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金福

作品数:12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区域气象中心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气候
  • 2篇太阳能
  • 2篇气候事件
  • 2篇气候资源
  • 2篇化工
  • 2篇环境风险
  • 2篇暴雨
  • 1篇电量
  • 1篇遥感资料
  • 1篇应对气候变化
  • 1篇用电量
  • 1篇雨日
  • 1篇灾害
  • 1篇造纸
  • 1篇造纸废水
  • 1篇日数
  • 1篇日用电量
  • 1篇太阳能利用
  • 1篇太阳能资源
  • 1篇天气气候

机构

  • 12篇武汉区域气候...
  • 1篇湖北省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12篇汪金福
  • 8篇陈正洪
  • 2篇杨宏青
  • 2篇袁业畅
  • 2篇刘可群
  • 2篇廖洁
  • 2篇高正旭
  • 1篇王胜
  • 1篇赵行姝
  • 1篇郭广芬
  • 1篇潘家华
  • 1篇陈波
  • 1篇万素琴
  • 1篇周月华
  • 1篇王纪军
  • 1篇史瑞琴
  • 1篇王海军
  • 1篇丁一汇
  • 1篇吴贤云
  • 1篇夏智宏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2007中国...
  • 1篇“促进中部地...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部地区气候资源分布特征及利用对策
首先分析了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高能耗特征及对能源的严重依赖性,指出开发和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是中部崛起的重要保障之一。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与 DEM 数据相结合,计算了中部地区的太阳能和风能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中...
汪金福陈正洪高正旭杨宏青
关键词:太阳能利用气候资源
文献传递
湖北省太阳能资源的推算、区划与对策研究
刘可群陈正洪梁益同王海军夏智宏万素琴汪金福
1、分析了太阳辐射、日照时数、晴天、阴天及连阴(雨)天气过程持续时间等要素的时空分布,揭示了湖北太阳能资源地理分布的特征,完成了湖北省太阳能资源综合区划,并对全省太阳能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2、通过诊断分...
关键词:
关键词:卫星遥感资料
中部地区气候资源分布特征及利用对策
首先分析了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高能耗特征及对能源的严重依赖性,指出开发和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是中部崛起的重要保障之一。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与 DEM 数据相结合,计算了中部地区的太阳能和风能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中...
汪金福高正旭陈正洪杨宏青
关键词:气候资源
文献传递
OLR与长江中游夏季降水的关联被引量:24
2007年
用SVD方法分析了1、4、7月全球OLR与夏季(6—8月)中国华中区域降水场的关系,结果表明:若1月南非东部沿岸至西印度洋、北美北部OLR(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偏低(偏高),或北非、美国西南沿岸及近海OLR偏高(偏低),则夏季长江中游降水将偏多(偏少)。若4月澳大利亚至东印度洋、日界线以东热带太平洋OLR偏低(偏高),或西北太平洋偏高(偏低),则夏季长江中游降水将偏多(偏少)。若7月东印度洋—澳大利亚大陆、东亚OLR偏低(偏高),则夏季华中区域长江及其以北降水将偏多(偏少),湖南和江西南部降水将偏少(偏多)。夏季长江中游旱、涝年前期OLR明显的区别在于热带太平洋:涝年1月东、西太平洋为明显负、正异常,4月这种异常进一步加剧;旱年1月正好相反,东、西太平洋为微弱的正、负异常,4月转为东、西太平洋为微弱的负、正异常。太平洋暖池OLR低值区(强对流区)4、7月持续偏南,是夏季长江中游降水偏多的另一重要信号。冬、春季OLR与夏季长江中游降水大尺度关联的可能机制为:若1月热带东、西太平洋OLR为明显负、正异常,4月这种异常进一步加剧,也即冬、春季热带太平洋Walker环流持续减弱,从而使夏季暖池对流活动减弱,热带辐合带偏南,Hadley环流偏弱,使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体位置偏南,导致中国夏季主雨带不能北推至黄河流域,而长期滞留长江中下游,最后造成长江中游降水异常。
张礼平丁一汇陈正洪汪金福
关键词:OLR奇异值分解
高度关注气候变暖背景下强降水事件增多及其影响
1 我省强降水事件变化的事实 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强降水、干旱、高温热浪等极端气候事件将呈增加趋势。在此大背景下,我们研究发现,湖北省强降水气候事件也具有明显...
陈正洪汪金福周月华
关键词: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暴雨日数极端气候事件
文献传递
化工项目环境风险模糊识别方法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根据化工建设项目的特点,建立环境风险评价系统的指标体系,研究模糊评判方法,并应用实例进行分析计算。
汪金福廖洁
关键词:化工环境风险
湖北省雷电灾害及其防御对策被引量:17
2008年
利用湖北省18个基本气象观测站1957-2004年48年的雷暴观测资料,探讨了该省的雷暴时空分布规律,并根据近年来该省雷电灾害事例,分析了该省现代雷电灾害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供该省防雷减灾工作参考。
孟英杰汪金福袁业畅
关键词:雷暴防御对策
浅议造纸废水污染控制
2007年
文章通过造纸废水特征及分析,阐述了造纸废水污染控制技术方法,提出了若干造纸废水污染控制措施.可为环境影响问题研究、污染治理与控制提供借鉴.
汪金福
关键词:造纸废水污染控制
华中区域夏季日用电量气象预报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华中地区三省2004年~2006年夏季(6~8月)逐日用电量和气温资料,计算分析了湖北省及华中地区三省日用电量与对应区域日平均气温≥30℃的台站数、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的相关关系,并以前两年对应资料建立了用电量气象预报模型,以2006年的资料进行预报效果的独立样本检验。结果表明:日平均气温≥30℃的台站数与日用电量有较好的峰谷对应关系;日用电量与4个气象要素指标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程度,其中又以与日平均气温的相关系数最高;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了湖北省及华中地区三省夏季日用电量气象预报模型,其中日平均气温≥30℃台站数均入选了预报方程;两套模型的预报值与实际值拟合效果都较好。
郭广芬陈正洪汪金福
关键词:夏季高温用电量
化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与方法研究
汪金福袁业畅廖洁向华
1 建立了基于灰色理论的危险源识别方法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考虑风险诸因素的组合及它们彼此间的关联效应,将指标体系确定为危害度、危险度和安全度3个指标,建立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系统,进行化工项目危险源识别。采用事故树分析技术...
关键词:
关键词:化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