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轶
- 作品数:14 被引量:141H指数:6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微孔塔式曝气用于石化废水处理的研究被引量:15
- 2000年
- 利用微孔气体分布器对石化工业废水进行活性污泥曝气 ,并和传统曝气池进行了对比。考察了温度、气速、初始CODCr浓度和反应器结构 (鼓泡塔和环流塔 )对这种废水生物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微孔塔式曝气与传统的曝气池相比 ,具有降解时间短 ,占地面积小 。
- 范轶王麒陈军张文明刘铮丁富新
- 关键词:活性污泥石化工业废水气升式环流反应器难降解有机物
- 环流反应器用于苯酚生产废水处理研究被引量:5
- 2003年
- 采用环流反应器对苯酚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对活性污泥的驯化、空塔气速和温度对 COD降解的影响规律等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反应器内构件对废水处理效率的影响。空塔气速的适宜范围为 0.283~0.424 cm/s,废水处理适宜温度为294~301 K。实验结果证明在环流反应器中苯酚生产废水处理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并获得了表观反应动力学常数。
- 张文明王麒范轶杨海光丁富新
- 关键词:苯酚废水处理环流反应器
- 环流反应器处理工业废水研究
-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环流反应器为曝气设备的新型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并结合案例阐述了环流反应器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环流反应器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有着较好的技术可行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陈筛林范轶杨海光丁富新
- 关键词:工业废水环流反应器活性污泥法多孔载体废水生物处理
- 文献传递
- 外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及循环液速被引量:16
- 1998年
- 研究了气体分布器的形式、体系的聚并特性及静液面高度对外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和环流液速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对于空气-1%乙醇体系(非聚并体系),气体分布器的形式对外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及环流液速有显著的影响;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空气-1%乙醇体系(非聚并体系)的气含率及环流液速明显高于空气-水体系(聚并体系)。
- 沐方平范轶何清华王麒胡华丁富新袁乃驹
- 关键词:外环流反应器气含率
- 有机碳源对同时硝化/反硝化(SND)过程的影响被引量:59
- 2001年
- 究了同时硝化 反硝化 (SimultaneousNitrificationandDenitrification ,SND)体系中有机碳源对氨氮去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氨氮初始浓度为 35mg L时 ,存在使氨氮降解率达到 99 5 %以上的有机碳源浓度区间 ,其CODCr浓度为40 0mg L~ 10 0 0mg L ;为保证反应后期体系中C N维持在微生物所需的水平 ,提出了补料的方式 ,使得氨氮降解不会出现停滞阶段 ,可以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 ;在周期为 8h的连续序批式 (SBR)操作中 ,采用较高的有机碳源初始进料值 ,并在反应过程中进行补料 ,可以很好的将出水氨氮的浓度维持在较低值 (<5mg L)
- 胡宇华丁富新范轶陈筛林杨海光邢新会
- 关键词:有机碳源同时硝化反硝化SNDSBR废水处理
- 含有多孔载体的环流曝气塔处理污水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1年
- 利用环流塔式曝气装置并且在曝气体系中投入聚亚氨酯载体以固定微生物 ,可以用来同时去除污水中的COD、氨氮和硝酸氮 .在气速为 0 1 1 7~ 0 1 56m3/(min·m3)之间 ,实验装置对氨氮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 ;而当气速大于 0 0 39m3/(min·m3)时 ,COD可以在 1h之内得到较完全的降解 .研究了载体在整个体系中的填充率对COD和氮的脱除效果的影响 ,当载体填充率达到 1 5%时 ,可以得到较高的COD和氨氮去除水平 .通过实验确定了处理过程合适的温度范围在 2
- 范轶丁富新杨海光陈筛林张文明邢新会
- 关键词:多孔载体环流反应器硝化反硝化活性污泥
- 塔式曝气技术研究
- 该论文将环流反应器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研究并发展了一种新型的环流塔式曝气技术.在研究工作中采用燕山石化公司化工三厂的石化工业污水作为研究体系.在6.5升的鼓泡曝气塔中,研究了塔式曝气的反应动力学,确定了活性污泥降解石...
- 范轶
- 关键词:活性污泥法环流反应器
- 文献传递
- 环流反应器处理工业废水研究
-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环流反应器为曝气设备的新型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并结合案例阐述了环流反应器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环流反应器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有着较好的技术可行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陈筛林范轶杨海光丁富新
- 关键词:工业废水环流反应器活性污泥法多孔载体
- 文献传递
- 环流塔式曝气石化废水处理过程的人工神经网络仿真研究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对环流塔式曝气石化废水处理过程,建立了拓扑结构(6,4,1)的三层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塔式曝气过程处理石化废水的实验数据,对该BP网络模型进行了训练和预测能力评价。结果表明此BP网络模型,对于仿真环...
- 陈筛林李飞范轶丁富新
- 关键词:污水处理人工神经网络
- 文献传递
- 多孔载体存在下生物脱氮技术被引量:6
- 2001年
- 为有效去除污水中的含氮物质 ,在体积为 3.5 L 的鼓泡曝气塔内使用模拟污水 ,研究了同时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实验过程中 ,在鼓泡曝气塔中投入占总体积 10 %的多孔聚氨酯载体 ,以实现微生物的固定化。实验表明 ,投加载体后 ,实验体系中含氮物质的去除效率明显提高 ;在 16~ 6 4L /h气体体积流量范围内可以在 3h内得到接近于 10 0 %的NH+ 4- N去除率 ;证明了采用补充碳源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NH+ 4- N去除率。
- 范轶丁富新胡宇华张文明邢新会陈军
- 关键词:反硝化过程多孔载体硝化过程生物脱氮补充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