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豪
- 作品数:20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中老年人动脉硬化与心脏舒张期功能不全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研究老年人动脉硬化与心脏舒张期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方法:将136例确诊为心脏舒张期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进行严重程度分级,与各组眼底动脉硬化病变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136例舒张期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中,27例为轻度异常,无眼底动脉硬化患者占59.26%,有眼底动脉硬化患者占40.74%;78例为中度异常,无眼底动脉硬化患者占34.62%,有眼底粥样硬化患者占65.38%;31例为重度异常,无眼底动脉硬化患者占19.35%,有眼底粥样硬化患者占80.65%。3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36例舒张期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共有87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眼底动脉硬化病变。其中,11例轻度舒张功能不全患者中,眼底动脉硬化I级占54.55%,眼底动脉硬化≥Ⅱ级占45.45%;51例中度舒张功能不全患者中,眼底动脉硬化I级占25.49%,眼底粥样硬化≥Ⅱ级占74.51%;25例重度舒张功能不全患者中,眼底动脉硬化I级占24.00%,眼底动脉硬化≥Ⅱ级占76.00%。3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动脉硬化患者与心脏舒张期功能不全情况存在着相关性,对临床诊断心功能不全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 陈楠楠王渊明王豪黄晴姚建华
- 关键词:老年患者动脉硬化眼底
- 可溶性黏附分子水平及阿卡波糖对不同糖耐量水平冠心病患者作用的观察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糖耐量水平冠心病(CHD)患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该类患者是否存在不同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状态,以及阿卡波糖对其的影响。方法根据OGTT结果将96例CHD患者分成糖耐量正常(NGT)组、IGT组和T2DM组,检测上述各组和对照(NC)组血清SVCAM-1、SICAM-1及hsCRP浓度,对比与糖代谢各参数的相关性。观察阿卡波糖对IGT组和T2DM组SVCAM-1、SICAM-1、hsCRP的影响。结果IGT、T2DM组血清SVCAM-1、SICAM-1、hsC-RP浓度高于其他组,血清SVCAM-1、SICAM-1与HbA1c(r=0.39、0.51,P<0.01)及hsC-RP呈正相关(r=0.32、0.56,P<0.01)。T2DM组SICAM-1与HbA1c、hsC-RP有更好的相关性(r=0.65、0.71,P<0.001)。阿卡波糖治疗组比常规治疗组SVCAM-1、SICAM-1和hsC-RP浓度降低明显。结论在CHD患者中,血清SVCAM-1、SICAM-1和hsC-RP浓度根据糖耐量水平的分组逐步升高,提示内皮受损、炎症状态可能是CHD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重要病理生理因素。阿卡波糖可能通过改善内皮功能和炎症状态,在CHD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 吴波马瑾陈德王蕊王豪王加红张文佳唐静辉张忠
- 关键词: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糖耐量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心肾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引起的早期心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慢性心力衰竭引起的早期心肾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阿托伐他汀20 mg组(B组)、阿托伐他汀40 mg组(C组),各30例。A组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B组和C组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40 mg/d。测量3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6个月后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浓度、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浓度等,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3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LVEF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A组、B组的Scr及GF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Scr及GFR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Scr及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A组Scr、GFR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Scr、GFR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治疗6个月后Scr、GFR较治疗3个月后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个月后,B组、C组Scr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C组Scr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GFR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s-CRP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hs-CRP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治疗6个月后hs-CRP与治疗3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C组治疗6个月后hs-CRP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同时,B组和C组间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明显改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阿托伐他汀能够控制炎性反应有关;阿托伐他汀对肾功能的
- 姚建华陈德马瑾王蕊王渊铭王豪邵彩红许嘉鸿
- 关键词:心肾综合征阿托伐他汀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
-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循环血内皮祖细胞数目和功能的变化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组心肌梗死患者循环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目及功能的差异,分析蛋白激酶B(Akt)和间质细胞源因子1(SDF-1)表达的差异,探讨老年患者EPCs修复梗死心脏功能的可能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老年心肌梗死患者(n=26)和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n=24)动脉血8 ~10 ml,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EPCs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kt及SDF-1表达变化情况;利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后,尾静脉注射老年EPCs、中青年EPCs(1×107/200 ml)或等体积盐水(PBS组),观察终点时间为28 d,超声心动评价心脏功能,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PCs在梗死心脏的归巢情况,免疫荧光法计数缺血心肌局部血管数量.结果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循环血EPCs数量明显少于中青年组(47.23%±14.92%比89.76% ±7.27%,P<0.001);心肌梗死后老年组Akt磷酸化水平和SDF-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中青年组(Akt:19.04%±6.41%比43.96%±15.91%;SDF-1:25.81% ±6.32%比64.04%±16.35%,均为P<0.001).将EPCs移植至梗死大鼠后,移植的老年EPCs在梗死心脏的归巢数量明显少于移植的中青年EPCs(3.69±1.97/mm2比12.01 ±5.44/mm2,P <0.001).移植老年EPCs的大鼠梗死心脏的血管密度明显少于移植中青年EPCs的大鼠(42±9/mm2 比96±15/mm2,P <0.001).移植老年EPCs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显著低于移植中青年EPCs组(LVEF:58.1%±5.0%比73.8%±7.9%;LVFS:35.4%±3.8%比59.0%±7.6%.均为P<0.001).结论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循环血EPCs数量及其修复功能均不如中青年患者,可能与Akt-SDF-1信号通路受损有关.
- 张少衡赵岚苏枫郑鹏翔王加红陈楠楠王豪姚建华唐静辉陈德严健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内皮祖细胞信号传导归巢
- 表现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梅毒性主动脉炎一例被引量:3
- 2013年
- 患者男,49岁。因反复阵发性胸痛5个月,加重1周入院。自诉近5个月反复出现活动性心前区闷痛不适,经休息后数分钟症状可缓解,未予重视及诊治。入院前1周自觉发作性胸痛症状较前加重,活动耐力明显减低,慢速骑自行车行驶100~200m即感心前区闷痛不适,
- 吴波马瑾陈德王豪张文佳唐静辉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动脉炎梅毒性胸痛症状骑自行车心前区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介入术前后血浆TF和TFPI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陆弘逾陈德王豪陈梅
- 关键词: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冠脉介入术
- CysC检测在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CRS中的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在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心肾综合征中的变化,探讨Cys C在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心肾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引起的早期心肾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阿托伐他汀20 mg组(B组)以及阿托伐他汀40 mg组(C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或者阿托伐他汀40 mg/d口服。分别测定其治疗3个月前后Scr、GFR、Cys C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A组、B组Scr及GFR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Scr及GF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3个月后,A组Cys 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C组Cys 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心肾综合征疗效观察中,Cys C较Scr更能敏感反应早期肾功能变化情况。
- 邵彩红王蕊王渊铭王豪姚建华陈德
- 关键词:心肾综合征血清胱抑素C阿托伐他汀血清肌酐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BN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脑钠肽(BNP)的水平,并分析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下简称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508例ACS患者斑块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脑钠肽(BNP),并分析血清BNP水平与斑块的相关性。结果 508例ACS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28.81±6.41)mm^2,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为(1.49±0.48)mm,稳定性斑块192例、易损斑块316例,血清BNP(226.84±34.58)pg/m L;ACS易损斑块患者的斑块面积、IMT及血清BNP水平均高于稳定性斑块者(P均<0.05),ACS患者血清BNP与斑块面积、IMT呈正相关(r=0.649,0.547,P均<0.05)。结论 ACS患者斑块稳定性越差、斑块面积和IMT越大,血清BNP水平越高。
- 张文佳张忠王豪王渊铭许嘉鸿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脑钠肽
- 盐酸舍曲林对伴焦虑症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盐酸舍曲林对伴焦虑症状高血压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伴焦虑症状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盐酸舍曲林片)及对照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无焦虑症状患者列为无焦虑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观察治疗6周后三组患者降压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无焦虑组较对照组降压效果差异显著,治疗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舍曲林治疗伴焦虑症状高血压患者能提高降压疗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焦虑的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 张书富华尔铨何祚佑陈德马瑾周依蒙张斌王渊铭吴波王豪陈楠楠
- 关键词:高血压焦虑生活质量
- 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术期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介入术前、术后血浆中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platelet glycoproteinⅡb/Ⅲa,GPⅡb/Ⅲa)、血小板膜糖蛋白Ⅵ(platelet glycoprotein Ⅵ,GPⅥ)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9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心电图、血生化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肌钙蛋白T(tro-ponin T,TnT)阳性ACS组(TnT+ACS组,n=35)、TnT阴性ACS组(TnT-ACS组,n=38)和冠状动脉正常组(n=2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3组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即刻、术后6 h和术后24 h时间点的GPⅡb/Ⅲa和GPⅥ的浓度。结果:TnT+ACS组与TnT-ACS组和冠状动脉正常组比较,各个时间点的GPⅡb/Ⅲa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TnT-ACS组中术后6 h的GPⅡb/Ⅲa的浓度显著高于术前和术后24 h(P<0.05)。TnT+ACS组术前、术后6 h及术后24 h的GPⅥ浓度均比冠状动脉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TnT+ACS组术后6 h及术后24 h的GPⅥ浓度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动态检测血浆中GPⅡb/Ⅲa、GPⅥ浓度的变化能反映ACS患者体内血小板的活化情况,GPⅡb/Ⅲa和GPⅥ的检测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栓形成的风险评估有一定临床意义。
- 姚建华王豪陈德许嘉鸿马瑾王蕊王渊铭陈楠楠张书富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