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 作品数:18 被引量:71 H指数:5 供职机构: 空军工程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理学 兵器科学与技术 军事 更多>>
低气压长间隙介质阻挡放电的光谱诊断 2013年 设计了一种电极间隔为10cm的介质阻挡放电装置,以氩气为工作气体,在低气压下产生等离子体。采用发射光谱法,研究了放电空腔内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随空间位置的变化规律。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的变化通过使用Corona模型计算获得,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的变化通过分析Ar原子750.4nm谱线强度变化得到。实验发现空腔内不同位置的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是不同的。当测量位置从阴极向阳极移动时,电子温度先略上升而后迅速下降,再缓慢上升;电子密度先缓慢而后迅速地增大。 苏晨 徐浩军 林敏 张艳华 梁华 魏小龙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 发射光谱 电子温度 电子密度 能耗约束下的闭式等离子体隐身参数优化研究 苏晨 徐浩军 林敏 魏小龙射频电感耦合闭式等离子体产生与光谱诊断的实验 被引量:4 2015年 设计了一种闭式等离子体发生装置,采用射频电感耦合方式,以氩气为工作气体,在封闭式腔体低气压环境下进行放电实验。利用发射光谱法,测量了密闭腔体侧面方向的Ar谱线数据,研究了等离子体电子激发温度和电子密度随空间位置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射频功率对电子激发温度和电子密度的影响。等离子体中电子激发温度的变化通过玻尔兹曼斜率法进行分析,电子密度的变化则通过分析Ar原子750.4nm谱线强度变化获得。实验结果表明,该发生装置能够产生均匀持续的等离子体层,等离子体中电子激发温度约为9 500K。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电子激发温度随着输入射频功率的增加而增大,但变化幅度在减弱;当足够的输入功率时,等离子体层参数随位置的变化幅度较小。 林敏 徐浩军 魏小龙 梁华 苏晨关键词:等离子体隐身 发射光谱 电子激发温度 电子密度 能耗约束下的闭式等离子体隐身参数优化研究 <正>等离子体隐身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隐身技术,等离子体参数对于隐身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根据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应用于飞行器隐身的特点,以封闭式非均匀等离子体对电磁波的反射为研究对象,采用几何光学近似方法,通过分层计算模型,计... 苏晨 徐浩军 林敏 魏小龙关键词:等离子体隐身技术 等离子体参数 参数优化 低气压闭式等离子体放电实验及光谱诊断 被引量:5 2014年 闭式等离子体可以克服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在开放环境中等离子体难以维持及能耗过大的问题。针对等离子体隐身应用,设计了一种封闭式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选用微秒脉冲电源,以氩气为工质气体,在低气压环境下进行了放电实验。采用发射光谱法,测量了密闭腔体内部厚度方向上的Ar谱线强度,并将碰撞-辐射模型用于分析等离子体参数的分布规律。当放电参数确定时,给定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可通过碰撞-辐射模型计算得到2p能级上的布居分布比值,将其与从光谱数据中得到的布居分布比值进行比较,当差异值最小时,即可确定相应的等离子体参数。通过对电子温度在1~5 eV 范围内的2p9和2p1能级布居分布比值进行计算,分析了碰撞-辐射模型计算可能存在的误差。实验结果表明,在厚度方向上,封闭式腔体中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达到1011 cm^-3量级且呈一定的梯度分布,但变化幅度不大,其分布情况有利于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的应用。 林敏 徐浩军 苏晨 梁华 魏小龙关键词:发射光谱 电子密度 等离子体隐身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减小翼型跨音速阻力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2012年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能够显著提升飞行器/动力装置的气动性能。本文进行了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减小RAE2822翼型跨音速阻力的数值模拟。将电弧放电等离子体激励简化为对流场的热能注入,建立了基于唯象学的数值计算模型,以实验测试结果作为输入条件,将热能以源项的形式加入N-S方程求解,研究了不同来流速度、激励强度以及激励位置下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对翼型阻力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可以有效减小RAE2822翼型跨音速阻力,来流速度与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减阻效果有较大关系,当Ma=0.81时,减阻达到13.58%;激励强度对减阻效果影响较小,当W=3 000 K时,减阻达到11.77%;增大激励位置,减阻效果增大,但幅度变小,当D=20 mm时,减阻达到13.17%。 林敏 徐浩军 梁华 孙权关键词:等离子体气动激励 电弧放电 跨音速 减阻 闭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特性对比实验研究和光谱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ICP反应室或ICP质谱仪不同,ICP在用于衰减微波时,其腔体采用全密封石英结构,同时缺少静电屏蔽、金属衬底和磁场约束等条件,研究其内部电子密度等参数的分布对于等离子体局部隐身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光谱分析法,对两种典型ICP源(螺旋型和盘香型)在密闭石英立方体腔内H模式下稳定放电的电子密度分布展开了对比试验研究。使用Ar离子谱中476.45nm谱线相对光谱强度变化研究了不同型ICP源的E—H模式跳变和功率耦合效率,通过非H谱线(Ar)的Stark展宽法,诊断了两种源的天线垂直平面上的二维电子密度分布。实验发现ICP在H模下的电子密度分布受交变磁场产生的趋肤电流影响较大,趋肤深度随着放电功率的增大而减小,同时主等离子体区域体积缩小、电子密度增加,在天线的垂直面上,螺旋型源ICP电子密度呈中心轴对称型分布,盘香型源ICP呈双峰型分布。功率耦合效率受源天线形状及其容性耦合效应影响较大,光谱相对强度显示螺旋型源的功率耦合效率低于盘香型源。通过该实验方法,可以在石英立方腔体内得到最高电子密度范围为1.4×10^17~2.5×10^17 m^-3的螺旋型ICP源和范围1.8×10^17~3.0×10^17 m^-3的盘香型ICP源。 魏小龙 徐浩军 林敏 苏晨关键词:等离子体隐身 发射光谱 电子密度 粗集支持向量机的战斗机空战效能智能评估 被引量:5 2012年 根据现代空战特点,选取了战斗机的空战效能评估指标集,并采用粗糙集理论对指标体系进行约简,提取对空战效能影响起关键作用的特征参数,消除冗余信息,减少了支持向量的维数。支持向量机(SVM)具有结构简单、全局最优、泛化能力强的优点。根据所提取的特征参数,文中提出采用回归型支持向量机(SVR)建立空战效能智能评估模型。并通过实例与指数法和BP神经网络法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龚胜科 徐浩军 林敏关键词:指标集 粗糙集 回归型支持向量机 电磁波在非磁化等离子体中衰减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2015年 针对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良好应用前景,开展垂直入射到具有金属衬底的非磁化等离子体中电磁波衰减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利用WKB方法对电磁波衰减随等离子体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射频电感耦合放电方式产生稳定的大面积等离子体层,搭建了等离子体反射率弓形测试系统,进行了电磁波在非磁化等离子体中衰减效应的实验研究.利用微波相位法和光谱诊断法,得到不同放电功率下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其范围为8.17×109—7.61×1010cm-3.本实验获得的等离子体可以使2.7 GHz和10.1 GHz电磁波分别得到一定的衰减,且电磁波衰减的理论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结果表明,提高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覆盖均匀性有利于增强等离子体对电磁波的衰减效果. 林敏 徐浩军 魏小龙 梁华 张艳华关键词:等离子体隐身 电子密度 氩气/空气ICP放电现象研究和基于H_β光谱展宽的微波干涉电子密度诊断方法 被引量:2 2016年 闭式腔体ICP是解决飞行器等离子体局部隐身的可行方案,其电子密度Ne在电磁波入射方向上的分布是影响其电磁波衰减效果的关键因素。对此,开展了在30.8cm×30.8cm×5.8cm石英腔体内的ICP放电实验,通过实验研究了空气/氩气ICP的E-H模式跳变的物理现象,通过测量得到了空气/氩气环状ICP的宽度和覆盖面积比例随电源功率变化的规律,并给出了上述实验现象的理论解释。为了得到平面型ICP的电子密度在微波入射方向的分布,提出基于Hβ光谱展宽的微波干涉分布诊断法,分别对平面真空腔室内空气/氩气ICP的电子密度在电磁波入射方向上的分布进行了诊断,通过H_β(486.13nm)Stark展宽拟合和微波干涉过程分别获取电子密度分布函数的两项参数,得到了电子密度分布随放电功率变化的曲线。实验可得到电子密度范围为0.5×10^(11)~3.2×10^(11) cm^(-3)的环状ICP源,实验结果表明,ICP的电子密度受气体种类,射频功率影响较大,峰值电子密度接近ICP的中心位置,通过比较发现,氩气的电子密度较高,有效拟合区域较窄,空气的有效拟合区域较宽,覆盖面积较大。 魏小龙 徐浩军 林敏 宋慧敏 陈茂才关键词:等离子体隐身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电子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