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亮 作品数:49 被引量:270 H指数:9 供职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金属学及工艺 更多>>
血清胱抑素C在老年糖尿病肾病中的早期诊断研究 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老年糖尿病肾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检测80例老年健康人和98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ysC和血肌酐(Scr)水平。结果Ⅰ-Ⅱ期糖尿病患者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Sc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ysC对老年糖尿病肾病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熊亮 李丽 文秀英关键词:糖尿病 血清胱抑素C 贞清方对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LXR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贞清方对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高脂高糖饮食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贞清方治疗组和女贞子治疗组(n=8),并设立正常对照组(n=10),灌胃治疗8wk.比较喂养4、8和16wk时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并于喂养16wk时观察各组大鼠肝脏指数、TG含量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水平以及病理变化.用PCR法观察大鼠肝X受体(LXRα)及其下游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肝脏LXRα蛋白的表达.结果:灌胃干预8wk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FBG、血清TG、肝脏指数及肝脏TG含量明显升高(均P<0.01),胰岛素敏感性明显降低(P<0.01),肝脏脂肪变明显加重,肝脏LXRα mRNA、SREBP-1c mRNA和LXRα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多(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贞清方治疗组大鼠FBG水平、血清TG水平、肝脏指数及肝脏TG含量明显降低(10.94±3.33mmol/L vs 16.67±4.33mmol/L;0.79±0.27mmol/L vs 1.33±0.33mmol/L;5.72±0.81 vs 7.61±1.24;0.041±0.0110mmol/gvs0.059±0.0160mmol/g,均P<0.01),肝脏脂肪变明显改善,肝脏LXRαmRNA、SREBP-1c mRNA和LXRα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0.75±0.11vs1.23±0.17,0.68±0.16 vs 1.07±0.14,0.220±0.071 vs 0.334±0.037,均P<0.01).结论:贞清方对2型糖尿病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其治疗作用可能与贞清方能下调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织LXRα的表达有关. 罗琼 文秀英 鲁敏 许明旺 熊亮关键词:2型糖尿病 贞清方 血清CD40、CD40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白细胞分化抗原40及其配体(CD40/CD40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变化,探讨上述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CAS患者94例,其中IMT增厚的有34例,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有60例;健康体检者20例(IMT正常组)。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IM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CD40、CD40L和MMP-9水平。结果随着IMT的增厚,血清CD40、CD40L、MMP-9水平明显升高(P<0.05);有不稳定斑块的CAS患者IMT及血清CD40、CD40L、MMP-9水平较稳定斑块患者明显升高,不稳定斑块CAS患者脑梗死(CI)发病率高于斑块稳定组(P均<0.05)。结论血清CD40、CD40L、MMP-9能促进CAS的形成和增厚,MMP-9能增加斑块的不稳定性,导致CI的发生,监测血清CD40、CD40L、MMP-9水平,能用来预测CAS患者的IMT、斑块的稳定性和疾病的预后。 马清峰 李建军 熊亮 张静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不同输血策略对老年患者输注效果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内科患者的输血阈值水平,评价不同输血策略对老年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03-2014-03老年内科患者的临床输血资料及病历资料,统计分析老年患者的输血阈值水平;根据患者输血前血红蛋白(Hb)水平将患者分为开放性输血组(>60g/L)和限制性输血组(<60g/L),比较分析2组输注效果、病死率、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院内感染等指标。结果:老年内科患者输血Hb阈值达(63.8±15.1)g/L,限制性输血组输注显效率明显高于开放性输血组(P<0.01),无效及效果不佳的比率明显低于开放组(P<0.01);2组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感染率,住院天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限制性输血策略对于提高老年患者的输注效率,减少院内感染率和住院时间有积极意义。 曾雅莉 马清 熊亮关键词:老年患者 限制性输血 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 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细菌性肺炎的关系。方法:按严重程度综合评分将127例下呼吸道细菌性肺炎患者(细菌性肺炎组)分为Ⅰ级40例,Ⅱ-Ⅲ级49例,Ⅳ-Ⅴ级38例;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血清PCT水平,采用全自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浓度,统计学分析其与35例下呼吸道非细菌性肺炎患者(非细菌性肺炎组)及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差异及细菌性肺炎严重程度与PCT和hs-CRP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和非细菌性肺炎组相比,细菌性肺炎组血清PCT、hs-CRP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且细菌性肺炎严重程度与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993、0.976,P均<0.05)。结论:血清PCT和hs-CRP水平升高有助于鉴别下呼吸道细菌性和非细菌性感染,还能反映细菌性肺炎的严重程度。 马清峰 熊亮关键词:细菌性肺炎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老年非小细胞肺肿瘤患者输血现状的调查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调查老年非小细胞肺肿瘤(NSCLC)患者贫血的发生率及临床输血情况,探讨老年NSCLC患者的输血现状及临床的重视程度。方法:收集232例老年NSCLC患者和肺良性病变患者50例,根据《AJCC肿瘤分期手册》标准对老年NSCLC患者进行分期(其中Ⅰ期87例、Ⅱ期45例、Ⅲ期71例、Ⅳ期29例),收集所有患者住院期间的血常规结果及输血情况。结果:老年NSCLC患者的输血比例远高于肺良性病变患者;随着老年NSCLC患者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贫血的发生率在增加,但输血的比例没有随之增加;老年NSCLC患者的输血以红细胞输注为主,各期老年NSCLC患者之间成分输血没有差异。结论:老年NSCLC患者在输血时以输注红细胞为主,输血比例与肿瘤的分期无关,提示临床为了改善老年NSCLC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应更加关注Ⅲ、Ⅳ期老年NSCLC患者的输血。 熊亮 马清峰关键词:老年患者 输血 老年患者真菌性医院肺炎的菌群与耐药性调查 被引量:6 2008年 熊亮 李丽关键词:老年患者 肺炎 真菌 耐药性 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足患者血清唾液酸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以及糖尿病足(DF)患者血清唾液酸(SA)的变化。方法检测93例T2DM患者和52例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与之匹配的健康人群S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T2DM患者包括53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以及40例DF患者。同时对40例DF患者和52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NC组)血清SA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并通过相关分析评价SA的价值。结果通过ROC确定血清SA的临界值为639.95 mg/L,对应的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90.38%。DF患者SA明显高于T2DM组以及NC组(P<0.05),且SA同FPG以及Hb A1c呈正相关。结论 SA在T2DM及DF中显著增加,检测血清SA对判断DF有重要意义。 张静 熊微 熊亮 阮锋关键词:2型糖尿病 糖尿病足 唾液酸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D-Dimer、AT-Ⅲ、t-PA、PAI-1水平对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栓前状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分析D-二聚体(D-Dimer)、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水平变化对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血栓前状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RSA患者80例为RSA组,按流产次数分为流产3次组、4次组和>4次组三个亚组,另选健康体检未孕者86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浆D-Dimer水平、AT-Ⅲ活性、血清t-PA及PAI-1浓度。比较RSA组和对照组及三个亚组间各指标差异。并应用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RSA患者血栓前状态的诊断价值。结果:RSA组血浆D-Dimer、血清t-PA、PAI-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AT-Ⅲ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流产>4次组血浆D-Dimer、血清tPA、PAI-1水平均明显高于流产3次组和流产4次组(P<0.01),血浆AT-Ⅲ活性低于流产3次组和流产4次组(P<0.01)。流产4次组血浆D-Dimer、血清t-PA、PAI-1水平均明显高于流产3次组(P<0.01),血浆AT-Ⅲ活性低于流产3次组(P<0.01)。血浆D-Dimer、AT-Ⅲ、血清t-PA、PAI-1诊断RSA血栓前状态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51mg/L、92.62%、11.72ng/ml、35.55ng/ml。血浆D-Dimer、AT-Ⅲ、血清t-PA、PAI-1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1、0.795、0.769、0.722,灵敏度分别为62.50%、82.50%、60.00%、76.20%,特异度分别为74.40%、68.60%、81.20%、59.30%。结论:血栓前状态与RSA有关,检测血浆D-Dimer、AT-Ⅲ、血清t-PA、PAI-1水平有助于RSA血栓前状态的筛查。 汪艳丽 熊亮 张静关键词:复发性流产 血栓前状态 血清胱抑素C和HCY联合检测对T2DM患者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T2DM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日本OLYMPUS公司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0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75例健康对照者血... 熊亮 张静 曾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