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奕雪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引进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制氢
  • 3篇气化
  • 3篇褐煤
  • 3篇超临界水
  • 2篇底泥
  • 2篇滇池
  • 2篇滇池底泥
  • 2篇共气化
  • 2篇催化
  • 2篇催化剂
  • 1篇制氢催化剂
  • 1篇生物质
  • 1篇甲烷
  • 1篇

机构

  • 4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王奕雪
  • 3篇夏凤高
  • 3篇田森林
  • 3篇宁平
  • 3篇谷俊杰
  • 2篇关清卿
  • 1篇韦朝海
  • 1篇陈秋玲

传媒

  • 1篇煤炭转化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化工进展

年份

  • 4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褐煤超临界水气化制甲烷的催化剂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运用超临界水气化技术,在间歇式高温高压反应釜内,分析对比了KOH,K2CO3,Na2CO3和Ca(OH)2四种碱性催化剂及ZnCl2,FeCl3,CuCl2和AlCl3四种金属氯化物催化剂对褐煤在超临界水中气化反应制取CH4的影响.研究表明,反应条件为550℃,25MPa,水煤比10∶1,KOH与煤的质量比为20%,停留时间20min时,CH4产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KOH>K2CO3>ZnCl2>Na2CO3>AlCl3>Ca(OH)2>不加催化剂>FeCl3>CuCl2.实验发现,ZnCl2对CH4产量有促进作用,其主要原因为ZnCl2具有能促进中间产物降解生成酸,有利于酸催化反应,从而能更好地促进气化反应的进行.而KOH催化效率最高(110.2mL/g daf coal),比不添加催化剂时增加了1倍多,其主要原理为KOH在超临界水中的自由基反应及碱性金属对水气置换反应的促进作用.
夏凤高田森林谷俊杰宁平王奕雪关清卿
关键词:褐煤超临界水气化甲烷催化剂
滇池底泥—褐煤超临界水共气化制氢实验研究
滇池是我国“三湖”治理中的重要环境保护目标。底泥疏浚是是清除滇池内源污染的主要措施。滇池疏浚底泥不仅具有明显的污染特征,并且堆积占用大量土地。滇池草海周边各堆场总库容超过623万m3,占用土地面积达1965亩。滇池作为能...
王奕雪
关键词:底泥褐煤超临界水共气化
文献传递
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催化剂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3年
本文综述了生物质在超临界水中气化制氢所用催化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碱类催化剂、金属类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碳类催化剂、矿石类等五类催化剂均能不同程度提高气化率和氢气产率。通过催化剂的比选,提出有效的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并提出常用碱类催化剂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碱类催化剂的高效利用提出建议和展望。
王奕雪陈秋玲谷俊杰田森林宁平夏凤高
关键词:生物质催化剂
滇池底泥-褐煤超临界水共气化制氢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采用间歇式超临界水反应装置,以滇池疏浚底泥和褐煤为原料,分别将褐煤、底泥单独进行超临界水气化,对比不同反应原料对气化制氢的影响。再将二者按不同混合比例(1∶9、2∶8、3∶7、4∶6、5∶5)进行共气化,对比不同混合比例对气化制氢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褐煤,底泥气化具有气体组分富氢、气相收率高、产气量小的特点;褐煤气化则具有碳气化率高、产气量大的特点。褐煤单独气化的气相收率低于底泥,共气化时气相收率达到834 mL/g。褐煤和底泥在超临界水共气化过程中碳气化率和产氢率存在明显协同效应。与加权平均值相比,碳气化率和H2产率分别提高了3.12%和55 mL/g。共气化存在最优比例,超过3∶7后,碳气化率逐渐下降。以最优比例进行共气化,既可达到处置底泥的目的,又可保持相对较高的H2产率(350 mL/g)和CH4产率(113 mL/g)。
王奕雪宁平谷俊杰田森林关清卿夏凤高韦朝海
关键词:底泥褐煤超临界水共气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