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伟
- 作品数:13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 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洋生物体中Fe、Mn、Ni的方法研究
- 2012年
- 通过收集国内外现行标准、规范,以中国海洋领域现行标准体系为基础,研究以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洋生物体中Fe、Mn、Ni元素的标准方法。通过加入Cacl2消除火焰法测定Fe、Mn元素的干扰或加入Pd(NO3)2和Mg(NO3)2消除石墨炉法测定Mn、Ni元素的干扰;在特定温度以HNO3-H2O2常压消解或微波消解样品,Fe、Mn元素以火焰法测定、Mn、Ni元素以石墨炉法测定,实验结果表明Fe、Mn、Ni元素的溶出值均在标准值范围内,从而证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适用于海洋生物体的标准方法。
- 蔡莹包木太董炜峰余金田袁春伟
- 关键词:海洋生物体原子吸收
- 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 对东太平洋海隆(EPR)13°N西侧2个沉积物岩芯进行了碳酸盐、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测定。E271站位沉积物中Fe含量在8.5~13.8%之间,Mn含量在1.7~3.17%之间;E272站位Fe5.7~13%,Mn0.12...
- 袁春伟
- 关键词:东太平洋海隆热液柱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
- 文献传递
- 厦门海域海漂垃圾现状及治理建议被引量:9
- 2018年
- 文章根据2013—2017年最近5年的厦门海域海漂垃圾资料,对其类型、总量、密度和来源进行研究分析,并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从而反映厦门海域海漂垃圾的现状。以便管理部门能更好地将这几年的管理决策与实效结合起来,制订更有效的海漂垃圾治理方案,从而进一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 戴红杨毕铖颜露露张瑜袁春伟
- 关键词:厦门海域海洋生态环境
- 等离子质谱(ICP-MS)对高含量元素硫样品中微量元素分析的前处理方法比较被引量:2
- 2007年
- 如何去除元素硫高含量样品的背景硫,是测定该类样品中微量元素成功的关键.通过分别对样品进行燃烧和升华两种前处理方法的研究对比,得出用升华的方法处理自然硫样品对于其微量元素的测定可靠性大,所测定微量元素回收率的优良率是68%,燃烧法处理后测定微量元素回收率的优良率是64%.而且前者优良回收率的范围是79.9%~120.5%,明显高于后者的优良回收率范围76.2%~98。0%.对于这样的结果,温度是主要的控制因素.燃烧法处理样品温度条件较难控制,升华法则可以较严格的控制温度,从而减少被测元素的散失,能得到较为理想的数据.
- 刘长华汪小妹殷学博袁春伟张春晖
- 关键词:燃烧法
- 硫化镍试金扣成分探讨(英文)被引量:1
- 2007年
- 实验对比了熔剂中硫和镍的质量(mS和mNiO)变化对镍扣质量(mbutton)的影响,结果表明:mbutton主要受mNiO的控制,mS的变化对其影响则较小。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6个不同mS、mNiO的熔剂所制备镍扣的矿物成分,结果显示:镍扣矿物成分单一,以Ni3S2为主,含少量NixS6,不含NiS、Ni3S4和NiS2等矿物。改变所加入的mS和mNiO,镍扣的矿物组成并不改变,仅是Ni3S2和NixS6相对含量发生变化。
- 汪小妹曾志刚殷学博王晓媛袁春伟张国良
- 关键词:分析化学铂族元素X射线衍射矿物
- 原子荧光法测定近海沉积物中As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被引量:2
- 2009年
- 采用直观的因果图,考虑外业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全过程,分析原子荧光法测定近海沉积物中As含量的不确定度影响因素。通过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对测试过程中不确定度的各个分量进行统分研究,并对评定结果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校准曲线、重复性是原子荧光法测定近海沉积物中As含量的不确定度主要影响因素。
- 郑崇荣吴俊文袁春伟曹宇峰董炜峰苏荣
- 关键词:原子荧光法沉积物不确定度
- 铀系碳酸盐标准物质的年龄测定
- 2007年
- 铀系不平衡方法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利用自然界中放射性核素测定地质年龄的方法,在海洋学、地质学、考古学、古气候学、古地理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到现今为止,铀系不平衡测年方法已经非常成熟。本文介绍了碳酸盐测年方法及实验流程,并对两个国内铀系碳酸盐标准物质进行测试,把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获得的数据均在不确定度范围内。
- 殷学博曾志刚刘长华王晓媛袁春伟
- 关键词:年龄测定
- 涉海工程海洋环境跟踪监测方案设计要点——以漳州港古雷港区南2#液体化工码头工程为例被引量:2
- 2015年
- 文章以《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程》中的要求为依据,结合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的主要污染物和数模预测影响范围,对海洋环境监测计划内容进行调整优化。同时提出对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跟踪监测计划应加强管理和指导,为跟踪监测承担单位提供参考,以便于更好地开展跟踪监测工作。
- 董炜峰袁春伟陈国旗杨毕铖戴红刘子晗
- 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沉积物岩心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5
- 2007年
- 对东太平洋海隆(EPR)13°N西侧2个沉积物岩心进行了碳酸盐、常量和微量元素测定。沉积物中Fe和Mn的含量较高,其中,E271站位沉积物岩心中Fe含量8.5%-13.8%,Mn含量1.7%-3.17%;E272站Fe含量6%-13%,Mn含量0.12%-3.31%,显示在EPR 13°N热液活动区西侧25-45 km处热液柱对沉积作用的影响明显。E271和E272站位CaCO3含量分别为5.9%-27.57%和6.67%-38.20%。热液柱的沉积作用,使Cu、Pb和Zn在沉积物中富集,Cu/Fe、Pb/Fe和Zn/Fe比值低于热液喷口处的颗粒物中值,Pb表现出在海水中运移距离较短或者只有少量Pb随热液柱扩散运移。热液柱在E271和E272站位的沉积作用使得Li、Mo和Ni在沉积物中富集,此外,V因为铁氧化物颗粒吸从海水中吸附并沉降到沉积物中。沉积物中Ti和Al有非常好的相关性,其Ti/Al比值为0.05左右,与太平洋深海沉积相比具有更高的铁含量,而U在岩心中的含量与深海沉积相似。
- 袁春伟曾志刚殷学博王晓媛余少雄
- 关键词:热液柱铁氧化物沉积物东太平洋海隆
- 等离子质谱(ICP-MS)对高含量元素硫样品中的微量元素分析前处理方法初探
- 2006年
- 用等离子质谱(ICP-MS)分析一些特殊样品的时候,前处理方法成为分析样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于高基质含量的样品测量其微量元素含量更是如此。元素硫超过99%的自然硫样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一般使用燃烧的方法去除自然硫,但是一些易挥发性的元素也因此失去而测不出来。作者试图采用硫升华的方法去除硫基质,通过在原样品中加入内标,分析测定后计算内标的回收率确定出元素Be,Sn,Sc,U和稀土元素(REE)的回收率都在90%以上,可以用升华硫方法很好地测定,而元素Tl,Hf,W,Nb,Zr,Ta等的回收率则在75%以下,不适合用该种方法测定。
- 刘长华殷学博王晓媛袁春伟余少雄
- 关键词: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