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坤
- 作品数:12 被引量:96H指数:6
-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血小板参数、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与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关系被引量:18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变化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正常对照者、糖尿病无血管病变患者及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的血小板参数,用STAGO公司生产的STA-Compact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正常对照者、糖尿病无血管病变患者及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结果糖尿病无血管病变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IB)的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的Plt、MPV、PDW、D-二聚体和FIB的测定结果分别与正常对照者、糖尿病无血管病变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小板参数、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有助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预防。
- 郭家权蔡坤吴坤芳
- 关键词:糖尿病血小板参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管病变
- 儿童呼吸道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耐药性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对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4 424例,对其痰液标本进行培养并检测肺炎链球菌的感染情况,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时间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使用VITEK-2检测肺炎链球菌对常用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4 424例患儿共检出肺炎链球菌感染379例,检出率为8.57%;年龄<2岁患儿检出率为12.43%,明显高于年龄≥2岁的患儿(P<0.05),每年的春季3月、4月和5月份以及冬季11月、12月和1月,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较高;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的敏感率均为100.00%,对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及氯霉素的敏感率≥81.00%,但是对红霉素、磺胺甲噁唑、四环素以及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85.00%。结论儿童呼吸道肺炎链球菌感染检出率随时间变化,不同年龄段检出率有所差异,对不同的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 王扬帆蔡坤黄转宋霜范文
- 关键词:儿童呼吸道感染年龄肺炎链球菌耐药性
- 临产孕妇抗凝血纤溶指标检测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健康非孕女性60例、正常临产孕妇80例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孕妇60例AT-Ⅲ、D-二聚体和Fib水平。结果正常临产孕妇组、妊高征孕妇组D-二聚体、Fib水平高于健康非孕组,AT-Ⅲ活性则低于健康非孕组(P<0.05)。妊高征孕妇组与正常临产孕妇组比较,AT-Ⅲ、D-二聚体、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孕妇AT-Ⅲ、D-二聚体、Fib联合检测对预防产后出血、血栓性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郭家权蔡坤
- 关键词: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临产孕妇
- 海南地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G6PD缺乏的发生率及其特点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G6PD缺乏症的发病情况及特点。方法采用比色法检测400例临床确诊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静脉血和6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脐带血G6PD活性。并按性别、胆红素的水平和出现黄疸的时间分析发病的特点。结果 (1)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G6PD缺乏发生率为16.8%,G6PD缺乏发生率男女之间的比为3.03∶1;(2)在G6PD缺乏的患儿中,男性患儿酶活性比女性患儿低(P<0.01);(3)G6PD缺乏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G6PD正常患儿高(P<0.05);(4)患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峰时间在出生后1周内。结论海南地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G6PD缺乏比率较高,且多发生在男性;G6PD缺乏新生儿的黄疸程度比非G6PD缺乏新生儿重,且G6PD缺乏的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峰时间在1周内。
- 黄涛潘虹蔡坤魏海波
- 关键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期与缓解期血细胞分布宽度及D-二聚体变化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期与缓解期血细胞分布宽度及D-二聚体变化情况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其病程分为急性期组和缓解期组,各30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取所有患者的血浆进行血细胞体积(erythrocyte 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及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ution width,RDW)及D-二聚体的测定。结果急性期组及缓解期组的MCV及RDW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期组MCV及RDW明显高于缓解期组(P<0.05),急性期与缓解期RDW呈正相关(r=0.717,P=0.000),急性期与缓解期MCV呈正相关(r=0.902,P=0.000)。急性期组及缓解期组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r=0.727,P<0.05),急性期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P<0.05),且急性期与缓解期组D-二聚体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急性期与缓解期血细胞分布宽度及D-二聚体水平均有升高,急性期患者升高更为明显。
- 蔡坤李东东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D-二聚体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及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APBSC)移植对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及乳酸脱氢酶活性影响的研究。方法收集海南省人民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恶性淋巴瘤患者80例,随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2组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患者采用ABVD(多柔比星、博来霉素、长春新碱、达卡巴嗪)方案为主的化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lymphoma,NHL)患者多采用标准CHO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表柔比星、地塞米松)方案为基础的化疗,采用化疗药物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开始APBSC动员,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应用10μg/(kg·d)的G-CSF 5,检测白细胞升至3.0×109/L,血小板升至50×109/L时,采集APBSC,加入细胞冻存保护液冻存。预处理结束24 h后,将冻存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锁骨下静脉回输给实验组患者,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患者继续接受化疗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Cu水平、Zn水平及乳酸脱氢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Zn水平上升(P<0.05),Cu与Cu/Zn水平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Zn水平较高(P<0.05),Cu与Cu/Zn水平较低(P<0.05);治疗后,2组患者乳酸脱氢酶活性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乳酸脱氢酶活性较低(P<0.05)。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显著降低恶性淋巴瘤患者的Cu水平、升高Zn水平及降低乳酸脱氢酶活性,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 蔡坤王昭前庞海云
- 关键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恶性淋巴瘤CUZN乳酸脱氢酶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腺苷酸脱氨酶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测定的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腺苷酸脱氨酶(ADA)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C-Ⅳ)及Ⅲ型前胶原(PCⅢ)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乙型肝炎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38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ADA活性,HA、LN、C-Ⅳ、PCⅢ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ADA活性,HA、LN、C-Ⅳ、PCⅢ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测定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DA的活性与HA、LN、C-Ⅳ、PCⅢ水平的变化,既能了解乙型肝炎患者肝脏损伤程度,又能反映肝纤维化趋势,对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早期进行诊断、治疗,减少肝硬化的发生及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蔡坤王福利
- 关键词:乙型肝炎腺苷酸脱氨酶肝纤维化
- POCT凝血仪测定国际标准化比值的结果分析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评价罗氏CoaguChek XS POCT凝血仪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的准确性及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应用STA Compact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和罗氏CoaguChek XS POCT凝血仪分别检测80例患者的INR。比较两种类型凝血仪检测INR的相关性及偏倚。评价罗氏CoaguChek XS POCT凝血仪检测INR的精密度。结果罗氏CoaguChek XS POCT凝血仪与STA Compact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患者的INR存在良好的相关性(r=0.9576,P>0.05)。两种方法检测患者的INR,结果比对均合格。罗氏CoaguChek XS POCT凝血仪的精密度CV值为4.5%。结论罗氏CoaguChek XS POCT凝血仪测定的INR,符合临床实验室的质量要求。能够满足口服抗凝药患者的INR监测。
- 苏屿黄涛蔡坤
- 关键词:POCT国际标准化比值
- 临床血常规检测误差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3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临床血常规检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例健康体检者,抽取静脉血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血常规检测及分析。结果临床血常规检测结果受温度、储存时间、抗凝剂浓度及不同采血时间的影响。结论血常规的检测误差可因血标本存储条件及采集时间等因素影响,为了保证血常规检测的质量,需在适宜的时间及条件下采集和存储血标本,并及时送检。
- 王驹蔡兴权蔡坤
- 关键词:血常规影响因素
- 乙型肝炎血清腺苷酸脱氨酶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腺苷酸脱氨酶(ADA)、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C-Ⅳ)及Ⅲ型前胶原(PCⅢ)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3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ADA活性,HA、LN、C-Ⅳ、PCⅢ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ADA活性、HA、LN、C-Ⅳ、PCⅢ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DA的活性与HA、LN、C-Ⅳ、PCⅢ水平的变化可反映肝脏损伤程度和肝纤维化趋势,对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蔡坤王福利
- 关键词:乙型肝炎腺苷酸脱氨酶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