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葛贤宏

葛贤宏

作品数:19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湖北省青年杰出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油菜
  • 9篇基因
  • 7篇杂交
  • 6篇甘蓝
  • 6篇甘蓝型
  • 6篇甘蓝型油菜
  • 6篇倍体
  • 5篇细胞
  • 5篇基因组
  • 4篇杂种
  • 4篇染色体
  • 4篇芸薹
  • 4篇芸薹属
  • 4篇细胞学
  • 4篇基因组原位杂...
  • 3篇多倍体
  • 3篇异源
  • 2篇性状
  • 2篇异源多倍体
  • 2篇异源四倍体

机构

  • 19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赣南师范大学
  • 1篇江西省农业科...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天津市农业科...
  • 1篇襄阳市农业科...
  • 1篇荆州农业科学...

作者

  • 19篇葛贤宏
  • 11篇李再云
  • 2篇周广生
  • 2篇华玉伟
  • 2篇汪波
  • 2篇崔成
  • 2篇王宇
  • 1篇杨细燕
  • 1篇杨迎霞
  • 1篇孙德岭
  • 1篇易斌
  • 1篇龙艳
  • 1篇傅廷栋
  • 1篇姚星伟
  • 1篇姚行成
  • 1篇徐正华
  • 1篇范楚川
  • 1篇林忠旭
  • 1篇宋菲寅
  • 1篇李真

传媒

  • 5篇中国油料作物...
  • 4篇作物学报
  • 2篇中国作物学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遗传
  • 1篇天津农业科学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与油菜橘红色花性状紧密相关的基因、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与油菜橘红色花性状紧密相关的基因、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橘红花油菜中BnaA07.PAP2基因如SEQ ID NO:1所示,基于该基因开发了与油菜橘红色花性状紧密相关的分子标记,且该分子标记的序列如SEQ ID ...
葛贤宏陈道宗金庆东刘镒徐林珊王晶李再云
芸薹属同源异源六倍体(B^(c)B^(c)C^(c)C^(c)C^(o)C^(o))染色体片段缺失的鉴定及其在色泽形成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2023年
多倍化导致物种的基因组趋于复杂,基因拷贝数增多,为性状的遗传解析及基因定位、功能分析带来挑战。染色体片段缺失往往导致相应的表型变化,而控制这些表型的基因就位于缺失片段内。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染色体缺失品系迅速、准确地将相关基因定位于特定染色体上/染色体区段内。本研究以紫株、黄花埃塞俄比亚芥(Brassica carinata,B^(c)B^(c)C^(c)C^(c),2n=34)为母本与绿株、白花芥蓝(Brassica oleracea,C^(o)C^(o),2n=18)杂交合成同源异源六倍体(B^(c)B^(c)C^(c)C^(c)C^(o)C^(o))。在杂种幼胚培养、加倍过程中,同一个幼胚愈伤组织中分化出2种表型不同的六倍体植株:紫株、淡黄花与绿株、白花。细胞学观察、荧光原位杂交、基因组重测序分析表明与紫株相比,绿株基因组B04染色体存在大片段缺失。转录组分析表明,缺失区段内的DFR基因以及位于参考基因组B03染色体上的MYB90基因可能为控制紫株六倍体紫色形成的关键基因;而位于缺失区段内的Z-ISO以及CRTISO2则是控制黄色花瓣形成的关键基因。
邱杰王泰蔡博伟段圣省徐林珊陈晓迪王晶葛贤宏李再云
关键词:芸薹属六倍体染色体缺失
人工合成芸薹属异源六倍体与诸葛菜属间杂种的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在芸苔属与诸葛菜(2n=24)的属间杂交中发现亲本种染色体组分开的新细胞学现象及其遗传控制;芸苔属6个栽培种与诸葛菜属间杂种中的染色体行为受芸苔属亲本种含有的染色体组的影响;3个四倍体种与诸葛菜杂种中的不同染色体行为及差...
葛贤宏
关键词:芸薹属诸葛菜基因组原位杂交分子生物学属间杂种
文献传递
芸薹属杂种和异源四倍体中细胞质及基因组对遗传变化的影响
核质互作对异源多倍体化早期阶段遗传变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之前的研究表明芸薹属杂种和异源四倍体中细胞质及基因组对染色体配对的特殊作用.为了证实在这些杂种和异源多倍体中亲本基因组及细胞质来源对遗传、表观遗传及基因表达...
崔成葛贤宏周影影栗茂腾李再云
关键词:种间杂交基因组进化AFLP
甘蓝型油菜-菘蓝二体附加系的创制和细胞学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为创制稳定遗传的甘蓝型油菜—菘蓝二体附加系,以花粉育性很低、在甘蓝型油菜品种华双3号(2n=38,AACC)上附加一条菘蓝(2n=14,II)特定染色体(g)的单体附加系(2n=39,AACC+1I_g)为父本,与正常的华双3号杂交,产生正常油菜胞质的单体附加系、经自交获得二体附加系(2n=40,AACC+1II_g)。该二体附加系的细胞学及基因组原位杂交观察表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染色体配对与分离基本正常,在终变期形成20个二价体,后期I进行20∶20的均等分离;第二次分裂中形成正常的四分体及四个子细胞,花粉的育性较高,自交结实好,产生的后代均携带菘蓝染色体。但也在少部分的花粉母细胞内出现菘蓝或油菜的落后染色体。该细胞学行为较稳定、育性较高的甘蓝型油菜—菘蓝二体附加系为菘蓝遗传研究及油菜育种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杨汉康雷李鹏飞葛贤宏李再云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菘蓝附加系减数分裂基因组原位杂交
甘蓝型油菜漆酶基因家族成员表达模式及与茎秆抗折力的关联分析
2025年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家族,在植物中主要参与木质素合成以及抵御各种逆境胁迫。本研究对甘蓝型油菜漆酶基因(BnaLACs)家族成员进行鉴定,通过氨基酸数量、分子量、等电点、不稳定系数以及脂溶性系数等指标衡量其理化性质。后对其染色体位置、进化关系、基因结构、组织部位表达模式等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基因组共有53个BnaLACs家族成员,基本为碱性、稳定蛋白,大多数BnaLACs定位在液泡膜和细胞外。基因结构分析发现, BnaLACs结构较为保守。组织部位表达模式分析表明,除花药外, BnaLACs在各组织部位均有表达,其中在根、种子、角果皮和茎秆中表达量较高。分析茎秆中BnaLAC4s表达模式发现,BnaA05G0074200ZS与甘蓝型油菜抗倒性显著相关;单倍型分析表明,包含BnaA05G0074200ZS两种单倍型的品系间抗倒性、木质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解析甘蓝型油菜漆酶基因家族功能及茎秆抗倒伏机制奠定基础。
徐林珊郜耿东王宇王家星杨吉招武亚瑞张宵寒常影李真谢雄泽龚德平王晶葛贤宏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漆酶单倍型抗倒性
甘蓝型油菜与Brassica maurorum的异源六倍体后代及BC_2细胞学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将甘蓝型油菜品种中油821(2n=38,AACC)与芸薹属野生资源Brassica maurorum(2n=16,MM)的三倍体杂种进行染色体加倍,得到异源六倍体(2n=54,AACCMM)。该多倍体雄性高度不育,雌性育性极低。在其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终变期,染色体平均配对构型为1.17Ⅰ+20.71Ⅱ+0.56Ⅲ+2.25Ⅳ+0.08Ⅴ+0.06Ⅵ。用甘蓝型油菜与该多倍体连续回交2次,均需借助幼胚培养才得到后代植株,BC1、BC2植株均雄性不育,雌性育性很低。BC2植株的形态特征接近甘蓝型油菜,但各植株形态有明显差异。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表明,BC2植株含有2~5条M基因组的染色体,甘蓝型油菜染色体多配对形成二价体,附加的染色体多以单价体形式存在,或与甘蓝型油菜染色体发生联会配对。
姚行成葛贤宏李再云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BRASSICA多倍体基因组原位杂交
初步探究LncRNA在甘蓝型油菜生态型分化中的作用
2023年
甘蓝型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根据其成花转变过程中对低温春化时间需求的不同分为3种生态型:春性、半冬性和冬性。前人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可在多层面上调控基因的表达,参与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在拟南芥中, LncRNA可以通过调控春化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影响开花。本研究以3种生态型甘蓝型油菜为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苗期叶片的mRNA和LncRNA测序,初步探究LncRNA在油菜生态型分化及适应性形成中的作用。3种生态型甘蓝型油菜共差异表达基因的GO及KEGG富集分析表明,不同生态型甘蓝型油菜之间存在大量基础化合物合成代谢差异,特别是脂质类化合物。3种生态型甘蓝型油菜中共鉴定获得3775个LncRNA,其中285个在2个及以上生态型组合中存在差异表达,涉及到1517个候选靶基因。这些差异表达LncRNA涉及到的靶基因也富集到大量基础化合物合成代谢途径。通过mRNA-LncRNA联合分析,我们预测到了一个开花基因的调控网络,包含8个开花基因和23个LncRNA,涉及到温度和光信号调控通路。通过比较鉴定得到的LncRNA和972个甘蓝型油菜重要农艺性状QTL位置信息发现约90%的LncRNA位点和QTL区间存在重叠,且差异表达LncRNA和QTL的重叠位点在不同生态型油菜中的分布具有差异。结果说明LncRNA在油菜生态型分化及重要农艺性状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杨太桦杨福权郜耿东殷帅金庆东徐林珊蒯婕汪波徐正华葛贤宏王晶周广生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生态型长链非编码RNA开花基因
一种鉴定油菜紫色茎秆性状的分子标记引物组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油菜紫色茎秆性状的分子标记引物组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紫秆油菜PR和绿秆油菜ZS11的变异信息,确定了与油菜茎秆颜色共分离的特异标记,进而获得了能够用于油菜茎秆颜色鉴定的引物组,所述引物组的序列如SEQ...
陈道宗葛贤宏刘镒金庆东徐林珊王晶李再云
花椰菜高效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
2022年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已经在许多农作物上成功应用,实现了许多重要农艺性状的精准改良。本研究参考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遗传转化体系,以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L.var.botrytis)育种材料‘FQ-36’为受体,以花青素合成关键基因BoANS为目标基因,构建CRISPR/Cas9表达载体,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花椰菜基因编辑技术体系,并获得22株再生植株,经PCR检测发现13株为转基因阳性株,转化效率为59.09%。与野生型相比,3株阳性株花球表面紫色呈现不同程度的消退,初步说明BoANS被成功编辑。花椰菜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体系的建立对后续开展基因功能研究和目标性状精准改良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技术体系正在应用到花椰菜优异资源的创制中。
杨迎霞葛贤宏孙德岭金庆东陆国清姚星伟
关键词:花椰菜甘蓝型油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