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霞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遥感
  • 1篇地表水
  • 1篇地表水体
  • 1篇地势起伏度
  • 1篇遥感技术
  • 1篇遥感监测
  • 1篇数据挖掘
  • 1篇水体
  • 1篇塌岸
  • 1篇坡度
  • 1篇起伏度
  • 1篇物探
  • 1篇决策树
  • 1篇花岗岩
  • 1篇滑坡
  • 1篇滑坡预测
  • 1篇基于GIS
  • 1篇归一化
  • 1篇航空物探
  • 1篇风化

机构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沈阳农业大学
  • 4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8篇李霞
  • 5篇于德浩
  • 3篇龙凡
  • 2篇王康
  • 1篇陈伟涛
  • 1篇何俊仕
  • 1篇韩天成
  • 1篇杨彤
  • 1篇刘金龙

传媒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沈阳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归一化地表水体挖掘指数在地表水体自动提取中的应用
为了在海量遥感数据中高效、高自动化程度的提取地表水体信息,提出了归一化地表水体挖掘指数法(NDSWDI),该方法先选取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归一化建筑物差异指数(NDBI)...
李霞于德浩龙凡杨彤王康
关键词:遥感地表水体
文献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的工程选址模型
为了在海量数据中挖掘与工程选址相关联的指标因子,提高海量数据的利用率和选址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工程选址模型,该模型通过决策树算法可实现工程选址中多元异构数据的挖掘和利用。通过对预选址地域的实地勘察验证,证明...
李霞于德浩陈伟涛龙凡
关键词:数据挖掘决策树
文献传递
采用ArcGIS平台的地势起伏度自动提取技术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为解决常规方法提取地势起伏度工作过程繁琐、效率低,以及提取过程中生成大量缓存文件等问题,提出一种地势起伏度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对传统"拐点"理论手工确定最佳统计单元的过程加以改进,利用Python模块编程实现了不同统计单元起伏度值的自动计算和最佳统计单元的自动提取。不同试验区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减少了大量不必要缓存文件,操作更为简便,效率明显提高。
王康何俊仕于德浩龙凡李霞
关键词:地势起伏度ARCGIS
基于坡度特征的花岗岩风化程度划分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针对目前遥感技术手段难以快速划分岩石风化程度的问题,以花岗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风化程度与坡度的耦合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坡度特征的花岗岩风化程度划分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解译区域地层岩性,通过立体像提取区域坡度信息;然后对坡度分级并统计花岗岩地质体内各级坡度的面积百分比;最后根据坡度分级特征曲线判断花岗岩风化程度。野外验证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划分花岗岩风化程度,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作业提供参考。
李霞于德浩陈伟涛杨清雷徐兴宇胡畔王李
关键词:花岗岩风化程度遥感技术
基于GIS的滑坡预测方法研究
为了降低滑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评估滑坡所造成的危害,提出了一种基于GIS的滑坡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滑坡形成机理的分析,构建了滑坡预测指标集,并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对专题因子进行了定量反演,通过空间建模技术,在A...
李霞于德浩龙凡韩天成王康
关键词:滑坡GIS遥感
文献传递
鸭绿江塌岸地质灾害遥感调查与监测
针对鸭绿江沿岸侵蚀塌岸地质灾害发育严重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为了保护城镇、港口和沿江公路建设,保证沿江城镇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国土流失,利用多期卫星遥感数据,对鸭绿江塌岸地质灾害开展了系统而深入的调查与监测,查明了鸭...
于德浩龙凡刘成玮李霞杨彤
关键词:塌岸遥感监测
文献传递
崩塌灾害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针对我国崩塌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国家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从崩塌形成机理人手,分析了崩塌形成的环境条件,并从内因和外部诱因角度阐述了对崩塌形成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防护建议和防治措施。
于德浩李霞龙凡王康杨彤
关键词:崩塌
文献传递
基于航空物探方法的地下人工洞体勘察法初探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解决地面物探工作在特殊地形条件下,以及高植被覆被区难以进行地下人工洞体探测的问题,在分析地下人工洞体电磁特征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当前航空物探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并提出了利用时间域航空电磁法探测地下人工洞体的设想;并初步拟定了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为高效探测地下人工洞体提供了参考依据。
李霞于德浩龙凡韩天成王康刘金龙
关键词:航空物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