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海棠

作品数:7 被引量:9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所长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水生
  • 3篇太湖
  • 3篇自然修复
  • 2篇营养化
  • 2篇植物
  • 2篇水草
  • 2篇水生高等植物
  • 2篇围隔
  • 2篇围隔实验
  • 2篇富营养化
  • 2篇高等植物
  • 1篇园林
  • 1篇植被
  • 1篇人居
  • 1篇人居环境
  • 1篇湿地
  • 1篇水生植被
  • 1篇水生植物
  • 1篇太湖北部
  • 1篇区位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篇梁海棠
  • 3篇杨龙元
  • 2篇高光
  • 2篇范成新
  • 2篇陈宇炜
  • 1篇杨桂山
  • 1篇季子修
  • 1篇陈伟民
  • 1篇施雅风
  • 1篇陈爽
  • 1篇蒋自巽
  • 1篇蔡启铭
  • 1篇张琛
  • 1篇胡维平
  • 1篇顾人和
  • 1篇濮培民
  • 1篇季江

传媒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中国园林
  • 1篇江苏省海洋湖...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江苏海岸湿地特征及珍禽保护被引量:10
1996年
江苏省适宜丹顶鹤等珍禽栖息的海岸湿地有平原海岸滩涂原生湿地、河口沙洲原生湿地、半原生湿地和人工湿地四大类。本区优越的越冬条件可概括为适宜的气候条件、广阔的活动空间、丰富的食物来源、安全的隐蔽场所和多种类型的栖息环境。海岸湿地的珍禽保护与滩涂开发的矛盾十分突出,珍禽保护的方式简单,手段落后,保护区的功能尚未充分发挥。为搞好珍禽保护工作,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自然保护意识和保护区的知名度,加强有关珍禽保护和滩涂开发的科学研究,加强珍禽的驯化、饲养和半散养试验。
梁海棠
关键词:海岸湿地
白马人村落人居环境的地理特色被引量:4
2006年
白马人聚居地是长江上游流域海拔较高的人类居住地带,也是我国西部生物、文化多样性两者兼得以保持完好的典型区域。以四川省平武县白马乡若干白马人村落为典型案例,从村落环境选址、村落与大自然山水景观的融合以及乡土民居建筑风格等方面,阐述白马人村落人居环境的地理特色。
顾人和梁海棠陈爽
关键词:风景园林人居环境村落文化景观
太湖北部滨岸区水生植被自然修复观测研究被引量:34
2002年
1997- 1999年连续 3年对太湖北部围隔实验区水生植被自然修复过程的观测表明 ,大型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滨岸水域 ,通过实施围隔保护等途径 ,土著水生高等植物如荇菜、菱等能够在次生裸区水域自然修复生长 .1998年夏季荇菜、菱种群覆盖面积分别达到围隔保护区总面积的 14.3%和 12 .7% .伴生种群有马来眼子菜、狐尾藻和苦草等 .分析了人为刈割、水产养殖对水生高等植物自然修复进程的影响 .
杨龙元梁海棠胡维平季江陈伟民濮培民蔡启铭
关键词:自然修复水生高等植物太湖狐尾藻
水草自然修复围隔实验净化水质功能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太湖站围隔实验区内水草和软隔离围隔圈层的协同影响使1998年5~10月围隔水域内藻类叶绿素浓度平均降低47.7﹪,悬移质浓度降低45.5﹪,透明度增加37.1﹪.与水质相关的水环境参数年平均值有了一定的好转趋势.
杨龙元范成新陈宇炜高光梁海棠
关键词:自然修复水生植物富营养化太湖
文献传递
江苏海洋开发的资源环境条件评述被引量:12
1997年
江苏海洋的区位优越,海域广阔,环境条件总体有利海洋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具有综合开发功能。而且,资源和环境的区域组合良好,有利于海洋产业的集约经营和协调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限制因素,如深水区离岸较远,海底矿产勘探程度低,自然灾害较多等。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省海洋的开发战略。
蒋自巽梁海棠季子修
关键词:区位海洋资源
未来海岸环境变化的易损范围及评估——江苏滨海平原个例研究被引量:32
2000年
以海面上升与灾害加剧为标志的海岸环境变化将是 2 1世纪海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评估未来海岸环境变化的易损性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敦促沿海各国政府在评估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时必须优先开展的工作之一。针对已有评估研究存在的问题 ,发展了适用于面积广阔、微地貌条件复杂且有海堤保护的大河三角洲和滨海平原海岸环境变化易损范围确定和易损性评估的方法。并基于江苏滨海平原典型潮滩剖面野外观测和采样实验室分析划定的易损范围 ,结合遥感与 GIS方法对江苏滨海平原海岸环境变化的易损性进行了综合评估。
杨桂山施雅风张琛梁海棠
关键词:滨海平原
水草自然修复围隔实验净化水质功能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2002年
太湖站围隔实验区内水草和软隔离围隔圈层的协同影响使1998年5~10月围隔水域内藻类叶绿素浓度平均降低47.7%,悬移质浓度降低45.5%,透明度增加37.1%.与水质相关的水环境参数年平均值有了一定的好转趋势.土著水草种群抑制藻类初级生产力的削减率为20%~90%.荇菜和菱种群抑制藻类初级生产力的能力大于马来眼子菜.指出水生植物种群净化水质的最佳时期是每年的5~7月份.比较了3类不同物理生态工程设施的效能,认为净化水质相对较优的物理生态工程设施为大涤纶布圈+水草型组合结构.
杨龙元范成新陈宇炜高光梁海棠
关键词:自然修复水生高等植物太湖富营养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