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希斌

作品数:21 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胆管
  • 3篇胆管癌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癌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细胞
  • 3篇腺癌
  • 3篇结石
  • 3篇肝癌
  • 3篇癌组织
  • 2篇胆道
  • 2篇胆管结石
  • 2篇胆囊
  • 2篇胆汁
  • 2篇血管
  • 2篇胰腺癌组织
  • 2篇引流
  • 2篇引流术
  • 2篇外科

机构

  • 11篇郑州大学
  • 8篇郑州市中心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吉林中西医结...

作者

  • 21篇段希斌
  • 7篇王忠振
  • 7篇李学民
  • 7篇李连涛
  • 5篇杨鹏生
  • 4篇梁占强
  • 2篇孟冬冬
  • 2篇李学民
  • 1篇孙世波
  • 1篇季春勇
  • 1篇尹飞飞
  • 1篇叶学祥
  • 1篇段希焱
  • 1篇荆莉玲
  • 1篇梁马可
  • 1篇王海波
  • 1篇宋斌
  • 1篇冯留顺
  • 1篇马秀现
  • 1篇李兴民

传媒

  • 3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有机化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感染、炎症、...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腺癌组织中Survivin,bFGF,MVD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由于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易发生早期侵袭转移,手术切除率低。因此了解其发病机制对胰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段希斌
关键词:胰腺癌SURVIVIN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
文献传递
LncRNA SNHG6调控miR-186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SNHG6通过调控miR-186表达对人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57名肝癌患者癌组织和肝癌细胞系中SNHG6和miR-186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SNHG6和miR-186的靶向调控关系;将SNHG6的小干扰RNA(si-SNHG6组)、阴性无意义对照序列(si-con组)、si-SNHG6与anti-miR-186抑制剂(si-SNHG6+anti-miR-186组)、si-SNHG6与miR-186抑制物阴性对照(si-SNHG6+anti-miR-con组),均以脂质体法转染至肝癌HepG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肝癌细胞CDK4、Cyclin D1、MMP-2、MMP-9及EMT的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或正常肝细胞相比,SNHG6在肝癌患者和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升高,而miR-186表达降低,两者存在负相关性。与si-con组比较,si-SNHG6组HepG2细胞活力明显下降,迁移和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CDK4、Cyclin D1、MMP-2、MMP-9、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加。SNHG6靶向负调控miR-186表达,抑制miR-186表达可部分逆转下调SNHG6对HepG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下调SNHG6可能通过负调控miR-186表达和调控细胞EMT过程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杨鹏生宋黎明段希斌梁马可梁占强李学民
关键词:肝癌迁移EMT
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后胆漏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2025年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HCCA)患者术后胆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胆管癌根治术后发生胆漏的32例HCCA患者临床病历资料为发生组,另以1∶2比例收集同期术后未发生胆漏的64例HCCA患者病历资料为未发生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临床资料及术前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并依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效能。结果发生组年龄、术前胆管炎占比、3支及以上残余肝断面胆管开口数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术前ALB水平低于未发生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术前胆管炎、术前ALB水平、残余肝断面胆管开口数3支及以上是HCCA患者术后胆漏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绘制列线图构建HCCA患者术后胆漏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验证模型区分度显示C-index值=0.929,具有良好的区分度;绘制标准曲线显示,校准曲线和Y-X直线相近,模型准确度良好;对模型预测效能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风险预测模型评估HCCA患者术后胆漏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29,具有一定预测效能。结论年龄、术前胆管炎、术前营养水平低、残余肝断面胆管开口数是HCCA患者术后胆漏发生的影响因素,基于上述指标所得的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较好。
朱丙帅段希斌梁占强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胆漏
肝内胆管癌患者MK蛋白和PRR11及CPS1的表达及意义
2025年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癌(ICC)患者中期因子(MK)蛋白、富含脯氨酸蛋白11(PRR11)及氨甲酰磷酸合成酶(CPS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2例ICC患者,比较胆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K、PRR11及CPS1的表达情况;分析胆管癌组织中MK、PRR11及CPS1的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MK蛋白、PRR11及CPS1表达与胆管癌患者生存时间关系;分析影响ICC患者预后死亡的单因素,采用COX风险回归分析ICC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胆管癌组织中MK、PRR11及CPS1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肿瘤长径≥3 cm及浸润深度侵及外膜的ICC患者MK、PRR11及CPS1阳性表达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分化程度为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肿瘤长径<3 cm及浸润深度未及外膜患者(P<0.05)。有事件组(随访期间出现疾病的复发、转移或死亡者)TNM分期Ⅲ~Ⅳ期、分化程度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及MK、PRR11、CPS1阳性表达、肿瘤长径≥3 cm及侵及外膜占比显著高于无事件生存组(P<0.05)。Logistic分析表明,TNMⅢ~Ⅳ期、中低分化、淋巴结转移、MK、PRR11、CPS1阳性、肿瘤长径≥3 cm及浸润深度侵及外膜为ICC患者预后有事件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RR11、CPS1和MK蛋白在ICC组织中高表达,且其表达情况与ICC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紧密相关,上述蛋白的阳性表达是影响ICC患者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能够为预测患者的预后提供一定参考信息。
朱丙帅段希斌梁占强
关键词:肝内胆管癌中期因子蛋白
超选择动脉造影联合化疗灌注治疗中晚期胰腺癌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超选择动脉造影联合化疗灌注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效果。方法对21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行超选择动脉造影联合化疗灌注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1-18个月,有效率为38.1%,疼痛缓解率为47.6%,1 a生存率为42.9%。结论超选择动脉造影联合化疗灌注术,可改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临床疗效。
段希斌李学民李连涛王忠振沈曦温
关键词:化疗灌注中晚期胰腺癌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治策略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总结切口脂肪液化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并总结我院2010-07-2014-06间发生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与体重指数(BMI)、应用高频电刀、手术时间、术后是否应用红外线理疗等因素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切口长度及手术切口类别无关(P〉0.05)。结论对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危险因素的分析总结,有助于降低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
段希斌李学民李连涛王忠振朱丙帅
关键词: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不留置T管引流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0
2016年
目的:探讨不留置T管引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0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胆总管探查胆道一期缝合术(一期缝合术组),55例行LC+经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括约肌切开术组);所有患者随访12~24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 结果:两组术前年龄、性别、胆红素、转氨酶及胆管结石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一期缝合术组胆总管扩张直径明显大于括约肌切开术组(P〈0.05)。10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痊愈出院。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均可下床活动,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结石残余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一期缝合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水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括约肌切开术组(均P〈0.05);并发症方面,一期缝合术组术后胆汁漏5例,括约肌切开术组术后急性胰腺炎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不留置T管引流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道一期缝合术,可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避免长期留置T管,更显微创技术优势,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术式,值得临床应用。
尹飞飞李学民段希斌王忠振李连涛杨鹏生梁马可孙世波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道外科手术
lncRNA NCK1-AS1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1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以下简称肝癌)组织中lncRNA NCK1-AS1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该院肝癌确诊患者73例,采集肝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lncRNA NCK1-AS1表达水平,分析lncRNA NCK1-AS1与miR-361-5p表达的相关性。根据肝癌组织中lncRNA NCK1-AS1表达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表达组(33例)和低表达组(40例),比较2组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结果肝癌组织中lncRNA NCK1-AS1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表达组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及TNM分期情况与高表达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表达组中位生存期明显高于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织中miR-361-5p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NCK1-AS1与miR-361-5p表达呈负相关(r 2=0.0786,P<0.001)。结论肝癌组织中lncRNA NCK1-AS1呈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其可能通过调控miR-361-5p表达来发挥作用。
杨鹏生宋黎明段希斌梁马可梁占强李学民
关键词:肝肿瘤标志物
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胆汁及血液病原菌培养和抗生素药敏性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胆汁及血液中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培养的阳性率及其对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和选择抗菌药物。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在高热和(或)寒战时取外周静脉血及术中或PCTD时抽取胆汁进行致病菌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结果术中或PCTD胆汁培养阳性率为66.89%(97/145),高于血培养的28.2%(41/145)(P<0.0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具有较高敏感性,而对头孢唑林、磺胺甲唑/甲氧苄啶、氨苄西林等具有较高的耐药性;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具有良好敏感性,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青霉素G、红霉素、庆大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胆汁培养其致病菌临床检出率较高,临床用药中应当根据胆汁致病菌的药敏结果指导用药。
梁占强王忠振李学民李连涛段希斌杨鹏生
关键词:急性重症胆管炎病原菌药敏试验
肝癌术后复发的再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肝癌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6年6月年36例肝癌术后复发患者行不同的手术方式及进行预后分析。结果:36例患者行再次手术共45例次,无围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再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30/36)、38.9%(14/36)和22.9%(8/36),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26.2个月。结论:不同的肝癌手术复发患者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可减少围术期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宋斌段希斌
关键词:肝癌复发再手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