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菲
- 作品数:93 被引量:38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原发性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gamma-delta T-cell lymphoma,PCGDTCL)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分析2例PCGDTCL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形态特征、免疫表型及基因检测结果,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均以皮肤病变起病,肿瘤细胞表达T细胞标记和细胞毒性标记,不表达髓系、B细胞特异性标记;EBV原位杂交EBER阴性;基因克隆性重排结果为TCRγ阳性。结论 PCGDTCL是一种少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明确诊断依赖于病理活检及TCR基因重排结果。
- 李芹芹袁菲袁菲董磊
- 关键词:皮肤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 依据CT总碘摄取量预测胃癌新辅助化疗的反应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前瞻性评估双能量CT(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 DECT)中的总碘摄取(total iodine uptake,TIU)在预测胃癌病人新辅助化疗疗效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44例化疗前、后均行DECT扫描的局部进展期胃癌病人。计算肿瘤面积(%ΔS),直径(%ΔD)和密度(%ΔHU)的变化率来评估WHO、RESCIST和Choi标准。同时计算肿瘤体积(%ΔV)和门静脉期TIU的变化率(%ΔTIU-p)来评估ROC曲线下的界值。统计学分析不同标准与组织病理退缩分级(Becker)或PFS间的关系。结果:分别根据ΔV(43.34%,P=0.002)和ΔTIU-p(63.87%,P=0.002)的界值将病人分为反应组和非反应组。%ΔTIU-p标准与Becker间显示较强的相关性(r=0.602,P<0.001),%ΔV显示中等相关(r=0.416, P=0.005),而WHO(r=0.075, P=0.627), RECIST(r=0.270, P=0.077)和Choi标准(r=0.238, P=0.120)与Becker间无相关性。%ΔTIU-p(P=0.001)和Choi标准(P=0.013)的反应组和非反应组PFS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IU-p可预测进展期胃癌病人新辅助化疗后病理退缩。%ΔTIU-p分析新辅助化疗后的PFS有一定意义。
- 张阳张欢丁蓓袁菲马乾辰王柏松严福华杜联军
- 关键词:胃癌新辅助化疗
- 睾丸浆细胞瘤超声误诊1例分析
- 患者男65岁。发现右侧睾丸无痛性肿大3月余,并进行性增大,伴酸胀感,不伴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等。查体:右侧睾丸明显肿大,无触痛,质偏中。外院超声诊断:右侧睾丸肿大,睾丸炎可能。
- 陈林詹维伟袁菲
- 文献传递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超声表现1例
- 患者女,24岁。反复右上腹疼痛及肩背部放射痛3周,伴呕吐、腹泻,无发热等症状。查体:上腹部饱满,右上腹触及一5cm大小的肿块,轻度触痛,表面较光滑,质地较韧。超声检查:胰状区见一7.2×5.3×6.5cm的椭圆形混合性回...
- 陈林詹维伟袁菲
- 文献传递
- 转录因子Sp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Sp1在胃癌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并探讨其表达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5例胃癌原发灶及40例因胃良性病变行胃部分切除标本中的正常胃黏膜组织Sp1表达情况,观察其表达特性并研究该因子表达与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关系。结果所测正常胃黏膜组织Sp1表达阳性率仅为12.5%(5/40),且均表达于正常胃腺的颈部,在成熟细胞较多的胃腺体底部未见有表达。与之相反,Sp1在胃癌组织中则有较高表达率,为53.8%(35/65)。肿瘤组织中Sp1蛋白呈无表达、弱表达及强表达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1700d、1560d及1026d,彼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Sp1蛋白表达与肿瘤侵袭深度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01,P=0.026),而与淋巴结转移数目及Lauren分型无明显相关(P=0.306,P=0.667)。结论在正常胃黏膜和胃癌组织中,Sp1蛋白表达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Sp1可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指标,并可能通过除淋巴结转移以外的其他机制促进肿瘤的侵袭和发展。
- 张俊计骏袁菲陈军燕敏于颖彦刘炳亚尹浩然林言箴朱正纲
- 关键词:转录因子SP1预后淋巴结转移数目胃黏膜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胃癌组织
-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lastic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neoplasm,BPDC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BPDCN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EBER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0例患者均以皮肤病变为首发症状,肿瘤细胞一致表达CD43、CD56,8例CD4阳性,5例CD123不同程度阳性,T细胞和B细胞特异性标记阴性;EBER原位杂交检测阴性;无B细胞受体或T细胞受体基因的单克隆性重排。结论 BPDCN是一种少见的皮肤恶性肿瘤,易累及皮肤,结合临床及病理特征可明确诊断。
- 李芹芹袁菲袁菲
- 关键词:淋巴瘤临床病理
- 环氧化酶-2表达与胃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3
- 2005年
-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并评价上述两指标与肿瘤新生淋巴管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63例胃癌原发灶标本COX-2与VEGF-C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LYVE-1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组织淋巴管生成状况。结果所测63例胃癌组织中,COX-2及VEGF-C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42/63)和52.4%(33/63),35例标本(55.6%)中可检测到LYVE-1阳性的肿瘤新生淋巴管。COX-2表达与VEGF-C表达、肿瘤新生淋巴管形成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指标间呈明显相关关系(P<0.05);但与患者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Lauren分型及有无浆膜浸润等无明显相关。结论胃癌组织中,COX-2表达与VEGF-C表达状态、肿瘤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均呈明显相关。COX-2可能通过上调VEGF-C表达,促进胃癌淋巴管生成,并顺次导致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 张俊计骏袁菲严超于颖彦刘炳亚朱正纲尹浩然林言箴
-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淋巴管生成LYVE-1临床病理指标淋巴管形成
- Toll样受体4和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在肾上腺皮质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2013年
-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和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7)在肾上腺皮质癌(A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手术切除且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肾上腺皮质肿瘤石蜡封片标本48例,其中良性组20例,恶性组(ACC组)28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并分析良、恶性肾上腺皮质肿瘤中TLR4和EGFL7的表达情况。结果 TLR4在ACC组中呈高表达状态(20/28,71.43%),在良性组中阳性表达率较低(5/20,25.00%),ACC组与良性组之间TLR4的表达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EGFL7在AC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4.29%(18/28),良性组中为20.00%(4/20),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LR4和EGFL7在ACC中阳性表达率较高,可作为鉴別良、恶性肾上腺皮质肿瘤的分子标记物,有望为抗肿瘤靶向治疗在ACC中的应用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 徐云泽陈东宁祝宇赵菊平袁菲张翀宇朱奇沈周俊
-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癌TOLL样受体4免疫组织化学分子标记物
- 残存肿瘤细胞分布模式在构建预测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根治的胃癌患者预后的评分模型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残存肿瘤细胞分布模式在构建预测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根治的胃癌患者预后的评分模型中的应用。本发明中残存肿瘤细胞分布模式的分型结果是通过具体的数值进行计算得出的,只要在规范取材的基础上准确识别瘤...
- 张本炎张俊袁菲曾鹏程朱天路
- 贝伐单抗对裸鼠胃癌移植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核转录因子Sp1表达影响
- 周尘飞计骏袁菲于颖彦刘炳亚张俊朱正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