ( P<0 .0 1)。PBMCCD19+ 表达与正常组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活动性 SL E患者 CD2 3 + 与 CD2 5 + 表达呈正相关 ( r=0 .4 0 0 8,P<0 .0 5 )。结论 :在 SL E活动期 T、B细胞均被激活 ,共同参与了 SL E免疫调节。B细胞活化与 T细胞激活有关且主要表现为质的异常 ,而 T细胞异常更难以纠正。
- 谭国珍李希清曾凡钦刘次伟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23CD25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B淋巴细胞EBV-LMP1和ZEBRA的表达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探讨EBV-LMP1和ZEBR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的表达情况。方法:间接荧光免疫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SLE患者B淋巴细胞中EBV-LMP1和ZEBR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期患者CD23+细胞EBV-LMP1和ZEBRA的表达率均高于CD19+细胞(P<0.01)。非活动期患者CD23+细胞EBV-LMP1表达也高于CD19+细胞(P<0.01)。但EBV-ZEBRA表达在两亚群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朋病毒参与了SLE的发病机制,病毒主要以潜伏期状态存在于患者中,病毒复制促进病情发展,检测B淋巴细胞EBV-LMP1和ZEBRA的表达率,有助于病情活动指标的判断。
- 魏菁梁尉文谭国珍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EBV-LMP1B淋巴细胞
- 盐析分离皮肤作狼疮带试验在七种结缔组织病中的应用
- 1997年
- 用传统LBT法和盐析分离皮肤LBT法分别检测SLE106例,BSLE3例,SCLE8例,DLE10例,MCTD15例,PSS11例,DM8例。分离皮肤LBT法阳性率依次为89.6%,1OO%,100%,80%,80%,36%,12.5%;传统LBT法的阳性率依次为50%,100%,75%,80%,33%,18%和0。结果显示分离皮肤LBT法敏感性高于传统LBT法,其中6种疾病的Ig和补体沉积以真皮侧多见,而SCLE患者的Ig和补体在真皮侧与表皮侧的沉积率相等。单独见于表皮侧沉积的只罕见于SLE。Ig和补体以线状沉积比颗粒状多见,而颗粒状沉积者与肾损害关系密切。分离皮肤LBT法方便易行,敏感性高,特异性较强,能更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曾凡钦谭国珍许德清
- 关键词:结缔组织病狼疮带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