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志亮

作品数:18 被引量:44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动脉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4篇心肌
  • 4篇心肌梗死
  • 4篇梗死
  • 3篇电图
  • 3篇心病
  • 3篇心电
  • 3篇心电图
  • 3篇血压
  • 3篇主动脉
  • 3篇下壁
  • 3篇介入
  • 3篇老年
  • 3篇急性下壁
  • 3篇冠心病
  • 3篇冠心病患者
  • 3篇冠状动脉介入
  • 3篇病患

机构

  • 18篇江西省人民医...
  • 2篇南昌大学第二...

作者

  • 18篇梅志亮
  • 6篇周淑兰
  • 5篇章志玲
  • 4篇王晓华
  • 3篇熊力
  • 3篇吴小和
  • 3篇汪鸿彬
  • 2篇陆鹏
  • 2篇张明
  • 2篇徐云
  • 1篇叶雪存
  • 1篇艾文伟
  • 1篇曹平良
  • 1篇胡云华
  • 1篇肖祖克
  • 1篇周文英
  • 1篇涂燕平
  • 1篇王凌玲
  • 1篇陈早芳
  • 1篇魏伟荣

传媒

  • 8篇实用临床医学...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动脉夹层72例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7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患者中63例(87.5%)以剧烈胸背痛或腰腹痛为首发症状,发病时伴有高血压(70.8%,51/72)、脉搏短缺(8.3%,6/72)、血管杂音(9.7%,7/72)、主动脉瓣区杂音(11.1%,8/72)为主动脉夹层患者最常见临床特点;主动脉全层CTA为主动脉夹层患者首选且有确诊意义的检查。主动脉夹层分型以De BakeyⅢ型为最常见(90.3%,65/72),镇痛、β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为其主要治疗。48例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9例转外科行手术治疗,15例未行手术(假腔血栓形成未见明显破口3例,肠系膜上动脉、双肾动脉起自假腔不能手术1例,因破口位置复杂、外科风险高而未行手术2例,消化道出血并脑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未手术3例,急性期主动脉破裂死亡2例,因病情严重自动出院4例)。好转出院61例,院内死亡7例,自动出院4例(未随访)。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多患有高血压病,症状以胸痛为主,主动脉CTA是首要检查方法,药物治疗是基础,腔内修复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梅志亮陈早芳周淑兰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高血压影像学腔内隔绝术外科手术
心电图在右冠病变所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通过体表心电图探讨右冠状动脉(RCA)病变及判断RCA是否为优势血管对ST段抬高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的预测价值。方法对8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RCA为梗死相关动脉患者的18导联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RCA近段病变的62例,RCA远段病变的22例。RCA近段病变患者中,STV4R抬高≥1 mm为56例,阳性率为90.3%,STV1-V2抬高≥2 mm的为52例,阳性率为83.9%。RCA远段病变的22例患者中,出现STV4R抬高≥1 mm的为0例,出现STV1-V2抬高≥2 mm的为1例,阳性率为4.5%。RCA优势型为56例,非RCA优势型为28例,RCA优势型的56例患者中,STV5-V6抬高≥1 mm为50例,阳性率为89.3%。非RCA优势型的28例患者中,STV5-V6抬高≥1 mm为0例。结论对于RCA病变所致ST段抬高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STV4R抬高≥1 mm、STV1-V2抬高≥2 mm对RCA近段闭塞的识别有较大的价值,如同时合并有STV5-V6抬高≥1 mm,常提示患者为RCA优势型,其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
梅志亮章志玲周淑兰
关键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右冠状动脉心电图
左冠状动脉瘤样变1例报告
2011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78岁,因反复阵发性心慌、心悸1年余,加重1d于2011年1月15日入江西省人民医院干部病房心内一科。入院查体:BP 130/66mm-Hg(1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38次.min-1,律绝对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
梅志亮王晓华
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房颤
生物素化微细纤维肽修饰IGF-1对心肌梗死兔肌球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2017年
目的研究生物素化微细纤维肽修饰IGF-1对心肌梗死兔肌球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8只健康的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每组7只。对照组开胸但不进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实验组1、2、3建立兔心肌梗死模型。建模成功后,实验组1注射生物素化微细纤维肽修饰的IGF-1,实验组2注射未修饰的IGF-1,对照组(未结扎)与实验组3(心肌梗死)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术后8周,测定心肌肌球蛋白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3心肌肌球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实验组1、2心肌肌球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但实验组1的心肌肌球蛋白基因表达水平又显著高于实验组2(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会减弱兔心肌肌球蛋白的基因表达,IGF-1和生物素化微细纤维肽修饰IGF-1均能改善心肌梗死兔肌球蛋白的表达,但经过生物素化微细纤维肽修饰的IGF-1比单纯IGF-1的效果更优。
胡云华张明梅志亮肖祖克
关键词:肌球蛋白基因表达
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的预测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的预测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8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均为我院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梗死相关动脉的不同分为右冠状动脉组63例和左回旋支动脉组19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心电图检查,对比心电图各个指标的特异度与灵敏度。结果在右冠状动脉组中,合并右室梗死、STI压低≥0.5 mm、STv1抬高≥0.5 mm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是100.0%;STa VL压低≥0.5 mm阴性预测值最高,同时STIII抬高≥ST1I灵敏度最高;而在左回旋支动脉组中,STa VL抬高≥0.5 mm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0%;STV2压低≥0.5 mm灵敏度最高,同时STIII抬高≤ST1I的阴性预测值最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冠状动脉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主要梗死相关动脉,而不同梗死相关动脉的心电图表现有一定差异,心电图对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有重要预测价值。
陆鹏徐云梅志亮
关键词:心电图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梗死相关动脉
比索洛尔及美托洛尔在主动脉夹层应用中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患者中不同类型β受体阻滞剂对心率、血压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将7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美托洛尔组(37例)和比索洛尔组(35例)。在其他治疗相同的基础上,美托洛尔组给予美托洛尔25-50 mg·d^-1,口服,12个月为1个疗程;比索洛尔组给予比索洛尔5-15 mg·d^-1,口服,1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血压的变化及并发症(缓慢型心律失常、传导阻滞、药源性低血压、心功能不全或心功能不全加重等)的发生情况。结果美托洛尔组的心率、血压达标率分别为89.2%、86.5%;比索洛尔组心率、血压达标率分别为91.4%、83.2%。2组心率、血压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均无缓慢型心律失常、传导阻滞、药源性低血压、心功能不全或心功能不全加重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比索洛尔组在心率控制方面稍优于美托洛尔,血压控制方面稍差于美托洛尔,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梅志亮章志玲周淑兰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
老年冠心病患者择期介入诊疗的临床观察
2012年
目的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75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成功率和术后疗效。方法对择期行PCI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者中43例手术成功,成功率为76.8%。其中2例发生股动脉穿刺处血肿(1例发生在动脉鞘管拔除1周后,1例发生臀部肌肉注射处渗血),经处理后症状消失。术后均随访12~24个月,11例患者仍有典型心绞痛发作,3例出现脑出血。另13例因冠状动脉双支弥漫性病变或多支病变放弃行PCI术。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成功率相对偏低、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者较多,术后抗凝治疗时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汪鸿彬王晓华梅志亮吴小和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电图在右冠状动脉病变所致急性下壁心梗时的预测价值
对于ST段抬高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探讨体表心电图在预测右冠状动脉(RCA)病变位置及判断RCA是否为优势血管时的价值.结果表明:对于RCA病变所致ST段抬高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体表心电图可帮助识别RCA的闭塞位置...
梅志亮
关键词:急性下壁心梗心电图
隐蔽性未控制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活性变化及与靶器官受损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隐蔽性未控制高血压(MUCH)患者交感神经活性、靶器官受损(TOD)的变化。方法共纳入接受高血压治疗且诊室血压达标<140/90 mmHg患者35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步检测24 h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计算血压变异性(BPV)和心率变异性(HRV)。根据24 h动态血压是否达标分为:已控制高血压组(CH组)109例和MUCH组241例。检测并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肾小球滤过率(eGFR)、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析比较两组HRV、BPV及尿ACR、eGFR、IMT、LVMI的变化;进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MUCH患者TOD的危险因素。结果MUCH发生率为68.86%。与CH组比较,MUCH组总体标准差(SDNN)、差值均方根(rMSSD)和大于50 ms百分比(pNN50)显著降低(P>0.05);日间、夜间及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CV)和舒张压CV显著升高(P>0.05);eGFR显著降低;尿ACR、IMT、LVMI显著增加(均P>0.05)。相关及回归分析显示SDNN、rMSSD、pNN50与eGFR正相关,与尿ACR、IMT、LVMI负相关;日间、夜间及24 h的收缩压和舒张压CV与eGFR负相关,与尿ACR、IMT、LVMI正相关(均P<0.05);且24 h收缩压及舒张压CV增高和SDNN下降是eGFR、尿ACR、IMT、LVMI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MUCH患者交感神经活性增强,TOD加重,且BPV的增高与HRV的下降是TOD的危险因素。
王凌玲曹平良涂燕平叶雪存魏伟荣梅志亮熊力王晓磊
关键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及PMN、MPO的改善作用
2024年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多形核白细胞(PMN)、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改善作用。方法 在2022年1月-2023年8月这一时间段,有8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被选为研究对象,这些研究对象均来自于江西省人民医院二部心血管内科。在入选的80例病例中开展随机分组工作,病例被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两组治疗时均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在介入治疗后,一组选择常规西药治疗方案(对照组),另一组则选择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给予通心络胶囊(研究组)。本研究对比指标有总有效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如PMN、MPO、心肌损伤指标、心功能指标等)。结果 在经过3个月的药物治疗后,评价两组疗效的结果后显示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不及研究组高(P<0.05)。在两组治疗后统计其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发生的总概率在研究组中不及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关于PMN、MPO、三项心肌损伤指标及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的检测数值在治疗后均较对照组测得数值更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对左心射血分数检测的数值较对照组测得数值更高(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可增强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对心功能和心肌损伤可起到更好的改善作用,还可减轻心肌炎性浸润,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熊力谢国波梅志亮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通心络胶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