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炎彬
- 作品数:40 被引量:12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重大项目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晚白垩世火山岩地层的古生物证据被引量:10
- 1989年
- 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半三角附近的火山沉积岩,首次发现孢粉、叶化石,显示出晚白垩世的组合面貌。它们表明菲尔德斯半岛存在两个时代不同的植物层,即晚白垩世半三角植物层及始新世化石山植物层;菲尔德斯半岛火山活动始自中生代后期,而不是以前认为的侏罗纪,也非第三纪早期。这也是南设得兰群岛首次发现的晚白垩世陆相古生物证据。
- 沈炎彬
- 关键词:菲尔德斯半岛沉积层晚白垩世孢粉叶化石
- 中国甲壳类化石研究进展
- <正>中国甲壳类化石过去报道很少。几年来,随着化石材料的日渐积累,一批保存完好、多种新类型的甲壳化石陆续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引起了世界甲壳类研究者的关注和兴趣。早期寒武纪与甲壳类相关的材料,这里不作介绍。中国介形类化石...
- 沈炎彬黄迪颖孙晓燕
- 文献传递
- 南极乔治王岛晚白垩世地幔源火山岩Nd、Sr同位素和微量元素证据被引量:3
- 1992年
- 对乔治王岛上白垩统半三角组火山岩样品进行了 Rb- 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测定 ,所获结果为 71 .3 3± 0 .3 Ma。通过 εND(T) - 14 7Sm/14 4Nd,14 3 Nd/14 4Nd- 87Sr/86 Sr,87Sr/86 Sr- Sr和 87Sr/86 Sr- K2 O/(K2 O+Na2 O)的相关性研究表明 ,该火山岩物质主要来自亏损地幔 (DMM)源区 ,基本上未受到地壳物质混染。其中 6个样品的平均 Sm- Nd模式年龄 (TNd DM)为 443 .3± 2 0 .6 Ma,可能反映了在研究地区的岩浆源区化学分异事件的时代。微量元素的特点表明 ,半三角组样品属典型的钙碱性火山岩系列 ,与长城站地区第三系火山岩相类似 ,同属于岛弧火山活动的产物。
- 王银喜沈炎彬杨杰东
- 关键词:火山岩同位素微量元素
- 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化石山植物群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 1990年
- 一、前言本文研究的植物化石是由中国南极考察队在1986—1987及1987—1988年度科考期间采集的。化石产在西南极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西南部菲尔德斯半岛中国长城站西北1.5km的化石山。化石山的地层剖面*自上而下出露如下: 未见顶6.深灰色薄至中层状凝灰质细砂岩及粉砂岩,含植物化石。>1m 5.灰色薄层状凝灰质细砂岩,风化后呈灰黄色。夹有两层亮褐煤。下煤层厚约6—7cm。
- 李浩敏沈炎彬
- 关键词:植物群南极考察队南设得兰群岛始新世渐新世
- 江西上三叠统安源组叶肢介一新属
- 2023年
- 香溪叶肢介亚科(Xiangxiellinae)以壳瓣胎壳较大、壳上具有一条或两条短脊为特征,包括两个属:原单脊叶肢介属(ProtomonocarinaTasch,1962)和香溪叶肢介属(XiangxiellaShen,1976)。该亚科化石广布于世界各地,最早出现于我国晚石炭世,三叠纪末消失。本文建立的新属叉脊叶肢介(Dicerestheriagen.nov.),以胎壳上具有两条呈“人”字形向前后分叉的、粗壮的短脊为特征,与香溪叶肢介的构造特征最为接近。推测新属壳瓣胎壳脊的形成与闭壳肌附着引起的壳瓣变异或与生态环境变化有关。化石产于江西抚州崇礼县礼陂煤矿,上三叠统安源组徐坊段。湘赣一带安源组为一套含煤地层,属于滨海、近海、沼泽沉积区,产半咸水类型的双壳类,时代认为卡尼及早诺利期。植物化石Ptiozamites–Anthrophyopsis组合是诺利期的代表,适宜于热带、亚热带气候,滨海环境生长的群落。因此推测新属是一个生活在炎热、潮湿的热带-亚热带气候近海沼泽环境的类型。
- 沈炎彬
- 关键词:新属叶肢介晚三叠世
- 南极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作用研究
- 陈立奇秦大河董兆乾卞林根刘小汉孙松赵俊琳任贾文孙立广刘瑞源赵越黄奕普李院生张海生解思梅杨惠根陆龙骅浦书箴康建成鄂栋臣陈波任留东曹冲秦为稼曾宪章郑祥身程少华沈炎彬陈雪忠
- 该项目进行了南大洋海/冰一气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研究;南大洋生态系统动态变化和碳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南极大气和空间物理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南极大气和空间物理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东南极雪冰内气候环境记录及冰盖变化...
- 关键词:
- 关键词:海洋科学全球变化
- 浙江全新世拉氏大眼蟹化石
- 2009年
- 文中报道的拉氏大眼蟹化石(Macrophthalmus latereillei),产自浙江瑞安上望地区海滨泥塗,为新近纪全新世的化石遗体。从沉积环境分析,进而证实这是一类穴居于海滨沿岸沙泥滩的类型。它为我国稀有的蟹类化石增加了新的记录。为探讨与周缘地区蟹类动物群的关系提供了线索。
- 沈炎彬
- 关键词:地理分布古生态全新世
- 鳃足纲的起源与多样性演化—来自多基因分析与宽松分子钟估算的证据
- 鳃足纲(Branchiopoda)是一类具扁平叶状附肢,高度分化的甲壳动物,包括1180个已描述种。它们拥有悠久的演化历史,其中无甲目与叶肢介的化石记录至少可以追溯到志留纪。近些年,鳃足纲的起源、演化、分类等问题已成为形...
- 孙晓燕杨群沈炎彬
- 文献传递
- 鳃足纲的起源与演化:形态、分子与化石证据
- <正>在新的分类方案中,"叶肢介"彻底解体,由于光尾亚目(Laevicaudata)的系统学位置不明,叶肢介作为一个并系群,还是一个多系群悬而未作定论;枝角亚目(Cladocera)的范围扩大,与原隶属于刺尾亚目(Spi...
- 孙晓燕沈炎彬杨群
- 文献传递
- 介甲类(Conchostraca)营养成分分析及可利用价值探讨
- 本文以山东泰安、临沂两个鱼池产的两种介甲类(EocyzicustaianensisHan,ShuetLiu,Eocyzicussp.)为材料,首次对其18种氨基酸及其他营养成分(钙、磷、粗蛋白、粗脂肪)进行了测定,以探讨...
- 韩茂森沈炎彬
- 关键词:营养成分动物性蛋白发塘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