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邦锡

作品数:26 被引量:555H指数:9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5篇小麦
  • 13篇胁迫
  • 12篇水分
  • 8篇水分胁迫
  • 6篇渗透胁迫
  • 6篇光合作用
  • 5篇叶片
  • 5篇幼苗
  • 5篇小麦叶
  • 5篇干旱
  • 4篇乙烯产生
  • 4篇内源多胺
  • 4篇小麦幼苗
  • 3篇多胺
  • 3篇植物
  • 3篇水分利用
  • 3篇水分利用效率
  • 3篇小麦叶片
  • 3篇利用效率
  • 3篇光照

机构

  • 26篇兰州大学
  • 2篇唐山市农业科...
  • 1篇兰州石化职业...

作者

  • 26篇王邦锡
  • 21篇黄久常
  • 7篇王辉
  • 5篇张满效
  • 5篇王辉
  • 4篇张晓平
  • 2篇吕忠恕
  • 2篇刘自华
  • 2篇李建东
  • 2篇周国顺
  • 1篇安黎哲
  • 1篇何军贤
  • 1篇孙莉
  • 1篇李朝周

传媒

  • 4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甘肃科学学报
  • 3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植物生理学报...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北京农学院学...
  • 2篇全国植物水分...
  • 2篇中国植物生理...
  • 2篇中国植物生理...
  • 1篇林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中国沙漠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2篇2003
  • 1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 4篇1985
  • 1篇198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et对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内源多胺含量和乙烯产生的影响被引量:3
1997年
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内源多胺含量和乙烯产生均明显增加,再用0.4mmoL甲硫氨酸掺人处理后,乙烯释出加速,精胺含量进一步增多,亚精胺含量变化不大,腐胺的含量几乎减少到胁迫前的水平。可见,渗透胁迫下,甲硫氨酸既可以在Met循环中以甲硫氨酸与腐胺联合生成亚精胺,进而再与亚精胺联合生成精胺,又可以S-腺苷甲硫氨酸分解生成5’-甲硫基腺苷和氨基环丙烷羧酸,最后由氨基环丙烷羧酸加氧生成乙烯。
张满效安黎哲王邦锡
关键词:多胺小麦渗透胁迫
水分胁迫对小麦叶片光合放氧过程的影响被引量:4
1991年
小麦遭受渗透胁迫和土壤干旱胁迫后,叶切块以CO_2为底物的光合放氧速率明显降低;光补偿点升高,光饱和点下降;光合放氧滞后期延长,呼吸耗氧速率在胁迫初期上升,随胁迫加强又呈现下降趋势,叶绿体以CO_2为底物的光合放氧速率随叶水势降低递降,复水后可恢复到接近对照水平,以上结果说明,呼吸耗氧过程对水分胁迫的反应部分地掩盖了总光合放氧的变化,而后者才是光合器受到伤害的表现。
石兰馨王邦锡黄久常
关键词:小麦叶片水分胁迫
渗透胁迫和D-Arg对小麦幼苗内源多胺、ACC和MACC含量及乙烯产生的影响被引量:5
2000年
渗透胁迫能够诱导小麦幼苗内源多胺、ACC和MACC累积,增加乙烯释出;ADC的竞争性 抑制剂D-Arg可以有效地逆转内源PA,ACC以及乙烯在渗透胁迫下的累积和释出增加,但 能促进胁迫下MACC的累积.这是由于D-Arg竞争抑制了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内源PA的生物 合成,有可能造成氨丙基的累积,加速了Met循环,导致ACC过量形成并迅速转化为MACC,因 此,就表现出OS+D-Arg处理6 h和12 h小麦幼苗内源PA和ACC含量下降,MACC明显积累,乙 烯释出量减少.综合实验结果认为:D-Arg可能与植物体渗透胁迫下的“去毒代谢”保护 机制有关.
张满效王辉黄久常王邦锡
关键词:ACCPA渗透胁迫小麦幼苗
渗透胁迫对小麦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1993年
本文研究了小麦幼苗根部和离体叶切段遭受PEG(MW=6000)渗透胁迫后叶内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变化,发现渗透胁迫不仅降低叶片中已有的NR活性,还抑制底物NO_3^-对NR的诱导过程。进一步研究表明,幼苗NR的诱导受抑与渗透胁迫下叶内诱导物不足有关。
张晓平王邦锡石兰馨黄久常
关键词:硝酸还原酶渗透胁迫小麦幼苗
干旱、高温和光照条件对沙拐枣光合和呼吸速率的影响(摘要)
王邦锡黄久常吕忠恕
关键词:气候因子光呼吸作用
沙拐枣同化枝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生长季节、光照强度、高温和干旱的响应被引量:28
1997年
沙拐枣同化枝的Pn随光照强度增加递增并具有高的LSP。夏季的Pn、Pt和LSP高于秋季,而LCP、R和饱和光照下的CO2CP低于秋季。表明沙拐枣是阳地生态型植物,9月的同化枝已开始衰老。在饱和光照下,Pn随处理温度上升明显下降,相反R升高,但Pt在夏季和秋季均只有轻度变化。说明Pn下降是由R升高的致。在干旱影响下,同化枝的水势随干旱时间延长递降,Pn、R、Rp、Pt、LSP、LCP和Chl含量均呈现同样变化,饱和光照下的CO2CP则明显升高,在12天干旱后水势下降至-1.86MPa时,Pt仍能保持58.5%,将干旱和高温结合处理沙拐枣柏株,结果与干旱处理相似,但受等程度加重,Pt仍能保持对照的41.5%。这些结果表明,沙拐枣除形态结构适应外,生理功能对强光、高温和干旱的荒漠环境也有广泛的适应能力。
王邦锡王辉黄久常
关键词:光合作用干旱沙拐枣
果乐对苹果梨生长发育和果形畸变的调控被引量:3
1999年
在苹果梨盛花期分别喷洒一定浓度的果乐 1号和 6号 ,改变授粉时的营养条件 ,促进受精作用 ,使种子和果实生长发育良好。实验结果表明 ,喷洒果乐提高了座果率和单果重 ,降低果形畸变 50 %左右 ,增加产量 2 0 %左右 ,同时也改善了果实品质 ,使含糖量有一定的提高。
王辉王邦锡黄久常
关键词:苹果梨生长发育
小麦叶片亚精胺含量对乙烯产生速率及蛋白酶活性间的影响被引量:3
1994年
用外源SPD处理根系可以显著提高小麦叶内SPD的含量,抑制乙烯的产生和蛋白酶的活性,提高蛋白质的含量并降低细胞膜的相对透性。PCMB处理根系可以显著降低小麦叶片SPD的含量,促进乙烯的产生,增加蛋白酶的活性和细胞膜的相对透性,降低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含量。可见小麦叶片SPD含量可能与乙烯产生间存在负的相关性。较高的亚精胺含量及较低的乙烯产生速率可能对叶片的衰老过程具有阻抑作用。反之则可能表现为促进衰老的作用。
李朝周张满效黄久常王邦锡
关键词:小麦SPD乙烯蛋白酶
黄土高原土壤水势特性和小麦水分生理变化的关系
地区作物产量低下的原因与水分不足有关。前人虽对作物的叶水、气孔阻力和蒸腾速率与土壤水分的关系作过许多研究。但多用个体或盆栽材料进行,用田间结合生产的研究尚不多见。特别在深厚的黄土高原地区,土层具有贮存大理水分的能力,呈现...
黄久常王辉张晓平王邦锡
关键词:黄土高原小麦
旱地施肥对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5
1990年
旱地春小麦在现有施肥等级下不同的施肥数量都能使产量和生物量增加,其结果是:低肥和高肥处理比对照产量分别提高了32.8%、25.1%和26.7%、18.6%。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分别提高 0.084和 0.171kg/mm与 0.071和0.134kg/mm。高肥处理与低肥相比,产量和生物量反而降低了6.1%和8.1%,水分利用率降低了 0.011和 0.037kg/mm。说明年平均降水量在 400mm左右的干旱地区不宜施用过多的肥料,每亩用5kg硝酸铵和10kg过磷酸钙就可以满足小麦的需要。
王邦锡黄久常赵大千王辉张晓平
关键词:施肥小麦水分利用率旱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