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昕

作品数:27 被引量:94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细胞
  • 18篇淋巴
  • 16篇淋巴瘤
  • 14篇弥漫
  • 12篇细胞淋巴瘤
  • 10篇弥漫大B细胞...
  • 8篇TH17细胞
  • 6篇淋巴细胞
  • 6篇弥漫大B细胞
  • 5篇单抗
  • 5篇肿瘤
  • 5篇利妥昔
  • 5篇利妥昔单抗
  • 5篇白细胞介素
  • 4篇亚群
  • 4篇预后
  • 4篇细胞亚群
  • 4篇淋巴瘤患者
  • 4篇淋巴细胞亚群
  • 4篇DLBCL

机构

  • 21篇广州市第一人...
  • 4篇广州医科大学
  • 3篇广州医学院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哈尔滨血液病...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

  • 27篇许昕
  • 19篇李庆山
  • 19篇朱志刚
  • 14篇钟伟杰
  • 6篇朱国栋
  • 5篇杜庆华
  • 5篇许艳丽
  • 3篇李斌恺
  • 3篇李康保
  • 3篇邓家德
  • 3篇凌艳英
  • 3篇梁剑
  • 2篇孟凡义
  • 2篇郑云
  • 2篇孙启鑫
  • 2篇朱园
  • 2篇易芳
  • 2篇程桂萍
  • 1篇袁芃
  • 1篇秦叔逵

传媒

  • 4篇内科急危重症...
  • 4篇白血病.淋巴...
  • 3篇临床医学工程
  • 2篇广东医学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肿瘤
  • 1篇广州医药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第11次中国...
  • 1篇广东省医学会...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7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L-17调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小鼠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分子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进展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IL-17水平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小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BALB/c小鼠脾来源的CD4+CD62L+nave T细胞,加入CD3抗体(anti-CD3)、CD28抗体(anti-CD28)、T细胞生长因子受体-β(TGF-β)、白介素6(IL-6)进行Th17细胞体外培养,人生长中心B细胞样(GCB)DLBCL细胞株(SUDHL-4)进行传代培养后接种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建立DLBCL小鼠模型,对荷瘤小鼠进行Th17细胞接种,ELISA法检测DLBCL小鼠肿瘤组织IL-17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MHCⅡ的表达。结果:Th17细胞接种后IL-17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随着肿瘤病程进展IL-17表达水平降低;Th17细胞接种后MHCⅡ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随着肿瘤病程进展,MHCⅡ表达水平降低。IL-17与MHCⅡ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MHCⅡ表达水平可作为DLBCL疾病状态的判断指标,IL-17可对MHCⅡ产生正向调控,从而影响DLBCL的疾病进程,联合检测IL-17和MHCⅡ表达水平对判断DLBCL疾病状态及进程有参考价值。
许昕朱志刚李庆山程桂萍赵紫媛易芳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TH17白介素17
利妥昔单抗治疗70岁以上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治疗70岁以上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利妥昔单抗单药或分别联合CHOP、氟达拉滨治疗8例70岁以上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结果完全缓解7例,1例未能进行全面疗效评价但病情好转。仅1例出现急性黄疸性肝炎,其他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利妥昔单抗对70岁以上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肯定,且安全性良好。
许昕朱志刚刘丽兰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淋巴瘤疗效
白细胞介素17调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小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进展关系的研究
2016年
目的 通过体外培养的Th17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小鼠,分析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BALB/c小鼠脾来源的CD4+CD62L+T细胞,加入抗CD3抗体、抗CD28抗体、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6体外培养Th17细胞,人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DLBCL细胞株SUDHL-4传代培养后接种到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建立DLBCL小鼠模型.将荷瘤小鼠分为Th17细胞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20只),实验组荷瘤小鼠接种Th17细胞,对照组注射0.9%NaCl溶液.分别于预实验得到的小鼠肿瘤中位发病时间和小鼠中位生存时间处死半数小鼠.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肿瘤组织IL-17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HCⅡ的表达.结果 DLBCL小鼠肿瘤中位发病时间为8d,中位生存期为28d.Th17细胞接种后IL-17表达水平[(11.93±0.56)pg/ml]较对照组[(9.82±0.26)pg/ml]升高(P< 0.000 1),随着肿瘤病程进展,IL-17表达水平降低[(9.53±0.18)pg/ml](P< 0.000 1);Th17细胞接种后MHCⅡ阳性细胞比例[(69.13±0.36)%]较对照组[(42.59±0.12)%]升高(P< 0.000 1),随着肿瘤病程进展,MHCⅡ阳性细胞比例降低[(54.63±0.45)%](P< 0.000 1).IL-17与MHCⅡ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89,P=0.000).结论 IL-17可上调DLBCL小鼠肿瘤组织MHCⅡ表达,且随着肿瘤病程进展,MHCⅡ表达下降.MHCⅡ表达水平可作为DLBCL疾病状态的判断指标,而其正向调控因子IL-17表达水平的上调会影响DLBCL的疾病进程,联合检测IL-17和MHCⅡ表达水平对判断DLBCL疾病状态及进程可能更有参考价值.
许昕李庆山朱志刚程桂萍易芳余碧珍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NTERLEUKIN-17
利妥昔单抗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作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后,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DLBCL患者治疗前、接受2个疗程标准RCHOP或CHOP方案诱导缓解治疗后、CHOP诱导治疗未达完全缓解再接受2个疗程RCHOP治疗后达完全缓解者的外周血中IL-17水平以及Th17阳性细胞比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DLBCL初治前(50例)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较正常对照组(25例)明显升高(均P<0.05),经RCHOP方案治疗达到完全缓解组(11例)Th17细胞比例、IL-17水平较初治前和较CHOP方案治疗后完全缓解组明显下调(均P<0.05);CHOP治疗后完全缓解组(14例)Th17细胞比例、IL-17水平,与初治前比较无明显差异,其中8例未达完全缓解者,再接受2个疗程RCHOP达完全缓解,其Th17细胞比例、IL-17水平明显下调(均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有下调DLBCL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及IL-17水平的作用,且与疗效有关系。
许昕李庆山许艳丽朱志刚钟伟杰
关键词:TH17细胞利妥昔单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预处理中ATG/ALG的应用及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在血液病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以及ATG/ALG的毒副作用,对移植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ATG/ALG为基础降低化疗剂量的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对16例恶性血液病、17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实施骨髓、骨髓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或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5例恶性血液病实施逐渐增加剂量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1例S从实行供者干细胞输注(DSI)。GVHD的预防:恶性血液病采用环孢菌素A联合短程甲氨喋呤,SAA患者采用CSA联合甲泼尼龙。采用糖皮质激素和甾体类消炎药等防治ATG/ALG毒副作用和并发症。结果:3例患者在移植后早期感染死亡。其余30例患者恢复造血功能,ANC〉0.5×10^8/L和PLT〉20×10^9/l平均时间为12.2(3-35)d和20.1(5~80)d。移植后7例为供者型完全嵌合体(CC),3例无植入证据;23例为混合性嵌合体(MC),其中7例逐渐转为CC,6倒是在DLI或者DSI后实现MC向CC转变。移植后早期均无aGVHD,3~8次DLI并发Ⅰ度aGVHD1例、Ⅱ度aGVHD3例,2例皮肤局限型cGVHD、2例为广泛型cGVHD。并发严重的细菌感染3例、病毒感染4例、真菌感染5例。ATG/ALG使用过程中全部出现寒战、发热症状,大部分出现皮疹、一过性血压下降、少数出现一过性心律不齐,经积极防治不需中断治疗。结论:ATG/ALG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的植入,延迟和减少GVHD的发生率并降低严重程度.是否增加病毒、真菌感染的机会有待进一步观察。
朱志刚李庆山许昕李康保毛平孟凡义
关键词: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病
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和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转移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理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TACE)和EGFR在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液相芯片技术、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测定57例NSCLC和14例肺部良性病变病理切片中膜结合肿瘤坏死因子(M-TNF)、TACE、EGFR的水平,对比分析TACE、EGFR在NSCLC患者和正常人之间以及NSCLC原发灶和转移病灶的表达。结果 57例NSCLC中M-TNF和TACE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6.67%和64.91%,EGFR的阳性表达率为77.19%;14例肺部良性病变均未见TACE的过度表达;TACE和EGFR在NSCLC转移灶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原发灶,并与预后成正相关。结论检测TACE和EGFR在NSCLC中的表达变化是判断恶性肿瘤程度、浸润转移的有效参考指标,TACE和EGFR的异常表达可能影响NSCLC患者的预后。
梁剑李斌恺刘俊许昕
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表达与国际预后指标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初诊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表达与国际预后指标(IPI)之间的关系。方法:初诊DLBCL组(45例)按照国际预后指标(IPI)积分分为4组,采用ELISA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个DLBCL组与正常对照组(43例)的外周血中IL-17的浓度以及Th17阳性细胞比例,比较各组数值间的差异,并分析IPI的5个指标与IL-17的浓度以及Th17阳性细胞比例的相关性。结果:高危组的IL-17的浓度以及Th17阳性细胞比例较正常对照组及其他IPI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DLBCL四组的IL-17的浓度以及Th17阳性细胞比例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可见随着IPI分值的增高,IL-17的浓度以及Th17阳性细胞比例呈降低的趋势;IPI指标中年龄、临床分期、全身状态与Th17细胞的表达有相关性。结论: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表达与国际预后指标有关系;随着IPI积分的增加,DLBCL患者Th17细胞表达下降;临床上对于年龄60岁以上、临床分期Ⅲ期以上、长期卧床及需别人照顾的患者更要注意监测其外周血Th17细胞的表达情况。
许昕李庆山朱志刚杜庆华钟伟杰赵紫媛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TH17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在肺癌转移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2012年
目的对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在肺癌转移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入组在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肺癌晚期转移患者病例62例,以及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对其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在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肺癌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的过度表达,可能促进了肺癌的转移。
梁剑李斌恺郑云许昕
关键词:肺癌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将60例DLBCL患者按照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分为低中危组32例和中高危组28例,另选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ELISA检测外周血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IL-21、IL-2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水平,分别比较各组之间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与IP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随访的54例患者Th17细胞水平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1)中高危组Th17细胞、IL-17、IL-21均低于对照组和低中危组,IL-23低于对照组,TGF-β高于对照组和低中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DLBCL患者Th17细胞、IL-17、IL-21与IPI评分呈负相关,TGF-β与IPI评分呈正相关,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3)高Th17细胞者和低Th17细胞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82.1%和45.0%,Th17细胞水平对DLBCL患者生存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 DLBCL患者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IPI评分密切相关,Th17细胞与IPI评分呈负相关。Th17细胞对预后有影响,可能在DLBCL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抑制作用。
钟伟杰李庆山许昕邓家德凌艳英杜庆华朱志刚
关键词:TH17细胞白细胞介素-21白细胞介素-23国际预后指数预后
格拉司琼透皮贴片预防抗肿瘤治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前瞻性、多中心的真实世界研究报告
2021年
目的探讨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模式,在中国癌症患者中评价格拉司琼透皮贴片(granisetron transdermal delivery system,GTDS)预防抗肿瘤治疗所致恶心呕吐(antitumor drugs-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DINV)的效果、安全性和治疗价值。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非干预性观察研究,自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共入选了48家医院1572例预防性使用GTDS止吐的成年癌症患者。所有患者的止吐治疗方案由其主管医师酌情决定。研究中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抗肿瘤治疗方案及药物剂量、止吐治疗方案和不良事件等数据。结果从治疗开始至末剂治疗结束后24小时期间(PEEP期)有62.5%(983/1572)的患者获得了恶心呕吐的完全缓解(CR),59.4%(934/1572)的患者达到恶心呕吐的完全控制(CC)。此外,从治疗开始至末剂治疗期间逐日CR率从67.0%上升到93.1%,呈现逐步递增趋势。接受高致吐化疗(HEC)和中致吐化疗(MEC)方案患者的CR率分别为52.1%和6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50岁、女性、ECOG PS评分≥1和中/高度致吐化疗为影响PEEP期CR的危险因素。研究过程中,有19.8%的患者出现了轻微的便秘、头痛等症状,但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真实临床实践中,GTDS可以有效地预防抗肿瘤治疗所致恶心和呕吐的发生,其安全性良好,依从性高,有利于实现DINV的全程管理。
寻琛秦叔逵马军李进周承志黄慧强马树东王湛秦茵茵刘加军王潇潇臧远胜秦海峰肖健王蔷魏哲威范志平魏小娟宣丽曾铭玥张国庆许昕高岩王涛焦晓栋袁芃乔滨
关键词:全程管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