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总磷
  • 3篇污染
  • 3篇湖泊
  • 3篇城市湖泊
  • 2篇营养化
  • 2篇水环境
  • 2篇水环境修复
  • 2篇总磷模型
  • 2篇荔枝
  • 2篇环境修复
  • 2篇富营养化
  • 1篇底泥
  • 1篇底泥释放
  • 1篇叶绿素A
  • 1篇水环境治理
  • 1篇水污染
  • 1篇水污染治理
  • 1篇总氮
  • 1篇污染物
  • 1篇污染物来源

机构

  • 4篇清华大学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深圳市水污染...

作者

  • 4篇桂安
  • 4篇毛献忠
  • 4篇陶益
  • 3篇张锡辉
  • 1篇龚春生
  • 1篇段余杰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第八届全国环...

年份

  • 4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深圳荔枝湖富营养化成因和总磷模型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通过9个月水质连续监测,分析了深圳荔枝湖污染来源和负荷.外源污染主要来自雨水管网溢流,降雨后湖水水质急剧恶化,TP浓度可高达0.347 mg/L.底泥释放试验表明,总氮第1周平均释放速率为0.036 8 g/(m2.d),磷源在好氧条件下释放较少.并建立荔枝湖四湖总磷串联模型,通过2组实测数据进行校验,计算结果和实测值吻合;在此基础上,用模型分析,设计初始条件下,采用组合治理工艺每天连续运行24 h,则需要2.18 d可将荔枝湖各湖TP浓度恢复为0.1 mg/L以下,达Ⅳ类地表水标准.
桂安毛献忠陶益张锡辉
关键词:城市湖泊污染源分析底泥释放总磷模型
水环境治理和修复技术在城市湖泊中的应用
本文以深圳市荔枝湖为例,通过1年现场水质连续监测,分析典型城市湖泊污染物的不同来源,以及针对不同污染物种类和来源所采用的不同治理和修复技术,并比较其去除效果。最后,通过模型计算表明,在雨后治理工艺需连续运行3.05d,可...
毛献忠桂安陶益龚春生
关键词:城市湖泊污染物来源水环境治理水环境修复
文献传递
城市湖泊水环境修复组合工艺效果研究——以深圳市荔枝湖治理工程为例被引量:9
2008年
以深圳市荔枝湖为例,通过历时9个月的水质连续监测,研究该湖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不同治理工艺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自动过滤工艺TP和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3.6%和16.2%;生物砾石床工艺TP和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9.0%和21.3%;人工湿地工艺TP和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0.2%和56.1%.通过荔枝湖四湖总磷串联模型,计算在设计初始条件下,采用组合治理工艺时湖水恢复为地表IV类水所需要的时间.计算表明工艺每天运行24h,需要2.5d可将各湖TP浓度降至0.1mg/L以下,TP总去除量为7.27kg,去除率为46.9%.
毛献忠桂安陶益张锡辉
关键词:水污染治理总磷模型
深圳荔枝湖富营养化综合治理工程效果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分析和比较了深圳荔枝湖综合治理工程运行9个月内不同湖区水体的叶绿素a、总磷、总氮及透明度的变化,探讨了综合治理工程对城市富营养化湖泊荔枝湖的水质改善情况.结果表明,治理工程运行期间全湖湖水营养水平控制在较低水平(总磷<0.1 mg.L-1,总氮<1.5 mg.L-1),四湖区藻类水平北湖区(16.77μg.L-1)和东湖区(21.45μg.L-1)较低,南湖区(35.83μg.L-1)、西湖区(32.69μg.L-1)相对较高,全湖水体透明度提高(全湖平均>0.5 m);治理工程将湖水水质由劣Ⅴ类改善为Ⅳ类,由重富营养化水平改善为富营养化水平.
陶益毛献忠段余杰桂安张锡辉
关键词:富营养化叶绿素A总磷总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