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辉
- 作品数:17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复合抑藻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抑藻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消毒工序、培养工序,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按本发明方法所制的微生物和金鱼藻的复合抑藻剂,共同抑藻的最高效率达到了100%,超过了单独的金鱼藻(6...
- 张庭廷杨晓辉彭桂莹
- 轮叶狐尾藻与水体微生物互作对铜绿微囊藻的抑藻效应
- 为研究高等水生植物与水体微生物互作对蓝藻的抑制效应,本研究探讨了单独轮叶狐尾藻、单独微生物、轮叶狐尾藻与水体微生物联合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单独轮叶狐尾藻、单独微生物以及两者联合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藻效果,...
- 夏文彤杨晓辉张胜娟张庭廷
- 关键词:微生物铜绿微囊藻化感作用
- 文献传递
- 六种食用油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应
- 2014年
- 通过对藻密度、抑制率等相关参数的测定,分别研究了金龙鱼食用油、大豆油、花生油等6种常见食用油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Kutz.)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金龙鱼食用油能有效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并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时间-效应关系.而3.0×105cells/ml的铜绿微囊藻,其半抑制浓度(EC50)最高可达4.18ml/L.
- 张胜娟夏文彤杨晓辉张庭廷
-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金龙鱼食用油脂肪酸抑藻效应
- 一种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方法,使用鱼腥草提取物进行抑制,本发明抑制剂原料来源丰富易得,对蓝藻水华的治理过程环保,不会对水体产生二次污染。
- 张庭廷刘璐李诚夏文彤杨晓辉
- Darcy--Navier--Stokes方程组弱解的存在性及零渗透系数极限的渐近行为
- 本文主要研究Darcy-Navier-Stokes方程组弱解的存在性以及当渗透系数趋于零时弱解的渐近行为.首先,考虑Darcy-Navier-Stokes方程组弱解的存在性,并且在L∞H1意义下建立弱解的弱强唯一性.其次...
- 杨晓辉
- 关键词:弱解存在性渐近行为
- 两种葱属植物的化感抑藻效应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葱科葱属植物香葱和韭菜的抑藻效应,为蓝藻水华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和应用基础。方法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作为受试对象,探讨不同浓度韭菜、香葱(分为茎叶和根)水浸提液的抑藻效果。结果韭菜、香葱茎叶和香葱根的水浸提液均有非常好的抑藻性能。低浓度组(5%,V/V),韭菜、香葱茎叶和香葱根的水浸提液的抑制率在第6天依次为60.8%、65.0%以及97.8%。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各浸提液不同浓度处理组的藻密度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且随着浸提液浓度增大,降低愈明显。其中,香葱根水浸提液的抑藻效果最佳,至实验第5天,其低浓度处理组(5%,V/V)的铜绿微囊藻细胞就几乎完全死亡,且其第6天EC50只有2.28 g/L鲜重。结论香葱根水浸提液具有非常好的抑藻效果,可进一步研究开发成高效、生态安全的抑藻剂。
- 康露伟侯雨晴杨晓辉洪欣张庭廷
- 关键词:香葱铜绿微囊藻化感作用
- 一种用于水培植物进行抑藻的装置
- 一种用于水培植物进行抑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泡沫塑料结构(1)、水培植物(2)组成。泡沫塑料结构(1)由泡沫塑料(3)和孔洞(4)组成,水培植物(2)位于这些孔洞(4)内。本实用新型利用泡沫塑料的漂浮性使得水培植物(2...
- 张庭廷杨晓辉夏文彤张胜娟
- 文献传递
- 一种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方法,使用鱼腥草提取物进行抑制,本发明抑制剂原料来源丰富易得,对蓝藻水华的治理过程环保,不会对水体产生二次污染。
- 张庭廷刘璐李诚夏文彤杨晓辉
- 文献传递
- 槐叶萍养殖水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应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研究槐叶萍[Salvinia natans(L.)All.]养殖水的抑藻效应及抑制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5%、10%、20%和40%槐叶萍养殖水作用于7.5×105cells/m L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测定其对藻细胞的溶藻率、电导率、藻液核酸和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的影响。结果40%处理组第4 d的抑制率达100%,5%处理组第7 d的抑制率达65%,藻细胞溶藻率、电导率、藻液中核酸含量,蛋白含量,以及藻细胞MDA含量均随养殖水浓度的增大而升高,SOD酶活性随着槐叶萍养殖水浓度增大先上升,然后又下降。结论槐叶萍养殖水通过改变藻细胞结构和胞内酶活性等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
- 张胜娟夏文彤杨晓辉张庭廷
- 关键词:槐叶萍铜绿微囊藻化感作用
- 槐叶萍抑藻效应及其抑藻物质的分离鉴定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深入研究槐叶萍(Salvinia natans(L.)All.)对有害蓝藻的抑制效应。方法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受试对象,以去离子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作为溶剂,制备4种槐叶萍粗提物,分别进行抑藻。筛选出抑制效应较好的粗提物,再经大孔树脂纯化,气质联用(GC-MS)分析筛选,最终获得抑藻物质组分。结果抑藻效应如下:乙酸乙酯粗提物>丙酮粗提物>乙醇粗提物>水粗提物。槐叶萍抑藻物质可能为:二丙酮醇、异亚丙基丙酮、四氢薰衣草醇、十五醛、14-庚癸烯醛、异丙苯、乙酸丁酯、抗坏血酸二棕榈酸酯、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已基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以及邻苯二甲酸丁基十一烷酯。结论槐叶萍抑藻效应及其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研究为蓝藻控制和抑藻剂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 张胜娟夏文彤杨晓辉张庭廷
- 关键词:槐叶萍粗提物铜绿微囊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