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娜
- 作品数:6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YC-1对肝部分切除术后老年小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特异性抑制剂(YC-1)对肝部分切除术后老年小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神经元凋亡蛋白Bcl-2、Bax、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HIF-1α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C57BL/6雄性小鼠48只,18个月龄,体质量25~3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n=16):假手术组(Sham组)、手术+0.9%氯化钠溶液组(手术+NS组)和HIF-1α抑制剂YC-1组(手术+YC-1组),根据手术后测试时间点不同分为术后1 d、3 d两个亚组,各亚组8只。建立肝部分切除术作为手术模型组,YC-1组给小鼠腹腔注射YC-1,Sham组在肝部分切除术相同手术部位做切开缝合术。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HIF-1α、Bcl-2、Bax、Caspase-3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手术+NS组术后1 d、3 d平均逃避潜伏期的时间明显延长,空间探索跨越平台次数减少,海马HIF-1α、Bax、Caspase-3蛋白表达量增加,Bcl-2蛋白表达量减少(P<0.01);与手术+NS组比较,手术+YC-1组逃避潜伏期时间缩短,空间探索跨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手术+YC-1组海马HIF-1α、Bax、Caspase-3蛋白表达量减少,Bcl-2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结论:YC-1改善肝部分切除术后小鼠认知功能和海马神经元凋亡与抑制HIF-1α蛋白有关,POCD的神经元凋亡机制部分与HIF-1α有关。
- 葛叶盈王秀珍袁娜袁力勇陈洁
- 关键词:YC-1缺氧诱导因子-1Α肝部分切除术海马小鼠
- 乌司他丁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40例。乌司他丁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75.00±7.81)岁,体重(58.20±11.21)kg,在手术切皮前(1万U/kg)、术后第l、2、3天5000U/kg缓慢静脉注射乌司他丁;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72.80±7.25)岁,体重(55.60±7.50)kg,只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前1d和术后3d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MMSE)进行认知功能测试,以术后MMSE评分下降大于或等于术前1个标准差评定为术后认知障碍。于术前(To)、术毕(T1)、术后3h(T2)、1d(T3)、3d(T4)测定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结果:对照组10例发生认知障碍(25%),乌司他丁组1例发生(2.5%),较对照组降低(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MMSE评分分别为(25.2±2.1)、(22.6±2.5)分,T0~4时S100β蛋白浓度分别为(0.041±0.012)、(0.125±0.031)、(0.178±0.036)、(0.142±0.038)、(0.048±0.015)μg/L;乌司他丁组手术前后MMSE评分分别为(25.9±2.4)、(24.8±2.1)分,T0~4时S100蛋白浓度分别为(0.040±0.013)、(0.095±0.021)、(0.116±0.017)(0.087±0.019)、(0.043±0.012)μg/L。与术前比较,对照组术后3dMMSE评分降低(P<0.05),T1~3时S100β蛋白浓度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乌司他丁组术后3dMMSE评分增加(P<0.05),T1~3时S100β蛋白浓度降低(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能一定程度的预防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
- 康亚梅葛叶盈成建庆陈跃波袁娜赵刘军徐荣明
- 关键词:胰蛋白酶抑制剂手术后并发症
- 红景天苷对术后认知功能及海马核因子-kB、低氧诱导因子-1a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肝部分切除术后老年小鼠认知功能及海马NF-κB、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NF-κB、HIF-1α和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related X protein,Bax)、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C57B/6小鼠48只,18月龄,体重25~3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每组16只):假手术组(sham组)、手术生理盐水组(手术组)和SAL组,根据手术后测试时点不同分为术后1、3 d两个亚组,每亚组8只。手术组和SAL组行肝部分切除术建立手术模型,SAL组小鼠腹腔注射SAL;sham组在肝部分切除术相同手术部位做切开缝合术。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NF-κB、HIF-1α、Bcl-2、Bax及caspase-3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手术组术后1、3 d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空间探索跨越平台次数减少,海马NF-κB、HIF-1α、Bax、caspase-3表达增加,Bcl-2表达减少(P<0.01);与手术组比较,SAL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空间探索跨越平台次数增加,海马NF-κB、HIF-1α、Bax、caspase-3表达减少,Bcl-2表达增加(P<0.05)。结论POCD的发病机制与海马NF-κB、HIF-1α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有关,SAL通过抑制NF-κB、HIF-1α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改善肝部分切除术后小鼠的认知功能。
- 葛叶盈陈洁王秀珍袁力勇袁娜
- 关键词:红景天苷核因子-KB低氧诱导因子-1A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 一种多功能麻醉复苏转移床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麻醉复苏转移床,包括主床板和移动床板,移动床板滑动安装在主床板的顶部,主床板的底部呈对称开设有两个调节滑槽,两个调节滑槽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T型滑块,且T型滑块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放置盒,主床板顶部...
- 袁娜
- 超声引导自控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6年
- 目的:探讨静脉自控镇痛( PCIA)和超声引导下自控胸椎旁神经阻滞( PCPB)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在宁波市第六医院择期行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 ASA)为Ⅱ~Ⅲ级的患者60例,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16~70岁,平均(54.6±15.2)岁,按照镇痛方式随机将患者分为PCIA组和PCPB组,每组30例。PCIA组采用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 PCA)单次剂量2 ml(含舒芬太尼2μg);PCPB组术毕于患侧肋骨骨折部位相应中心区域为穿刺点,椎旁注射0.2%罗哌卡因15 ml,随后行PCPB,药物采用罗哌卡因,PCA剂量5 ml(含罗哌卡因10 mg),镇痛至术后72 h。分别于术前、镇痛后30 min、60 min、1 d、2 d、3 d时采集动脉血,检测pH值、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氧合指数( PaO2/FiO2)和肺泡氧分压.动脉血氧分压差( PA.aDO2),并检测术前及术后3 d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结果与 PCIA 组比较,PCPB 组镇痛后30 min、60 min、1 d、2 d、3 d时PaO2[(85.1±9.7)mmHg比(72.4±12.3)mmHg,(90.3±12.4)mmHg比(73.5±7.8)mmHg,(94.2±8.2)mmHg比(86.1±5.6)mmHg,(98.5±7.0)mmHg比(88.8±7.5)mmHg,(99.6±9.8)mmHg比(91.3±8.6)mmHg,P<0.05]和PaO2/FiO2升高[(405.1±46.0)mmHg比(340.1±58.9) mmHg,(430.5±59.1)mmHg比(344.0±65.4)mmHg,(448.3±39.1)mmHg 比(410.1±26.7)mmHg,(460.1±33.5)mmHg比(423.2±36.5)mmHg,(465.1±28.2)mmHg比(435.1±40.8)mmHg,P<0.05], PA.aDO2下降[(22.9±4.6)mmHg 比(36.6±5.1)mmHg,(17.7±4.7)mmHg 比(34.5±2.9)mmHg,(13.8±4.1)mmHg比(21.9±3.2)mmHg,(13.5±4.6)mmHg比(19.2±3.8)mmHg,(12.4±2.0)mmHg比(17.7±2.4)mmHg,P<0.05],术后3 d FEV1、FEV1%明显上升[(2.9±0.4)mmHg
- 葛叶盈王秀珍袁娜袁力勇马维虎胡勇
- 关键词:肋骨骨折镇痛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
- 连续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镇痛对足踝皮瓣移植后皮瓣成活和局部血运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连续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镇痛对足踝皮瓣移植后皮瓣成活以及局部血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在宁波市第六医院择期行股外侧皮瓣移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分为连续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镇痛组(S组)和静脉自控镇痛组(C组),每组30例。观察2组患者足踝部游离移植皮瓣后皮瓣的血液循环及皮瓣成活的变化,记录2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2 d、3 d各个时点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S组患者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评分、局部皮瓣弹性评分和皮瓣存活率均高于C组,血管危象率低于C组(P<0.05),术后6 h、12 h、24 h、2 d、3 d的VAS评分S组更低(P<0.05);S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连续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镇痛可提高足踝皮瓣移植术患者皮瓣局部血运,提高皮瓣成活率。
- 王珏张益维王秀珍陈洁袁娜葛叶盈
- 关键词:坐骨神经隐神经游离皮瓣移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