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平
- 作品数:4 被引量:6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生物钟基因Clock、Bmal1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人类生物钟基因hClock及hBmal1蛋白在人类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研究其表达与人类胆管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人类胆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Clock基因、hBmal1基因蛋白产物(Clock蛋白及Bmal1蛋白)的表达。结果:60例人胆管癌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中,Clock蛋白在胆管组织中阳性率为33.33%(20/60),在癌旁组织中阳性率为81.67%(49/60),两者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mal1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阳性率为73.33%(44/60),癌旁组织中阳性率为36.67%(22/60),两者阳性表达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Clock蛋白与Bmal1蛋白表达均与胆管癌TNM分期有关(P<0.05)。在胆管癌组织中Clock蛋白与Bmal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481,P<0.05)。结论:Bmal1蛋白可能与人类胆管癌的发生有关,与侵袭、转移的关系有待深入研究,而Clock蛋白可能为胆管癌发生的抑制因素。
- 杨福全王泽平王鑫丛玉珠马锐张智深孟令勤赵海鹰刘金钢
- 关键词:胆管癌昼夜节律
-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4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预防和再手术时机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8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患者的资料.其中Lichtenstein无张力修补13例,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5例.应用聚丙烯补片修补者16例,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修补者2例.根据感染程度、补片材料进行相应处理.开放换药未见好转后行再手术治疗.术后均一期缝合,完全去除补片者3例,术后留置引流管;部分去除补片者15例,予以双套管冲洗负压吸引.结果 补片感染的18例患者均经再手术治愈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后无疼痛、阴囊水肿及尿潴留.其中16例一期愈合,2例二期愈合.随访6个月至3年,18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出院后无感染及复发.结论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治疗以预防为主,根据感染类型及补片材料选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 王鑫杨福全王泽平马锐丛玉珠孟令勤赵海鹰刘金钢
- 关键词:再手术切口感染疝修补术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并发症18例原因分析及处理被引量:3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5年6月至2011年12月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发生18例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8例,其中1例为腹股沟疝修补(TEP),1例网塞修补,1例Lichtenstein修补,5例腹膜前间隙置入补片修补。3例感染病人中2例为补片感染,1例为缝线感染。2例疼痛病人中1例为网塞修补,1例为聚丙烯平片Lichtenstein修补。2例术后出现严重的阴囊血清肿。1例术后出现切口下血肿。1例行TEP术后出现阴囊血肿。1例术后出现肠梗阻。结论虽然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较传统修补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但仍需注重提高临床医生的技术水平及规范化操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马锐杨福全张顺王鑫王泽平吴凯锴赵文嫣刘金钢
-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并发症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感染的原因和处理
- 目的 应用人工合成材料进行腹股沟疝的无张力修补术已经在国内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仍有一定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感染是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治疗比较困难.如何减少及避免感染的发生及出现感染后如何处理是需要外科医生...
- 杨福全王鑫王泽平丛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