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晓冬
- 作品数:30 被引量:8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江山——绍兴断裂带的磁组构特征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 <正>江山-绍兴断裂带,简称江绍断裂带,横跨浙江全省、呈北东走向,东起杭州湾外大陆架,大致沿浙赣铁路向南西延伸,与江西省萍乡——广丰深断裂连接,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地质界线。其北西侧为江南地块,南东侧为华夏地块。长期以来,对...
- 沈忠悦方大钧叶瑛谈晓冬
- 文献传递
- 我国几个重要地质事件的讨论──中国古地磁学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6
- 1994年
- 报道了我国古地磁学研究的一些新进展,对诸如扬子、华北地块与秦岭造山带的基本联系;冈瓦纳古陆北界与东特提斯洋;中国黄土磁性地层;更新世北向水平移动以及布容正向极性时Blake负向极性幕的记录等相关的中国几个重要地质事件进行了讨论.
- 刘椿谈晓冬方大钧
- 关键词:地质事件古地磁学造山带
- 岩石非滞后剩磁各向异性及其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
- <正>非滞后剩磁(Anhysteretic Remnant Magnetization)是指岩石样品在衰减的大交变磁场中(如10-100mT), 同时受到一个恒定的小直流磁场作用(如0.1mT).交变场衰减到某一定范围时...
- 沈忠悦方大钧叶瑛谈晓冬
- 文献传递
- 塔北下白垩系、下第三系红层的两磁组分及其构造意义
- <正>1.剩磁特征叠加组分几乎可从巴西盖组每个样品中分离出来,大致有三种情形。较小磁倾角但离散度大的软磁成分在低于100℃和50mT交变场下清洗掉。中等稳定性成分可从20-300℃或0-35mT退磁区间的主成分分析获得。...
- 谈晓冬方大钧殷苏杭王朋岩姜莉萍
- 文献传递
- 白垩纪同褶皱重磁化组分揭示中扬子褶皱带构造旋转过程被引量:3
- 2007年
- 为研究中扬子褶皱带的变形过程,对重庆万州地区中三叠世灰岩和中晚侏罗世砂岩进行了古地磁研究.系统热退磁表明,侏罗纪样品受现代地磁场重磁化严重,三叠纪样品分离出3个重磁化组分:低温(0~200℃)、中温(200~360℃)和高温(400~460℃)组分.低温组分分布于现代地磁场方向附近,可能为黏滞剩磁.逐步展平褶皱检验显示:中温组分在褶皱展平至33%±8%时获得,相应古地磁方向为Dec=11.2°,Inc=45.2°(α95=4.5°,N=34),对应古地磁极位置79.3°N,219.5°E(dp=3.6°,dm=5.7°);高温组分在褶皱展平至50%±27%时获得,在95%置信范围内取褶皱展平至70%,相应古地磁方向为Dec=24.2°,Inc=49.0°(α95=3.6°,N=23),对应古地磁极位置为69.2°N,195.5°E(dp=3.1°,dm=4.8°).与白垩纪参考古地磁方向或极位置比较,上述重磁化组分揭示该地区在褶皱变形的中期经历了12.8°±3.5°的顺时针旋转,而变形后期以来没有发生旋转.结合前人数据,认为中扬子褶皱带万州-香溪段部分弯曲是由弯山构造引起的;湖北蒲圻地区在褶皱变形末期以来经历了27.5°±5.8°的顺时针旋转,因此至少50%的构造旋转是由于弯山构造导致的.中扬子褶皱带发生于侏罗纪末期和早白垩纪的褶皱造山事件也揭示了华南-华北地块碰撞可能一直持续到早白垩纪早期.
- 张辉谈晓冬韩玉林
- 关键词:重磁化华南地块古地磁三叠纪
- 浙东南碰撞造山带的岩石磁组构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7
- 1995年
- 对浙江东南碰撞造山带龙泉等地的岩石磁组构测试,显示了普遍具优势取向的最小磁化率主轴方向,由此所揭示的NW-SE方向的主压应力与侏罗纪以后该地区的推覆构造所揭示的主压应力方向一致.结合已发表的邻近地区的古地磁、同位素年龄等资料,认为该地区应属中生代碰撞造山带,龙泉群的变质年龄也与此相当.
- 谈晓冬江新华郭亚滨方大钧董士尤
- 关键词:磁化率各向异性碰撞造山带岩石磁组构
- 江孜床得白垩纪大洋红层的古地磁学:洋中俯冲-消减系统的证据
- In the northern Tethys Himalaya,sporadically distributed oceanic red beds(Chuangde Formation)have been describ...
- 谈晓冬
- 关键词:白垩纪大洋红层古地磁学
- 文献传递
- 塔里木盆地构造磁学研究的若干新进展
- <正>本文是作者近年来对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早古生代及柯坪地区早、中古生代岩石以及库车拗陷晚中生代及早第三纪岩石古地磁研究的苦干结果与认识: 1.古地磁研究结果 (1)在库鲁克塔格地区雅尔当山剖面早奥陶世灰岩样...
- 方大钧谈晓冬姜莉萍王朋岩殷苏杭陈汉林楼刚金国海
- 文献传递
- 湖光岩玛珥湖表层沉积物磁性粒度特征及其来源被引量:12
- 2010年
- 为了确定湖光岩玛珥湖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的来源,对表层沉积物及火山壁上岩石进行了激光粒度分析和磁性粒度研究.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粒度为黏土质粉砂;磁性矿物为磁铁矿,粒径约为0.03μm;火山壁上岩石磁性矿物为磁铁矿,粒径约为0.05μm.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种类和粒径与黄土中明显不同,而更倾向于湖泊周边火山岩的磁性特征.湖光岩玛珥湖沉积物中的细粒组分(<8μm)可能有一部分来自风尘,另一部分为湖泊周边风化产物经波浪作用变为细粒;粗粒组分为湖四周火山岩风化产物.磁性矿物主要来自湖四周的火山岩,虽然不排除少量的风尘沉积,但沉积物的磁学参数作为亚洲冬季季风强弱变化的替代指标很可能存在问题,冬季季风与磁学参数的具体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韩玉林谈晓冬陈忠向荣张兰兰
- 关键词:湖光岩玛珥湖粒度岩石磁学
- 南海北部陆缘下侏罗统古地磁与岩石磁学结果
- 2012年
- 前人研究表明,粤东海盆、南沙地块东部、加里曼丹西部存在晚三叠—早侏罗世海相地层,并且沉积相和古生物的对比认为它们在晚三叠—早侏罗世可能属同一海盆。文章对广东梅县、惠州和东莞的下侏罗统进行了古地磁研究,试图从古地磁的角度探讨粤东海盆、南沙地块东部、加里曼丹西部是否同属一个海盆。本文退磁结果表明,梅县玄武岩样品分离出低温剩磁和高温特征剩磁;惠州样品只有少数能分离出低温剩磁,难以统计方向;东莞红层样品分离出低温剩磁、中温剩磁和高温特征剩磁。梅县和东莞低温剩磁方向与当地现代地磁场方向一致,为现代地磁场的重磁化结果。所有采点中,只有2个采点分离出了高温特征剩磁,难以用褶皱检验方法检验高温特征剩磁是否原生剩磁。若用华南地块早侏罗世、中—晚侏罗世和白垩纪参考极限定东莞和梅县磁倾角大小,对比东莞中温剩磁、高温特征剩磁和梅县高温特征剩磁褶皱展平0—100%的倾角范围,讨论各剩磁在褶皱展平的形成阶段,结果为东莞中温剩磁在褶皱展平70%—80%时获得;东莞高温特征剩磁可能在褶皱展平后获得;但无法确定梅县高温特征剩磁最可能在哪个褶皱展平阶段获得。磁组构揭示了东莞红层沉积和压实特征,增加了东莞高温特征剩磁为原生剩磁的可能性。等温剩磁曲线、热退磁曲线和交变退磁曲线表明,东莞红层的携磁矿物为赤铁矿;梅县玄武岩部分样品携磁矿物为磁铁矿,部分样品携磁矿物为赤铁矿。文章的古地磁结果虽然未能回答"粤东海盆、南沙地块东部、加里曼丹西部是否同属一个海盆"的科学问题,但为今后进一步的古地磁工作提供了有用信息。
- 张伙带谈晓冬周蒂黎铭汉陈汉宗汤贤赞
- 关键词:南海北部陆缘早侏罗世古地磁岩石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