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辉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篇复合材料
  • 3篇复合材
  • 2篇力学性能
  • 2篇力学性
  • 1篇动力环境
  • 1篇断裂功
  • 1篇断裂韧性
  • 1篇韧性
  • 1篇熔盐
  • 1篇软件系统
  • 1篇三维针刺
  • 1篇烧蚀
  • 1篇烧蚀机理
  • 1篇烧蚀性能
  • 1篇设计方法
  • 1篇双组元
  • 1篇啮合
  • 1篇喷管
  • 1篇锥齿轮
  • 1篇螺旋锥齿轮

机构

  • 4篇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杨晓辉
  • 3篇白龙腾
  • 1篇刘光磊
  • 1篇邓效忠
  • 1篇魏冰阳
  • 1篇成来飞
  • 1篇方宗德
  • 1篇李克智

传媒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材料工程
  • 1篇宇航材料工艺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双组元液体动力环境下3D C/SiC复合材料喷管烧蚀性能被引量:2
2022年
为明确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喷管在液体火箭发动机工作环境的烧蚀特性,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PIP)工艺制备得到3D C/SiC复合材料喷管,并对喷管进行多种工况环境下的地面热试车烧蚀考核。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3D C/SiC复合材料喷管能够满足液体火箭发动机多种工况环境下抗烧蚀性能要求,喷管喉部线烧蚀率约为3.92×10^(-4) mm/s;热试车烧蚀实验后喷管入口圆柱段、收敛段、喉部及扩张段外型面均残留有大量白色物质SiO_(2),喉部局部出现烧蚀坑洞现象;C/SiC复合材料液体火箭发动机工作环境下的烧蚀机理为机械冲刷烧蚀和氧化烧蚀。
白龙腾成来飞成来飞杨晓辉王毅
关键词:喷管烧蚀性能烧蚀机理
PyC界面层厚度对三维针刺C/Zr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规律被引量:2
2021年
为提高C/Zr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化C/ZrC-SiC复合材料制备工艺,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了不同PyC界面层厚度试样,系统研究了PyC界面层厚度对三维针刺C/ZrC-SiC复合材料的弯曲、断裂韧性影响规律,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简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沉积时间增加,针刺预制体碳纤维表面PyC界面层从颗粒状结构转化为厚度不断增加的热解碳界面层,C/ZrC-SiC复合材料弯曲力学强度、弯曲模量断裂韧性(KIC)和断裂功(γWOF)均表现出先增大而后降低的变化规律。
杨晓辉李克智李克智白龙腾
关键词:复合材料界面层断裂韧性断裂功
FLiNaK熔盐浸渗对2D 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021年
在650℃不同压力下将熔融的LiF-NaF-KF盐(46.5%-11.5%-42.0%,摩尔分数,FLiNaK)浸渗入2D C/C复合材料中,测试2D C/C复合材料的增重率、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变化并用X射线断层扫描(X-ray CT)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FLiNaK熔盐的分布,研究了FLiNaK熔盐浸渗对2D 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LiNaK熔盐分布在2D C/C复合材料开放的孔隙中、纤维束中和相邻层的裂缝中;随着浸渗压力的提高2D C/C复合材料的增重率增大、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提高。FLiNaK熔盐浸渗产生的"二次增密"作用和2D C/C复合材料中残余应力的耦合效应,使其力学性能提高。
白龙腾成来飞杨晓辉
关键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熔盐浸渗
螺旋锥齿轮设计、分析与仿真的理论与技术
方宗德邓效忠魏冰阳刘光磊杨晓辉
螺旋锥齿轮在汽车、航空、机床等现代机械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其齿面几何结构最为复杂,啮合性能及质量控制也最为困难,加工质量一直是齿轮制造业的难题。近年来,格里森公司已完成了基于啮合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的设计、加工、检验软件系统...
关键词:
关键词:螺旋锥齿轮软件系统设计方法啮合承载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