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鸿春
- 作品数:42 被引量:19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及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重组悦目金蛛大壶状腺丝蛋白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的悦目金蛛(Argiope amoena)大壶状腺丝蛋白基因(Aa-MaSp2)的长度为918bp,该序列由816bp的编码区和99bp的3′端非翻译区组成。根据Aa-MaSp2基因序列推...
- 周开亚宋大祥潘鸿春
- 文献传递
- 动物的味觉被引量:4
- 1993年
- 味觉是动物的一项典型的化学刺激感觉,是动物消化生理过程的重要环节,对于食物的选择、摄取以至吞咽消化均必不可少。在水生动物中,味觉还有助于种内个体间的信息联系、逃避敌害及异性间的吸引等方面生理功能。(一)味觉器官的进化味觉器官的结构模式、分布及生理功能随动物的进化程度、生活环境。
- 潘鸿春
- 关键词:动物味觉
- 扬子鳄牙齿的发生和替换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扬子鳄牙齿发生和替换的特点。 方法 用石蜡切片观察扬子鳄牙齿的发生和替换过程 ,用扫描电镜观察牙齿的结构。 结果 孵化第 2 0d外胚层开始内陷形成牙褶 ;孵化第 5 6d ,牙胚已形成 ;幼鳄孵出后第 16d ,牙冠已形成 ,同时牙胚已转移至牙槽底部。 1~ 5龄鳄中已长成的牙齿的牙槽底部均保留 1个牙胚 ,该牙胚可发育成为新生牙来替换已脱落的旧牙。 结论 扬子鳄口腔边缘粘膜中的外胚层向固有层内陷形成的牙褶在牙齿的胚胎发生中可能起诱导作用 ;而在新生牙替换旧牙的过程中 。
- 潘鸿春吴孝兵
- 关键词:胚胎发生扬子鳄扫描电镜
- 谈元学习能力的培养被引量:5
- 2005年
- 元学习研究是学习心理学中的一个新领域。元学习是保证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是学习的根源。培养自身元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通过加强自我激励和目标学习能力达到掌握元学习能力,以改进自身学习的目的。
- 周静秋潘鸿春
- 关键词:元学习元学习能力自我激励
- 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的线蛱蝶亚科的系统发育被引量:13
- 2007年
- 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部分序列,以波蛱蝶为外群,采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法分别构建了中国线蛱蝶亚科10属25种蝶类的系统发育树,探讨了各主要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其结果表明,所有线蛱蝶亚科聚为两大枝:第一枝包括环蛱蝶属、菲蛱蝶属、蟠蛱蝶属和缕蛱蝶属,其中缕蛱蝶属与环蛱蝶族亲缘关系较近;第二枝包括丽蛱蝶属、穆蛱蝶属、线蛱蝶属、带蛱蝶属、律蛱蝶属和翠蛱蝶属,其中线蛱蝶属为非单系群,翠蛱蝶属和律蛱蝶属则为单系发生,并构成姐妹群。
- 吴冬霞郝家胜朱国萍陈娜苏成勇潘鸿春张小平
- 关键词:CYT系统发育
- 基于线粒体COⅠ和Cyt b基因的粉蝶亚科及黄粉蝶亚科(粉蝶科)部分类群的分子系统发生被引量:21
- 2007年
- 测定了粉蝶科的粉蝶亚科和黄粉蝶亚科14属共24种线粒体COⅠ和Cyt b基因部分序列,并从GenBank中下载了2种粉蝶的同源序列,以眼蝶科的2个物种为外类群,运用NJ法、贝叶斯法分别重建了分子系统树,探讨了它们的系统发生关系。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经比对和处理后的序列总长度为1111bp,其中变异位点478个,简约位点382个,碱基T、C、A、G平均含量为39.9%、16.9%、30.9%、12.3%,A+T含量和C+G含量分别为70.8%和29.2%。分子系统树显示:黄粉蝶亚科不是单系群,但其中迁粉蝶属和豆粉蝶属在不同的分析方法中均聚合在一起。粉蝶亚科形成一个独立的支系,其中,襟粉蝶族为并系群;粉蝶族的粉蝶属、飞龙粉蝶属和云粉蝶属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 许丽郝家胜朱国萍殷先兵潘鸿春黄敦元张小平
- 关键词:CYT分子系统发生
- 凤蝶亚科(凤蝶科,鳞翅目)16S rRNA基因的分子系统发生分析被引量:13
- 2007年
- 对15种凤蝶亚科蝶类线粒体16SrRNA基因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并结合GenBank中其它相关类群的序列,采用邻接法(NJ)、最大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构建凤蝶亚科的分子系统树,探讨该亚科各类群间的系统发生关系。结果表明,燕凤蝶族构成凤蝶亚科蝶类系统树基部的一个独立分支;燕凤蝶族和裳凤蝶族为单系发生,且裳凤蝶族聚在凤蝶族内部;喙凤蝶族的单系性尚不能确定。综合分子系统学、形态学及寄主植物等相关证据,推测斑凤蝶类为凤蝶族中早期分化的一支;较之裳凤蝶类,斑凤蝶类可能更早从二者最近的共同祖先中分化出来。
- 苏成勇朱国萍郝家胜陈娜潘鸿春吴冬霞张小平
- 关键词:分子系统发生RRNA基因
- rRNA及MaSp1基因证据不支持圆网蛛类(蜘蛛目:妖面蛛总科+园蛛总科)的单系起源被引量:2
- 2007年
- 圆网蛛类(妖面蛛总科+园蛛总科)是否为单系,圆网究竟经历一次进化还是多次进化,这是多年来有争论的、悬而未决的蛛形学难题之一。本文测定了包括妖面蛛总科、园蛛总科和非圆网蛛类等类群在内的9科10种蜘蛛线粒体12S rDNA、16S rDNA及核18S rDNA、28S rDNA等4个基因片段序列,并基于4个基因序列的整合数据,分别通过邻接(NJ)法、最大简约(MP)法、最大似然(ML)法和贝叶斯法(Bayesian)分析,对园蛛总科和妖面蛛总科蜘蛛之间的分子系统关系进行了探讨。系统发生结果表明:1)园蛛总科和妖面蛛总科蜘蛛不是姊妹群,从而支持这两个类群的圆网是平行演化而非同源演化的观点;2)筛器类蜘蛛并非单系发生而为多系发生。另外,依据编码大壶状腺丝蛋白-1(MaSp1)C末端非重复氨基酸序列区段的核酸序列重建的系统发生树也证实圆网蛛类并非单系发生。
- 潘鸿春吴宝山宋大祥郝家胜朱国萍
- 关键词:分子系统发生
- 扫描电镜下两种鸟卵结构的比较
- 1997年
- 本文描述并比较了池鸳和虎纹伯劳卵壳在扫描电镜下的显微结构。这两种鸟与其它鸟类的卵壳结构基本相似。由内到外依次是内壳膜、外壳膜、乳突层、蜂窝层和护膜层以及贯穿整个印壳的气孔道等。但两者的壳膜及印壳在构成上存在着差异。
- 李炳华潘鸿春吴海龙唐剑云陈士起
- 关键词:扫描电镜显微结构
- 蜘蛛丝蛋白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06年
- 由于蜘蛛丝蛋白分子高度重复的一级结构、特殊的溶解特性和分子折叠行为以及具有形成非凡力学特性丝纤维的能力而引人注目。本文从蛛丝蛋白基因、天然蛛丝形成过程、蛛丝蛋白的基因工程生产及蛛丝蛋白的应用前景等几个方面着重介绍了近20年来对蛛丝蛋白的研究进展。围绕蛛丝蛋白展开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蛋白质一级结构、蛋白质分子折叠与蛋白质大分子特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 潘鸿春宋大祥周开亚
- 关键词:蜘蛛丝蛋白基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