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洽武
- 作品数:18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折射率公式的修正
- 2008年
-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熟悉的折射率公式n=(sinθ1)/(sinθ2)=(εr)^(1/2)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当光通过介质的电导率不为常数或介质有吸收时,此公式不再适用,应利用麦克斯韦方程组及介质的边界条件对折射率公式n=(sinθ1)/(sinθ2)=(εr)^(1/2)进行修正.
- 林洽武
- 关键词:折射率介质相对介电常数
- 留数的求法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 2007年
- 在用留数求解一些较难的积分问题的过程中,很容易忽略被积函数的系数,通过对比求留数过程的两种方法,并举两例子加以说明,从而强调在通过求留数求解积分问题中应注意的方法和系数的问题.
- 林洽武林培浩高稳猛
- 关键词:留数留数定理
- 求解定态薛定谔方程的有限差分法被引量:4
- 2013年
- 特殊的定态薛定谔方程存在解析解,但大部分的定态薛定谔方程是很难找出解析解的,通过计算机可以得到其近似的数值解.利用有限差分法和matlab程序设计,可以求解定态薛定谔方程,并得到很好的数值解.
- 林洽武
- 关键词:薛定谔方程有限差分法数值解
- 自散焦介质中的光束传输偏转
- 2006年
- 推导具有一定夹角的双光束传输耦合传输方程,通过数值模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一强抽运光束的诱导聚焦条件下,信号光束的传输方向发生了偏转,并且偏转的角度比较大.此现象对光开关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李华刚林洽武
- 关键词:非线性光学非线性折射率自散焦介质
- 质点与刚体间的万有引力计算
- 2025年
-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求万有引力大小时通常将物体等效为质点,当物体本身尺寸相对物体间距离不能被忽略时,即物体不能再看成质点处理时,会错误地被认为可以把物体等效为质量集中在质心上的质点。这是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迷思概念,在不能忽略物体大小、形状的情况下去计算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比较复杂的。介于这两种情况的过渡,研究质点与刚体间的万有引力,利用对称性及与库仑力计算的类比,计算出无限长均匀细棒与质点、有限长均匀细棒与质点、有限均匀薄平面与质点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及力的方向,同时经过比对得到在求万有引力大小时一般不能把物体等效为在质心上的质点,有利于中学到大学的教学衔接,解决在中学万有引力教学过程中的迷思概念,为准确地计算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
- 林洽武焦振兰林诗彤赵泽敏
- 关键词:万有引力质点刚体
- Frhlich极化子的非经典基态
- 2011年
- 本文计及波矢q,q′声子间动力学关联效应,采用双模-压缩(声子)相干态作为再一次正则变换方案,基于Huybrechts变分近似,求解Frhlich大极化子的非经典基态.由于双模-压缩(声子)相干态导致声子相干态-压缩声子态关联效应,相干参量f~q与双模压缩角φqq′有较大幅度修正,因而显著增强了相干效应和压缩角效应.对极化子基态能量计算与分析说明在弱耦合区域,位移-声子压缩态效应的修正项ΔE(c1)与Feynman路径积分计算(ΔEf)和Huybrechts相干态修正项(ΔE0)相当.但是,声子相干态双模-压缩效应导致相应的修正(ΔE(c2))有大幅度贡献,ΔE(c2)(ΔEf,ΔE0);在强耦合区域,位移-声子压缩态效应的修正大为减弱而可以忽略,ΔE(c1)《(ΔEf,ΔE0).虽然声子相干态双模-压缩效应也会同时减弱,考虑到电子-声子耦合强度(α)较大,仍有ΔEc(2)(ΔEf,ΔE0).
- 罗质华余超凡林洽武
- 电子椭圆轨道的一种推导方法
- 2005年
- 运用量子化通则和椭圆参数方程推导电子椭圆轨道的长半轴a和短半轴b与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nφ、径量子数nr的关系.
- 林洽武
- 关键词:电子轨道
- 克尔双周期PT对称光晶格中的空间光孤子
- 2014年
- 数值研究了克尔双周期宇称一时间(Parity-time,PT)对称光晶格中能存在的空间光孤子,通过平面波展开法详细研究了此光晶格的带隙结构并获得其相变点。数值研究了此光晶格中能存在的空间光孤子及其传播稳定性,数值结果显示位于不同周期波导上的空间光孤子其稳定性区间不同。
- 林洽武谢庆文罗质华石智伟李华刚
- 关键词:非线性光学克尔介质空间光孤子
- 钟表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钟表。;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钟表。;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图案及其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 刘康泳林洽武焦振兰
- 夫兰克—赫兹实验的理论探讨
- 2014年
- 理清夫兰克—赫兹实验与玻尔理论的历史渊源,一些著名的原子物理学的教材中存在的对夫兰克—赫兹实验与玻尔理论的关系存在理解误区,大部分教材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在玻尔理论提出之后才有夫兰克—赫兹实验,实则不然.从理论上分析炉温的升高,电子与汞原子发生碰撞的概率增大,导致板极电流相应地减小.发射电压增大,由于单位时间发射的电子数增加,碰撞概率不变,所以板极电流相应增大.随着栅极电压的增加,由于电子初速度的增加,在通过KG空间时,与汞原子的碰撞概率减少,因此板极电流峰值增大.
- 林洽武
- 关键词:玻尔理论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