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喜云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魏晋
  • 5篇魏晋南北朝
  • 5篇南北朝
  • 5篇北朝
  • 3篇史例
  • 3篇魏晋南北朝时...
  • 3篇南北朝时期
  • 3篇北朝时期
  • 2篇史学
  • 2篇中兴
  • 1篇哲学
  • 1篇中国学者
  • 1篇融会
  • 1篇融会贯通
  • 1篇史记
  • 1篇史学史
  • 1篇史学研究
  • 1篇清代
  • 1篇中西
  • 1篇左传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江西理工大学

作者

  • 10篇胡喜云
  • 1篇杨舒眉
  • 1篇王磊

传媒

  • 1篇兰州学刊
  • 1篇图书与情报
  • 1篇前沿
  • 1篇史学史研究
  • 1篇北京行政学院...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新世纪图书馆
  • 1篇石家庄铁道学...

年份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例”的特色
2008年
文章从客观历史进程和史学发展两个视角,考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例"的特色,认为由于特殊的历史形势和史学的发展状况,"史例"呈现出走向独立的过渡趋势,反映出浓厚的正统意识和门阀士族的名教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史学走向独立的进程,为唐初史馆撰写前朝正史奠定了基础,也为刘知V撰《史通》提供了材料,还为后来历代皇朝修史树立了典范。笔者由此得出结论:史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深受所处时代的影响,从历史编纂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或许可进一步深化我们的认识。
胡喜云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史例历史编纂学
清代校勘学研究综述被引量:3
2008年
论文通过概说关于清代校勘学的研究现状,从综合探讨和个案研究两方面详细叙述关于清代校勘学的研究情况,并分析研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旨在对加深对清代校勘学的认识有所裨益。
胡喜云
关键词:校勘学清代个案研究
魏晋南北朝“史例中兴”问题再探讨
2008年
从史学发展的背景出发,从"史例"之作是否起于《春秋》、例之为体《左传》后曾否中绝及"中兴"之例是否始于干宝等方面对刘知幾的"史例中兴"说进行了考察,认为刘氏此说值得商榷,《春秋》经传及秦汉之时的史书并未有史例,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春秋》经传注解尚"通"、史学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干宝在所著《晋纪》中始立叙例,此后诸史相沿,史例才发展成为一种文体,反映了此时期人们对史书编纂探讨的深入,对后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胡喜云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史例中兴干宝
数十载融会贯通 曾几番启路辟航——周一良先生对魏晋南北朝史学的研究
2010年
从探讨魏收之史学、崔浩国史案,至20世纪80年代对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特点的把握、南北朝史学异同的分析,周一良先生对魏晋南北朝史学的研究经历了由个案式向全面考察的融会贯通历程,体现了他立足史料、实事求是,视野开阔、气度恢宏,条理清晰、论证严密和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治学特点;其相关成果多有突破前人之处,反映了他循风气之先的卓越史识,有启迪后学、开辟蹊径之功。
胡喜云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史学魏收史学
“宋孝武帝二十八子之死”诸说考辨被引量:1
2006年
关于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二十八子之死,历代史家有不同的说法,彼此互有出入,难以圆融,以致于影响到今天史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过对记载这一历史事件的相关史料考辨祛疑,最终证实沈约《宋书》的记载属于历史事实,可以消除各种记载之间的相互歧异,纠正历代学者的某些错误结论。
胡喜云
关键词:历史记载
中国学者对“历史解释”的认识
2010年
本文以时间为序考察了中国学者对历史解释的认识,对先秦至19世纪末、20世纪以来中国史学对"历史解释"的认识、探索及其特点进行了梳理和探讨,进而对中国史学尤其是当代史学关于历史解释的研究予以反思究。
杨舒眉胡喜云
关键词:中国学者历史解释历史哲学
刘汝霖与《汉晋南北朝学术编年》被引量:2
2009年
刘汝霖的《汉晋学术编年》和《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采用改造过的编年体裁,以年为经,以学术发展为纬,在标明史事发生年代的同时注明所据史料的出处,于相关记载有歧异之处附录考语,于关键处附录图表,并于书末附录索引,徵引资料丰富、考证精审,不仅为后世学者"省却不少搜讨资料之力",其中的许多论断亦为学界所沿用,可惜多被所世学者视为工具书,其严谨考证、完备体例和精见卓识等却没有受到重视。本文即从这两部编年入手,分析其著作旨趣、体例、内容及影响,试图引起学界对其贡献给予应有的重视。
胡喜云
清代辑佚学研究综述被引量:4
2009年
清代辑佚学研究,清末至20世纪70年代末是开创时期,为后世的研究奠定了基本格局。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学术研究的复苏,对清代辑佚学的探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理论探索层面和个案研究上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粗浅之处,今天应立足于时代,融贯中西,充分发掘其中的优秀遗产。
胡喜云王磊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例中兴”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例”作为一种文体出现了中兴的局面,刘知幾在《史通·序例》篇对此有系统的论述。但何谓“史例中兴”、它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以中兴的原因、中兴“史例”的内涵、特色及它的“中兴”对后世有何影响等,刘知幾均未言明,...
胡喜云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史例《左传》刘知幾
文献传递
魏晋南北朝史学研究概论(1924-2009)
1924年,郑鹤声发表《汉隋间之史学》,首次以近代史学观为参照,从史官、史家与史著、史著之体例等方面,将魏晋南北朝史学置于中国史学通史中进行考察;1927年,梁启超成《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从理论上构建了中国史学史研究的...
胡喜云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史唯物史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