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神经水平段神经鞘膜瘤3例
- 2004年
- 许安廷陈瑛丁元萍丁寿玲荣宝刚
- 关键词:面神经神经鞘膜瘤
- 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聋
- 2007年
- 林义军荣宝刚
- 关键词:高压氧
- 颞骨和颈静脉孔区肿瘤及类瘤手术治疗
- 2006年
- 王天铎王晓彬陈瑛李梅许安廷荣宝刚
- 关键词:颞骨颈静脉孔头颈部肿瘤外科手术
- 双侧中、内耳畸形伴单侧内耳前置1例报道
- 2007年
- 先天性耳聋的儿童中,约有20%存在内耳畸形,而内耳畸形中又有65%两侧均有畸形。自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广泛开展以来,对内耳畸形的报告亦逐渐增多。除了常见的中、 内耳畸形外,我科最近收治1例双侧中耳、耳蜗畸形伴单侧耳蜗前置患者,查阅国内文献尚未见报道,现报道如下:
- 孙晓卫丁元萍张建基荣宝刚许安廷
- 关键词:内耳畸形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先天性耳聋
- 鼓室内面神经鞘膜瘤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面神经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时面神经功能的保留和恢复。方法 报道3例原发面神经水平段的鼓室内面神经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结果 经乳突入路3例患者均彻底切除肿瘤。切除肿瘤后,2例保留了面神经。1例进行了面神经移植术,术后功能为Ⅲ级。结论 结合病史,及早进行CT及MRI检查可以早期诊断面神经瘤,切除面神经瘤后,保留面神经纤维或及时移植神经可较好的恢复面神经的功能。
- 陈瑛丁元萍许安廷荣宝刚丁寿玲
- 关键词:鼓室内
- 中耳乳突手术致面瘫的原因及预防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中耳乳突手术中面瘫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并评价面神经修复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 4例手术致面瘫患者行面神经修复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 1年 ,3例治愈 ,1例好转。结论 :熟悉面神经的解剖 ,操作精细规范可有效地防止面瘫的发生 。
- 刘继荣范晓华荣宝刚丁元萍陈瑛
- 关键词:中耳乳突手术影响因素面神经损伤医源性面瘫
- 内窥镜CO_2激光喉部分切除术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观察实验狗经内窥镜CO2 激光喉部分切除术后的结构及功能恢复情况、愈合过程及其病理变化。方法 :将 10只狗随机分为 4组 ,在全麻下经喉镜行CO2 激光喉部分切除术 ,术后观察狗喉三大功能的恢复情况 ,并分别于术后 1、2、3、4周将狗处死 ,对喉内情况进行肉眼、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术后实验狗呼吸通畅 ,吞咽良好 ,1~ 2周即能恢复犬吠。病理检查显示其创面及周围组织首先呈现无菌性炎症反应 ,1周左右即可观察到新生上皮及其他组织修复的征像 ,2周时见到以纤维母细胞和新生血管为特征的肉芽组织。 3周时创面已被表面覆盖上皮组织的肉芽完全修复 ,但其微观结构尚未完全恢复正常。 4周时无论其大体或镜下结构均已趋于稳定。结论 :经内窥镜CO2 激光狗喉部分切除术的病理过程与常规手术近似 ,由于不必做气管切开和颈部切口 ,故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 ,喉的三大功能恢复良好 ,是进行声带、室带。
- 范献良张大良田晓东荣宝刚
- 关键词:内窥镜激光手术喉切除术动物实验替代试验
- HRCT多平面重组及最大密度投影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听骨链病变的术前评估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通过HRCT多平面重组及最大密度投影观察正常听骨链的形态,并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听骨链病变进行术前评估。方法:对20例(40耳)突发性聋患者(对照组)和62例(71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病变组)行高分辨率CT扫描,分别沿三个听小骨的长轴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对显示图像直接进行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对照组比较MPR和MIP图像整体显示听骨的形态和结构情况;病变组观察听骨链破坏情况,并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对照组听小骨在MPR及MIP图像均明确显示,MPR对镫骨整体的显示优于MIP,MIP可以立体显示听骨链的空间结构;病变组,胆脂瘤型39例(44耳),MPR显示43耳有听骨破坏,MIP显示41耳有听骨破坏;肉芽肿型15例(17耳),MPR显示6耳有听骨破坏,MIP显示5耳有听骨破坏。单纯性中耳炎8例(10耳),MPR及MIP均未显示听骨破坏。术中见胆脂瘤型中耳炎41耳有听骨破坏;肉芽肿型中耳炎6耳有骨质破坏,单纯型无听骨破坏。结论:MPR对镫骨的整体显示优于MIP,MIP对听骨链破坏的显示能力优于MPR,两者相结合可以提高听骨链破坏的诊断率,为手术方式的制定提供重要信息。
- 丁元萍孙晓卫李笃民邓基波张寒冰荣宝刚丁寿玲
- 关键词:胆脂瘤高分辨率CT
- 颅底肿瘤手术入路的探讨被引量:13
- 2005年
- 目的探讨涉及颅底的肿瘤切除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2年手术治疗涉及颅底的肿瘤79例。采用了11种手术入路,如面中掀翻、额冠状切开、鼻外翻、上颌骨外旋、上颌骨部分切除、眶内容剜除、下颌骨切开外旋、额+颞+耳前+颈、额+颞+耳后+颈、颞+耳后+颈、颞+口及相互组合的联合入路,彻底切除了累及颞下窝、翼腭窝、鼻窦、鼻咽部、颅底、桥脑小脑角、大脑额叶和颞叶的肿瘤。结果79例患者均彻底切除了肿瘤, 5例并发脑脊液漏,均在1周内自愈,无手术死亡及严重颅脑并发症。良性肿瘤29例,其中脑膜瘤11例,神经纤维瘤9例,软骨瘤3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例,血管瘤型脑膜瘤、海绵状血管瘤、颈静脉球体瘤、神经鞘膜瘤各1例,随访至今情况良好, 19例患者存活超过5年,生存期最长1例已超过8年。恶性肿瘤50例,其中肉瘤、高分化鳞癌各3例,中分化鳞癌17例,低分化鳞癌11例,乳头状瘤恶变5例,软骨肉瘤、腺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恶性混合瘤各2例,未分化癌、嗅神经母细胞瘤、纤维肉瘤各1例。所有病例均进行了随访,无失访患者。直接法统计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9 2% (29 /49)、38 5% (10 /26)。结论对每位患者应根据不同的病变性质和累及范围,按照最短路径,避开重要血管和神经,尽可能利用已存在的或潜在的“间隙”
- 荣宝刚陈玮伦丁元萍解光陈瑛王天铎
- 关键词:手术入路颅底肿瘤血管瘤型脑膜瘤颈静脉球体瘤桥脑小脑角高分化鳞癌
- 新型泪道探通引流装置治疗慢性泪囊炎初探(附20例报告)
- 2001年
- 应用新型泪道探通引流装置 (泪道探通装置两端是金属探子 ,中间为软性硅胶管 )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 2 0例。首先探通泪道 ,并在鼻腔内填置地麻棉条 ,在表面麻醉下 ,自上下泪小点插入泪道探通引流装置 ,末端引至鼻腔鼻泪管开口处后 ,内窥镜将其取出 ,鼻腔保留硅胶管。术后第 1周冲洗两次 ,以后每周冲洗 1次至 1个月。术后 3个月取出引流管。结果示 2 0例均在植管后 7天内症状消失。除 1例引流管自行滑脱拔管外 ,余均在植入3个月后拔管 ,拔管期间无明显不适 ,拔管后观察 3个月未见复发 ,鼻泪管引流通畅。新型泪道引流探通装置治疗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狭窄 ,组织创伤小 ,疗效显著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吴欣怡张军和荣宝刚张中敏陈璇
-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泪道探通硅胶管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