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双兰
- 作品数:35 被引量:71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大学生体重超重、肥胖对体质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8
- 2008年
- 分析研究体重超重、肥胖对学生生理、心理及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河北省大学生肥胖率低于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水平,但超重形势不容乐观;超重、肥胖的生理疾病检测还处于空白;超重、肥胖对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健康都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 秦双兰贾卫国王冬
- 关键词:大学生体重超重肥胖体质健康
- 近代河北民间体育观念初探被引量:3
- 2016年
-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近代河北各县县志中,梳理近代河北民间体育活动方式。研究结果:河北方志中记述的底层民众参与体育活动透露出的御辱自强民族观念、寓武于闲娱乐健身观念、民俗文化传承观念,既反映了河北民间体育与文化的一脉相承,又体现出近代民族体育观念的核心价值。结论与建议:河北是近代中国的腹心之地,燕地的任侠精神每每成为民族扛起的标识、风向标,往往会影响中国历史的进程。所以应深入挖掘并升华河北民间体育精神的民族意义。
- 刘金柱秦双兰
- 关键词:体育史体育观念民间体育
- 元宵节体育文化探讨被引量:1
- 2011年
-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元宵节的体育文化进行了梳理。发现"游赏"是元宵节的主流传承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不断增加舞龙、耍狮、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等区域特色体育项目,形成了百戏杂陈的"闹春"场景,体现了民族体育文化不断包容壮大的勃勃生机。
- 秦双兰
- 关键词:元宵节民俗体育体育文化
- 中国新石器时代体育发展流变——以中原地区为主线被引量:1
- 2018年
-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分析法,以考古视角沿着中国古人类进化过程对新石器时期体育的发展流变进行实证探索。认为:新石器时代在继承与发展旧石器时代祭祀舞蹈、石球、射箭、儿童娱乐活动的同时,也创造性地开辟了集体舞蹈、武舞、弹弓、搏斗、球戏等活动内容;就狭义体育而言,武舞、讲武、田猎都是最原始的体育教育,即通过活动达到育化身体的目的;新石器时代的体育在农业生存模式的主线牵引下不断发展并分化:农业生存模式衍生出农耕节奏的集会娱乐体育;战争衍生出射箭等军事体育内容;规律性农闲促进了体育教化和讲武的产生发展。
- 秦双兰马天龙
-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体育农耕文明射箭讲武
- 近代河北民间体育观念再探被引量:2
- 2016年
-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研究法、归纳分析法,以近代《中国方志丛书》文献为底本,对近代河北方志中的核心体育内容——武术进行多角度梳理和剖析。结果表明,武术已被传统文化"符号化",表征为中国文化"载道"的工具:习武者外貌特征模式化为温文尔雅的儒雅化追求,习武者性格特征模式化为含蓄内敛的追求,武术动作也呈现出套路化特征。认为武术模式化的根基是传统文化:农耕生活方式周而复始的规律性,对事物内在规律的认知和挖掘,在意规律的稳固性,耕作周期漫长及结果的不可预知,珍视耕作收成等,是武术模式化的根源所在。
- 秦双兰金淑娟齐宁程冬艳吴晓曦
- 关键词:体育观念民间武术
- 从两宋“学记”探看宋代学校体育教育状况
- 2015年
- 采用文献资料法整理分析北宋(960-1127年)至南宋(1127-1279年)共376篇"学记"中的相关体育状况,包括小学记、县学记、州学记、镇学记、府学记、儒学记、庙学记、军学记等各类学记。研究认为:宋代非常重视体育教育,体育是文武兼备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支撑;体育是健全品德、格物致知的重要工具;体育是完美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体育是身心协调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容;体育须承担文而化之的社会教育及引导义务;体育普及与提高共存。建议借鉴宋代体育教育文而化之的社会教育理念,从文化角度思考今日体育教育改革。
- 秦双兰韩冬青
- 关键词:学记学校教育
- 谈健美操教学中的形体训练
- 1995年
- 本文从美学角度入手,从健美操教学工作的实践出发,运用系统论的理论,具体阐述了形体教材对提高健美操教学效果的方法措施.对提高高校健美操总体技术水平,
- 秦双兰
- 关键词:健美操教学高校健美操美学角度健美操运动教学效果
- 高校女生形体健美课教学初探
- 2002年
- 对美的热爱和追求,是人类的共性,尤其是对人体美的欣赏和塑造。形体健美就是帮助人们获得健康和完美体形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和教学实践,论述了在高等院校女生开设形体健美课程的必要性,同时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及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进行形体健美的科学训练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 范红哲秦双兰邱伟
- 关键词:教学高校女生形体健美
- 动商文化脉络的历史溯源被引量:1
- 2018年
- 本文运用文献法、分析法、逻辑法等,从历史文化的视角对动商进行了脉络探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石器时代中国古人类即已萌生了动商需求;第二,先秦时期肢体动作的专业化发展促进了动商多样性的表现;第三,秦以降逐渐形成了动商的民族化崇尚;第四,动商概念的提出符合全人教育理念的诠释。今后,应当深入挖掘动商的传统文化含义,让动商回归传统文化,为动商的发展营造文化氛围。
- 秦双兰
- 关键词:文化脉络
- 本世纪初河北省青壮年体质发展变化与对策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根据河北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2000年和2005年的监测结果,通过SPSS系统对多项指标的平均数和百分率进行对比及相关性分析,发现2000年至2005年河北省青壮年体质合格率下降,优秀率上升;城乡居民体质差距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提出:把提高广大乡村居民的体质健康作为今后体育卫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宣传普及体育知识、健身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乡村地域、地理的自然运动资源优势,建设具有乡村特色的健身活动场地;充分发挥农村青壮年的骨干和示范作用,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健康观念上和体质上的差距。
- 王毅贾卫国秦双兰
- 关键词:青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