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洋萍

作品数:102 被引量:354H指数:10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2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6篇金融
  • 30篇农村
  • 22篇普惠
  • 19篇普惠金融
  • 17篇融资
  • 14篇农村金融
  • 10篇银行
  • 8篇扶贫
  • 7篇影响因素
  • 6篇信贷
  • 6篇内生
  • 6篇企业
  • 5篇实证
  • 5篇农户
  • 5篇中小企业
  • 5篇借贷
  • 5篇金融机构
  • 5篇精准
  • 5篇货币
  • 5篇货币政策

机构

  • 86篇湖南农业大学
  • 9篇湖南大学
  • 6篇湖南商学院
  • 4篇交通银行
  • 2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95篇蔡洋萍
  • 6篇谢冰
  • 5篇曾令华
  • 5篇罗永明
  • 4篇刘强
  • 4篇廖子贞
  • 2篇夏新斌
  • 2篇陈双
  • 2篇彭益
  • 2篇戴盛
  • 1篇廖进中
  • 1篇蒋红云
  • 1篇戴盛
  • 1篇赵丹
  • 1篇张立

传媒

  • 11篇金融理论与教...
  • 5篇财经理论与实...
  • 5篇南方农业
  • 4篇吉林金融研究
  • 4篇时代金融
  • 4篇当代农村财经
  • 3篇当代经济
  • 3篇科学与管理
  • 3篇管理观察
  • 2篇经济论坛
  • 2篇发展研究
  • 2篇中国乡镇企业...
  • 2篇海南金融
  • 2篇福建金融管理...
  • 2篇浙江金融
  • 2篇农村金融研究
  • 2篇山西经济管理...
  • 2篇甘肃金融
  • 2篇长春金融高等...
  • 2篇中国商论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13篇2019
  • 5篇2018
  • 10篇2017
  • 7篇2016
  • 10篇2015
  • 16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居民金融素养水平测度及差异研究——以东中西部、东北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研究发现我国居民的金融素养水平普遍较低,参与金融市场的意识薄弱。对于主观的风险判断问题,居民认为自身具有一定的了解和分析能力,但涉及到利息计算或复杂的金融知识问题时,大多数居民仍表示不了解。我国居民在金融市场的参与度也有待提高,大部分居民参与金融市场的手段是使用信用卡和移动终端支付,参与购买股票、基金等方面的理财行为较少,理财意识薄弱。毋庸置疑,东部居民在主观和客观角度金融素养情况表现都优于其他地区,金融市场的参与度更高,金融知识的了解和运用能力也更强,其次是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居民的金融素养水平不相上下,经济金融发展相对落后,居民能够接触到各种金融资源的机会相对较少,金融素养水平有待提升。
蔡洋萍罗亚云熊佳琪
我国农村家庭负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0年
文章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构建了Probit和Tobit回归模型对我国农村家庭负债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家庭负债的影响因素有家庭总支出、家庭总资产、房产、车辆、金融资产、户主的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和风险态度等。其中,家庭总支出、总资产、户主的身体状况对家庭是否负债和负债程度均有正向影响,家庭的房产、金融资产、户主的年龄和户主的风险态度对家庭是否负债和负债程度具有负向影响。
蔡洋萍曾磾璇辜时有
关键词:农村居民家庭负债家庭资产影响因素
数字普惠金融是否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基于CHFS实证分析
2025年
加快构建农村消费市场新发展格局,需要数字普惠金融与广大农村市场联系起来,通过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村市场的发展。基于2015年、2017年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对数字普惠金融能否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在提高农村家庭消费水平、刺激消费倾向与实现消费结构提质升级方面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微观中介机制检验显示,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解决农民增收难、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村物流信息效率低以及消费行为转化困难等痛点和堵点进而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未来,我国应深入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为实现扩大内需战略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蔡洋萍黄杉杉廖艳
关键词:中介效应
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差异分析——以中部六省为例被引量:22
2015年
在对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测量方法改良的基础上,对中部六省2005~2013年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2005~2013年的近十年间,中部六省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都有所提高,且各省普惠金融发展指数都没有出现0值的情况。从总体上来看,2005~2013年,湖南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处于中部六省当中的最高水平,其次是山西、湖北、安徽、江西、河南,但河南在中部六省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增长速度最快。从分析中部六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看:农村人均收入、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数量、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普惠金融政策、当地信用环境等是造成六省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
蔡洋萍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农业驱动农村三产融合水平测度研究
2024年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要素驱动视角,系统性梳理智慧农业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内涵、社会经济特征及理论逻辑关联,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东、中、西部地区智慧农业支持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1)智慧农业对农村三产融合支持水平与区位有明显关联。东部地区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但在具体指标上,中、西部各具局部优势;2)农民收益分配不再严格遵循“地理学空间距离衰减原理”,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增收与就业效应较强且差异不明显;3)生态环境保护效应在所有样本区域均不显著,表明智慧农业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兼顾生态环境可承受性尚需一个较长时期。由此,研究建议将数字红利增长作为农村产业融合均衡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区域协同与优势互补形成智慧农业与农村三产融合联动发展格局,重塑农户生存与发展逻辑,重点探索智慧农业新理念、新技术驱动与农户生计紧密关联的产业的融合发展优势及路径。
张弛蔡洋萍
关键词:AHP层次分析法逻辑关联
我国农村信贷资源错配下的融资约束及对策分析
2017年
近年来,中央政府一直把农村的发展放在突出强调的位置,并在对农项目上投入大量的资金。然而,在建设农村的进程中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仍然存在,如农村信贷资源错配所导致的对农村融资的约束。通过对农村融资问题进行PEST分析,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条件等多个角度全面分析农村融资的宏观条件,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农村融资现状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积极引导农村专业评估机构与农村金融机构合作等,为解决农村信贷资源错配问题提供新思路。
骆伽利蔡洋萍
关键词:农村信贷资源错配融资约束PEST分析
农村保险助力精准扶贫的创新启示——湖南省农村地区保险扶贫调查被引量:3
2018年
农业保险是推进我国农村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在减少自然灾害损失、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风险阻隔和补偿的重要作用。精准扶贫视阀下农村地区保险需要进一步创新,因此,本文对保险机制与精准扶贫内统一性进行了研究,针对湖南省农村地区保险扶贫发展现状及依旧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该从保险扶贫队伍建设、农险产品设计、加强多方扶贫机制合作、创新扶贫模式四个方面进行路径创新,为湖南省农村地区早日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提供建议。
廖子贞蔡洋萍
关键词:农业保险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内生化发展机理、障碍及对策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开展多年,期间包括对农村金融机构、功能、体制、业务等方面的改革,但改革效果距离我国普惠金融战略目标还相差甚远。广大农村地区仍然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是一种政府强制主导模式,具有较强的外生依赖性。在这种路径依赖性下,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改革也仅仅是对原有路径的修补,导致外生性农村金融机构占绝大多数,内生性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受阻等现象,而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模式。鉴于广大农村地区的一些内生性特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应摆脱外生路径依赖,走内生化普惠金融发展道路。
蔡洋萍谢冰
关键词:外生性内生性
互联网普惠金融信贷的发展及风险防范被引量:3
2015年
普惠金融的目标,即全社会群体,全方位、有效地享受金融服务。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信贷具有服务群体广泛、交易成本低、后发优势强劲、进入门槛较低等普惠性金融特征,因此互联网金融信贷成为实现普惠金融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互联网金融可以发展网络借贷平台、供应链小额信贷等业务。同时应从健全互联网金融法律、建立互联网金融个人信用信息库、加强行业自律、建立互联网金融资金第三方监管制度、加强互联网金融技术风险防范、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教育和保护等方面加强互联网金融信贷的风险防范。
蔡洋萍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支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承担着"支农支小"的重要角色,是我国构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当中的重要一环。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支农支小"上存在地区分布两极化、目标跑偏、服务模式僵化、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建议通过财税、货币政策优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区域布局、大力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创新"支农支小"服务模式、提高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素质。
蔡洋萍
关键词:金融机构金融从业人员资金互助社电子银行业务两极化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