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淑凤

作品数:28 被引量:931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酸雨
  • 10篇气溶胶
  • 5篇污染
  • 4篇降水
  • 4篇PH值
  • 3篇低层
  • 3篇低层大气
  • 3篇电导
  • 3篇电导率
  • 3篇气溶胶细粒子
  • 3篇细粒子
  • 3篇PM
  • 3篇PM2.5
  • 3篇大气气溶胶
  • 2篇水化学
  • 2篇酸雨观测
  • 2篇气象
  • 2篇污染特征
  • 2篇离子
  • 2篇理化特性

机构

  • 26篇中国气象科学...
  • 5篇北京市气象局
  • 5篇中国气象局
  • 3篇中国气象局北...
  • 2篇北京大学
  • 1篇湖北省气象局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气象局沈...
  • 1篇浙江省气象局

作者

  • 28篇王淑凤
  • 16篇丁国安
  • 11篇汤洁
  • 11篇孟昭阳
  • 11篇颜鹏
  • 10篇徐晓斌
  • 8篇徐敬
  • 8篇张养梅
  • 6篇杨东贞
  • 5篇程红兵
  • 5篇于海青
  • 4篇刘玉彻
  • 4篇巴金
  • 2篇林伟立
  • 2篇于晓岚
  • 2篇张小玲
  • 2篇蒋晓明
  • 2篇温德永
  • 1篇侯青
  • 1篇刘晶淼

传媒

  • 10篇应用气象学报
  • 3篇气象科技
  • 2篇科学通报
  • 2篇气象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2
  • 1篇199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上甸子本底站2003年秋冬季痕量气体浓度变化特征被引量:22
2007年
2003年9月至2004年2月在北京上甸子区域大气污染本底监测站(117°07′E,40°39′N,海拔293.9 m)开展了对大气中痕量气体的连续在线监测,获得了NO、NO2、SO2、CO和O3等气体组分的变化特征、变化规律和浓度水平。初步分析表明,NO、NO2、SO2、CO和O3有明显的日变化和月变化特征。O3浓度在秋季较高,冬季较低;NO、NO2和SO2冬季出现浓度高值。探讨了O3和痕量气体与气象因子的关系。O3与NO、NO2、NOx、CO和SO2皆为负相关,CO与NOx和SO2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本底站痕量气体浓度与同期观测的城区污染物浓度相比其变化趋势基本呈同位相。
孟昭阳丁国安汤洁王淑凤
关键词:痕量气体气象因子O3
临安大气气溶胶理化特性季节变化研究
分析了临安春、夏、秋、冬四季气溶胶质量浓度、离子与碳成分特性。对不同粒径气溶胶成分分布特点作了较详细的分析。气溶胶质量浓度、可溶性离子浓度以及碳成分特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趋势。整个尺度范围内,气溶胶质量浓度季节变化特点...
张养梅颜鹏杨东贞王淑凤汤洁俞向明马千里
关键词:气溶胶离子
文献传递
2005年中国酸雨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60
2006年
根据中国气象局酸雨站网的观测资料,分析总结了2005年全国降水酸度(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包括年均降水pH值和酸雨发生频率,统计了酸雨逐月变化情况和各省酸雨总体变化趋势;将2005年全国酸雨状况与2004年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认为,2005年全国酸雨污染形势趋于加重。另外,对近3a来部分台站降水的pH值明显降低的趋势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赵艳霞侯青徐晓斌丁国安王淑凤
关键词:降水酸度PH值酸雨频率
1992~2006年中国降水酸度的变化趋势被引量:78
2010年
分析了全国74个酸雨观测站1992~2006年的降水pH资料.结果显示,15a间中国酸雨区的整体分布格局没有重大改变,长江以南仍是最大的连续酸雨区和重酸雨区,北方地区尚未形成大范围的连续酸雨区.1999年前的8a间全国酸雨污染呈现减缓趋势,2000年后,华北、华中、华东及华南地区出现连续大范围的酸雨污染加重趋势,其综合结果使得中国酸雨区的酸雨污染程度发生区域性变化.15a间,华北、华中、华南呈现连续大范围的酸雨污染加重现象,其中华北和华中的长江以北地区较明显;中国重酸雨区之一的西南地区的降水酸度减弱,酸雨污染程度呈现缓解趋势;相应地,长江以南的重酸雨区中心有向东发展的趋势.对同期的降水电导率资料的分析显示,15a间中国降水中可溶性离子成分含量呈现整体增加的趋势,其中1999年前为快速增加期,2000年后基本稳定或呈下降趋势.2000年后部分观测站的降水pH年变率与非氢电导率年变率正相关的事实显示,颗粒物排放和其浓度水平下降导致降水酸性增强有可能是影响中国一些地区降水酸度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汤洁徐晓斌巴金王淑凤
关键词:酸雨降水酸度
北京城区和远郊区大气气溶胶的相似性研究被引量:16
2005年
文章通过对北京城区和远郊区采集的气溶胶样品物理化学性质的分析,考察了两地气溶胶性质的相似性。 样品于2001年9月7~16日,11月3~27日,2002年1月30日~2月6日和2003年1月28日~5月21日分别在北 京舞蹈学院(城区)和昌平昭陵(远郊区)进行采集。根据元素富集因子(EF)的分析,几大类元素的源相似,自然源和 人为源对其均有重要的贡献。当然,在两地的大气气溶胶浓度是不同的。秋季总悬浮颗粒物平均浓度城区为177.1 g/m3,远郊区为117.4g/m3。城区气溶胶细粒子PM2.5质量浓度冬季为153g/m3,秋季为124.3g/m3。城区和 远郊区的大气气溶胶中各类元素占所测元素的百分数相近。两地主要元素百分数序列均为(Fe,Ca,Al)>(K,Na, Mg,Cl)>(S,Sb,As)>(Br,Ba,V,Pb),前3项之和超过94%。城、远郊区大气气溶胶质量浓度和元素浓度的粒径分 布也很相似。用Andersen9级采样器采集的气溶胶质量浓度PM10占其总质量浓度PM(A总)的95%以上,PM2.1/ PM10>62%。可见,气溶胶中可吸入颗粒物占绝对优势,而可吸入颗粒物又以细粒子为主。细粒子中以人为污染元 素S,As,Pb,Br和Zn为主,其PM2.1/PM10>60%,最高可达90%。气溶胶细粒子PM2.5的污染是区域性的。在城 区北京舞蹈学院单点监测的PM2.5,一定程度上可反应出北京市区PM2.
杨东贞徐敬颜鹏王淑凤丁国安
关键词:气溶胶
北京城区大气边界层空气污染特征观测研究被引量:34
2002年
20 0 1年 1~ 3月共分 3期 ,在北京城市地区大气边界层进行了大气化学和气象现埸观测。结果表明 :北京城市低层大气中主要的气体污染物是NOx,其次为SO2 ;各高度SO2 和NOx 之间的关系有较好的一致性 ,NOx 大约为SO2 浓度的 2倍或 2倍以上 ;污染源排放是造成北京城市低层大气空气污染严重与否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一季节中空气污染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气条件 ;NO2 /NO和NO之间有着较好的负幂指数相关关系 ;
丁国安孟昭阳于海青王淑凤温德永王晓云
关键词:城市低层大气空气污染大气边界层
北京北部城区SO_2和NO_2浓度垂直分布特点初探被引量:26
2002年
20 0 1年 1~ 3月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2 0m铁塔 1 0个不同高度 (3 2 0、2 4 0、2 0 0、1 40、1 0 0、80、47、1 5、8m和地面 )使用无动力扩散采样器对SO2 和NO2 日平均总量及夜间平均浓度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 ,2 0 0m以下高度SO2 和NO2 浓度较大。北京城区不同高度大气中SO2 的浓度 1月份最高。NO2 浓度 1月份和 2月份呈现高值。不同高度SO2 和NO2
孟昭阳丁国安于海青王淑凤
关键词:SO2二氧化硫大气监测二氧化氮
北京北郊冬季低空大气气溶胶分析被引量:75
2002年
文章分析了 2 0 0 1年 1月 1 0~ 1 6日和 2月 2 0日~ 3月 2日两时段北京北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2 5m高的气象塔上距地面 3 2 0、1 0 0和 8m 3个高度所采得的气溶胶样品的物理化学特征。计算了气溶胶的TSP浓度、化学组分及其分布和粒度谱。探讨了气象条件对气溶胶浓度及其来源和分布的影响。初步发现 :在所测的高度范围内 ,气溶胶TSP的浓度随高度的增高而下降 ,70 %以上浓度分布在细粒组 (d <2 .1 μm)。气溶胶中浓度最高的前 2 0个元素是 :S、Fe、Ca、Al、K、Na、Mg、Zn、P、Ti、Pb、Ba、Mn、Cu、V、As、Cr、Rb、Sb和Br。挥发性元素主要分布在细粒组 ,元素浓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少。气溶胶的离子浓度也有相同的分布特征。风速变小、层结呈现稳定 ,尤其逆温以及大气湿度升高均为气溶胶浓度升高的因素。人为排放源是大气气溶胶的主要贡献者。导致北京严重空气污染的气溶胶源地以北京当地及其周边邻近地区的污染源为主。
杨东贞于海青丁国安王淑凤何耑士
关键词:空气污染气溶胶化学组分排放源
全国酸雨观测网纯水质量状况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2005年中国气象局下发的《酸雨观测业务规范》对各酸雨观测站的纯水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从2006年起,年度酸雨观测业务质量考核中增加对纯水电导率(K值)的考核内容。文章对2006-2008年的各酸雨观测站纯水K值考核成绩和各站上报的纯水来源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3年来全站网纯水质量逐年改善,95%台站使用的纯水可以达到《酸雨观测业务规范》的要求,83.3%台站使用的纯水质量达到优秀成绩(电导率K&lt;5μS.cm^-1)的水平。全站网的纯水来源呈现多样化特点,可以分为自制蒸馏水、市售饮用纯净水、医院自制水、其他单位自制水4类。市售饮用纯净水在台站的纯水来源中所占比例呈现增加趋势,医院自制水的使用比例相对下降。4类纯水水源中,瓶装饮用纯净水和医院自制蒸馏水的总体质量相对较好,而台站自制蒸馏水的质量情况相对不理想,其他单位自制水中的少数质量相对较差。
王淑凤汤洁程红兵张晓春徐晓斌
关键词:酸雨电导率
太原冬季PM_(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变化特征被引量:39
2007年
2005年12月-2006年2月在太原市区持续观测了气溶胶细粒子PM2.5,并应用Sunset碳分析仪进行了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和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的测定。结果表明:太原冬季PM2.5,OC和EC浓度均较高,其中PM2.5日平均浓度变化范围为25.4~419.0μg/m^3,日平均浓度为193.4±102.3μg/m^3,OC平均浓度为28.9±14.8μg/m^3,EC平均浓度为4.8±2.2μg/m^3,OC/EC平均比值是7.0±3.9,即太原市冬季PM2.5和碳气溶胶污染严重。OC在PM2.5中占18.6%,EC占2.9%,这表明碳气溶胶是太原大气细粒子污染控制的关键组分。在太原市冬季,采暖燃烧的煤是OC和EC的主要贡献源,造成OC大大高于EC,从而使OC/EC比值增大。各种气象条件对PM2.5,OC,EC和OC/EC比值的变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大雾天气、相对湿度、风速和降雪是影响碳气溶胶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孟昭阳张怀德蒋晓明颜鹏王雁林伟立张养梅王淑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