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爱华

作品数:4 被引量:76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植物
  • 1篇真核
  • 1篇真核生物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意义
  • 1篇转座
  • 1篇转座子
  • 1篇转座子标签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程序性死...
  • 1篇相互作用
  • 1篇耐铝性
  • 1篇进化
  • 1篇基因
  • 1篇基因组
  • 1篇基因组学
  • 1篇功能基因
  • 1篇功能基因组
  • 1篇功能基因组学
  • 1篇发育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篇朱睦元
  • 4篇董爱华
  • 2篇廖鸣娟
  • 2篇潘建伟
  • 1篇童微星

传媒

  • 2篇遗传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年份

  • 3篇2000
  • 1篇199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等植物的PCD研究进展(一)被引量:33
2000年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PCD)已成为当前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植物PCD普遍存在于植物器官和个体生长发育过程及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 ,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在高等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 ,根冠细胞、导管细胞、绒毡层细胞、胚乳细胞、胚柄细胞、糊粉细胞、大孢子细胞、助细胞和反足细胞等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均发生了PCD。另外 ,衰老也涉及PCD。本文综述了最近几年来与发育有关的PCD研究进展 ,主要包括高等植物细胞死亡的形式、起因及其PCD的形态、生化特征及高等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和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PCD。文章最后还对植物PCD的进化和生物学意义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潘建伟董爱华朱睦元
关键词: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发育进化生物学意义
植物转座子及其在功能基因组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7
2000年
转座子作为插入突变原或分子标签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的分离和克隆,且因其独特的性质已成为发现新基因和基因功能分析的有效工具。本文综述了植物转座子及其作为基因分离和克隆工具的研究进展,并讨论其在植物基因功能研究方面的应用。
廖鸣娟董爱华王正栋朱睦元
关键词:植物转座子标签功能基因组学
mRNA两末端的相互作用
2000年
廖鸣娟董爱华朱睦元
关键词:真核生物MRNACBPPABP
大麦耐Al^(3+)性与诱导培养液pH改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1999年
通过测定 4 个大麦品种幼苗在含0,1.0,3.0 m g/ L Al3+ 营养液中培养不同时间后根的生长情况及不同生长时期幼苗改变营养液 p H 的能力,分析各品种的耐 Al3+ 性与诱导培养液p H 改变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品种不同生长时期对不同浓度的 Al3+ 敏感性不完全一致;不同生长时期诱导营养液p H 改变的能力也不相同,使营养液p H 变化呈阶段性升降波动,但品种的p H的变化能力与耐 Al3+ 性之间并不一定成正相关,不同品种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耐 Al3+ 性品种能诱导营养液p H 至较高的水平,但有些 Al3+ 敏感品种也能诱导营养液p H 至很高水平。不能诱导营养液出现第二次p H 高峰的品种一定是 Al3+ 敏感品种。并且根据研究结果,初步探讨了大麦耐铝酸的有关机理。
董爱华童微星潘伟槐潘建伟赵章杏朱睦元
关键词:大麦耐铝性PH值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