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明
- 作品数:40 被引量:158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一起非典型肺炎院内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了解AP院内感染暴发的传播因素及传播途径。方法:个案调查表询问调查及现场环境调查,采咽漱液及血清标本。结果:1月31日~2月8日,在抢救AP病人的24个医护人员中,有19人发病,罹患率79.16%,潜伏期3~8天,平均5天。病情较严重病例其早期X光胸片呈双肺大片阴影。实验室检测已排除肺炭疽、肺鼠疫、流感、出血热及钩端螺旋体等病。结论;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近距离接触传播,传染性强。
- 潘志明陈健王鸣
-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空气飞沫病原体
- 广州市2004年弓形虫病血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了解和掌握近年广州市畜牧人员、动物接触者、孕妇弓形虫病血清学IgG抗体水平状况及流行特点,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本市各区、县级市的地理分布,选择不同职业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弓形虫IgG抗体酶免检测试剂盒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共检测2526人,阳性206人,阳性率8.16%。县级市及近郊区阳性率较市区高,分别为9.48%、7.91%和4.73%。职业中以农民及饲养、挤奶员阳性率最高,分别为10.26%、10.24%,猫犬接触者和屠宰、肉类加工销售员次之,阳性率分别为9.97%、8.98%。男、女阳性率分别为8.03%和8.31%,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主要分布在40~60岁的年龄组,阳性率11.54%~13.04%。结论弓形虫是人畜共患病,应采取有效的综合防制措施,加强宣传,改变人们的不良习惯,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可降低人群弓形虫感染。
- 冯月菊刘小宁任文锋潘志明高雨藩郭荣同
- 关键词:弓形虫感染率
- 广州市鼠类及其体表蚤类的调查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鼠类及其体表蚤类的种群构成及分布。方法笼夜法。在广州市12个区(县)中,每区(县)设多个捕鼠点,捕获鼠经鉴定后采集其体表蚤类,计算鼠带蚤率和蚤指数。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2 987只,总密度为14.31%。啮齿目动物2 792只,分1科3属8种,其中褐家鼠占67.46%,黄胸鼠占14.30%;食虫目动物195只,为臭1科1属1种。捡获蚤501匹,鼠染蚤率为14.25%,总蚤指数为0.65。鼠体表蚤类经鉴定分3属3种,印鼠客蚤占98.60%。结论广州市主要鼠种是褐家鼠,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未发现人间及鼠间鼠疫。
- 潘志明郭荣同高雨藩唐锡美周端华罗雷许建雄
- 关键词:鼠疫印鼠客蚤
- 广州市血吸虫病阻断传播后监测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辖区内花都、增城)阻断传播血吸虫病后的疫情监测动态。方法建立阻断血吸虫病后的监测系统,包括对钉螺、传染源、低年龄组人群及外来人员同时进行监测。结果1991~2000年共查螺3052亩,只查到杂螺,均未发现活钉螺。皮试低年龄组人群和外来人员4412人,阳性154人,平均阳性率为3.49%,阳性者均采用粪检尼龙袋集卵孵化法复查均未发现血吸虫卵阳性病人。解剖野鼠1278只作直肠压片检查,均未发现血吸虫卵阳性鼠。结论广州市血吸虫病阻断传播后防治成果是巩固的,但随着近几年湖区几省血吸虫病呈上升趋势,且局部出现暴发流行,因此必须加强监测力度严防外来传染原及钉螺的传入。
- 高雨藩刘小宁冯月菊任文锋郭荣同潘志明
- 关键词:血吸虫钉螺
- 广州市2006~2007年鼠疫宿主动物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鼠疫宿主动物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积累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夜笼法。对捕获鼠类及检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带(染)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I抗体。结果捕获鼠形动物1709只,分属2目2科4属7种。其中啮齿目动物1615只,食虫目动物94只,总鼠密度(捕获率)为10.39%,鼠密度(捕获率)为9.83%;在194只鼠形动物中发现染蚤鼠40只,检获蚤84只,鼠体表蚤经鉴定为印鼠客蚤、猫栉首蚤;鼠染蚤率为20.62%,总蚤指数为0.43;黄胸鼠蚤指数为0.56;未查出鼠疫FI抗体。结论褐家鼠仍是广州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
- 潘志明杨智聪郭融同高雨藩任文锋刘小宁李钏华
- 关键词:鼠疫宿主动物
- 广州市登革热/登革出血热预防控制体系及策略研究
- 杨智聪狄飚罗雷严子锵潘志明周端华胡志刚江毅民湛柳华栾玉明范建文冯慧玲袁俊刘于飞秦鹏哲李成玲肖晓玲潘捷云刘青莲
- 该成果建立了登革热监测调查、实验检测及蚊媒控制的体系和策略,可用于指导国内登革热疫情的防控。所建立的监测方案、防控指引、NS1蛋白单克隆抗体直接分型技术和标准间指数蚊媒监测方法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 关键词:
- 关键词:登革热
- 2007-2008年广州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监测结果分析
- 2009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积累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夜笼法。对捕获鼠类及捡获蚤类进行鉴定,并计算鼠密度、鼠带(染)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捕获鼠形动物1601只,分属2目2科4属7种。其中啮齿目动物1451只,食虫目动物150只,总鼠密度(捕获率)为12.09%,鼠密度(捕获率)为11.50%;在242只鼠形动物中发现染蚤鼠46只,捡获蚤92匹,鼠体表蚤经鉴定为印鼠客蚤、猫栉首蚤、缓慢细蚤、适存病蚤;鼠染蚤率为19.01%,总蚤指数为0.38;黄胸鼠蚤指数为0.63;未查出鼠疫F1抗体。结论褐家鼠仍是广州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
- 潘志明刘小宁高雨藩郭荣同任文锋李钏华杨智聪
- 关键词:鼠疫宿主动物媒介
- 2006-2010年广州市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 2013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辖区内原血吸虫病疫区花都区、增城市在血吸虫病阻断流行后的疫情动态,掌握广州市近年来血防工作的落实情况,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设置假螺点进行查螺;水下诱螺;对原疫区人群及外来流动人员进行斑点免疫渗滤试验(dot immunogold filtration assay,DIGFA)初筛,阳性者以尼龙绢袋集卵孵化法(1粪3检)作病原学检查。结果 2006-2010年全市共查螺368 363 m2,水下诱螺2550 m,均未查获活钉螺。DIGFA检测原疫区人群1750人,均为阴性;检测外来人员2427人,阳性者33人(1.36%),阳性者经病原学检查均为阴性。结论广州市血吸虫病阻断流行后防治成果巩固,但阻断后的监测不能松懈,有必要继续加大对外来流动人员的监测力度。
- 许聪辉潘志明刘小宁任文峰郭荣同钟斐
- 关键词:血吸虫钉螺
- 广州市1997-2013年狂犬病流行与防制分析
- 目的 分析广州市狂犬病流行趋势及特征,探讨疫情流行的原因,为预防控制提出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州市1997-2013年狂犬病例个案调查表、调查报告、日常监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结果 1997-2013年,广州市共报告...
- 刘小宁潘志明任文锋张豪许聪辉陈守义
- 关键词:狂犬病防制
- 广州市1992~2004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分析被引量:14
- 2006年
- 目的掌握广州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规律及分布状况,为今后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992~1994年采用试管凝集试验(SAT),每年监测一次,以后每2~3年覆盖一次。1997年开始采用虎红凝集试验作为筛选,阳性者血清送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进一步诊断。结果1992~2004年血清学共检测19619,阳性14人,阳性率为0.07%;感染病例主要分布于番禺区;男女均可感染;以兽医、饲养员等职业较多;感染年龄在20~50岁。结论经过多年努力,广州市布鲁氏菌病达到稳定控制标准,其综合防治策略取得显著效果,但仍要坚持长期的人畜布病监测。
- 冯月菊刘小宁潘志明任文锋高雨藩郭荣同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