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锦玉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南汇区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起搏
  • 3篇心脏
  • 3篇心脏起搏
  • 2篇动脉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脏起搏器
  • 2篇药物
  • 2篇锁骨
  • 2篇锁骨下静脉
  • 2篇漂浮电极
  • 2篇起搏器
  • 2篇球囊
  • 2篇球囊漂浮电极
  • 2篇左锁骨
  • 2篇左锁骨下静脉
  • 2篇下静脉
  • 2篇静脉
  • 2篇梗死
  • 1篇蛋白

机构

  • 9篇上海市南汇区...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市徐汇区...
  • 1篇交通大学

作者

  • 9篇李锦玉
  • 9篇胡春燕
  • 7篇黄波
  • 6篇蒋庆渊
  • 4篇朱福
  • 3篇陆铭
  • 2篇陈为群
  • 2篇李志强
  • 2篇庄晓华
  • 1篇卢振国
  • 1篇马晶
  • 1篇张建军
  • 1篇汪芳
  • 1篇金炜
  • 1篇冯义柏
  • 1篇孙宝贵
  • 1篇王毅

传媒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上海医学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应用两种电极导管紧急床旁心脏起搏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比较在体表心电图指导下两种电极导管紧急床旁心脏起搏治疗心动过缓的效果,探讨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的方法学和可行性。方法75例严重心动过缓的患者中,50例使用带球囊漂浮电极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25例使用普通电极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进行床边临时起搏,对两者的操作时间和效果分别加以回顾性分析,在一周内,38例在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时进行了导管位置的X线观察,其他存活患者也进行了导管位置的X线观察,比较两种起搏方式的成功率和安全性。结果球囊漂浮电极组,即刻起搏成功率为94%,起搏成功时间为(8.5±2.7)min,并发症发生率为2%,术后导管脱位率为6.3%;普通电极组,即刻起搏成功率为96%,起搏成功时间为(6.3±2.1)min,并发症发生率为8%,术后无导管脱位现象。结论体表心电图指导下应用两种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是一项安全有效、可行的起搏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黄波朱福孙宝贵卢振国胡春燕蒋庆渊李锦玉陆铭
关键词:左锁骨下静脉穿刺球囊漂浮电极导管普通电极导管起搏
急性心肌梗死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药物保守治疗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冠心病的发生率大幅度上升,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危害最大,本研究旨在对比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药物保守治疗的远期疗效,探讨较有效的治疗途径。
李锦玉胡春燕蒋庆渊黄波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药物治疗预后
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QT间期和QT离散度的改变及不同治疗方法对其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比较心肌梗死后合并糖尿病及未合并糖尿病患者的QT间期(QTc)及QT离散度(QTcd),并比较心肌梗死后糖尿病患者分别用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双胍类及饮食控制后的QTc、QTcd。方法138例心肌梗死后患者分为糖尿病组(70例)及非糖尿病组(68例),行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定QTc及QTcd。糖尿病组分别给予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双胍类及饮食控制后测定QTc及QTcd。结果糖尿病组的QTc、QTcd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377.2±24.3)ms与(342.9±27.5)ms、(48.8±19.7)ms与(40.3±26.6)ms,t分别为7.77、2.14,P〈0.01或0.05],双胍类药物组与饮食控制组QTc、QTc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胰岛素组QTc、QTcd显著高于其他3纽(P〈0.05或0.01),磺脲类药物组QTc、QTcd高于双胍类药物组及饮食控制组(P〈0.05或0.01)。结论心肌梗死后糖尿病患者QTcd增加,提示心肌梗死后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高。胰岛素和格列吡嗪可能会增加心肌梗死后糖尿病患者QTcd,且在胰岛素治疗后更明显。
李锦玉黄波马晶胡春燕
关键词:QT间期离散度心肌梗死降糖药物
永久性心脏起搏对纤溶系统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不同模式永久性心脏起搏对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54例,根据起搏模式分为两组,其中VVI起搏器36例(V组),DDD起搏器18例(D组)。选择32例起搏器术前患者作对照组(C组)。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a2-纤溶酶抑制剂(a2-PI)活性、纤溶酶原灭活剂(PAI)活性及D-二聚体(D-D)浓度。结果V组和D组的PAI活性明显高于C组(P<0.01),V组和D组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V组和D组的t-PA活性却明显低于C组(P<0.01),其中V组又低于D组(P<0.05)。PAI/t-PA比值的改变与PAI活性改变相似;PAI/t-PA比值与术后时间之间没有线性相关关系(P>0.05)。V组的a2-PI活性高于C组(P<0.05)。各组之间D-D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纤溶功能处于低下状态,尤其以单腔心室起搏为明显。
黄波朱福胡春燕蒋庆渊李锦玉陆铭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纤维蛋白溶解纤溶酶原灭活剂纤溶酶
两种非洛地平药物经济学分析及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评价国产与进口非洛地平药物经济学及两种药物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120例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服用国产非洛地平(5mg/次,1次/d)和进口非洛地平(5mg/次,1次/d),每2周随访1次,记录血压情况。结果:1年后,国产非洛地平组治疗费用为540元,进口非洛地平组费用为1404元,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63.4%和72.5%,均能明显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结论:两组降压总有效率及对左室逆转作用无差异(P>0.05),国产非洛地平的价/效更有优势。
蒋庆渊胡春燕黄波李志强李锦玉
关键词:高血压非洛地平药物经济学左室肥厚
粉防己碱对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对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健康♂新西兰幼年兔6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高脂模型组和粉防己碱组以高脂饲料喂养,粉防己碱组同时静注粉防己碱5mg.kg-1.d-1。观察各组实验前、喂养6和12 wk时的体重和血脂的变化,及12 wk结束时主动脉壁和心肌小动脉的变化。结果各组相同时间的体重、对照组实验前、喂养6和12 wk后的血脂水平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模型组12 wk TG、TC、LDL、HDL分别为(1.97±0.83)、(19.22±3.10)(、17.50±2.64)(、0.25±0.09)mmol.L-1,与对照组[分别为(0.86±0.93)、(0.82±0.16)、(1.77±1.78)、(0.40±0.14)mmol.L-1]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粉防己碱组[分别为(2.35±0.28)、(20.39±2.94)、(18.52±1.80)、(0.25±0.11)mmol.L-1]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2 wk末,对照组主动脉内膜光滑,表面无纤维斑块形成,模型组动脉壁内膜表面有较多大小不同呈黄色粥样的纤维斑块形成,粉防己碱组内膜表面有奶油色或乳白色变化,但无凸出于表面的纤维斑块。结论粉防己碱不能降血脂,但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进展。
黄波冯义柏朱福王毅胡春燕蒋庆渊李锦玉陆铭
关键词:高脂蛋白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粉防己碱
采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2008年
右心室流出道接近房室水平,此处起搏可使心室激动顺序接近生理,能获得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但这种起搏方式需要借助主动固定电极导线,且临床操作有一定难度。本研究探索应用主动固定导线的可行性和安全性。1
胡春燕李锦玉蒋庆渊黄波庄晓华陈为群朱福汪芳张建军金炜
关键词:右心室流出道起搏方式间隔部心室激动顺序
经锁骨下静脉球囊漂浮电极临时心脏起搏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李锦玉胡春燕
关键词:左锁骨下静脉球囊漂浮电极
甲状腺功能亢进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心脏起搏器一例
2011年
1临床资料患者女,66岁,反复发作晕厥1年,头晕、黑朦1周,于2010年2月23日住上海市南汇区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体格检查:血压165/60mmHg(1mmHg=0.133kPa),无突眼征,甲状腺无肿大。
胡春燕李志强庄晓华李锦玉陈为群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心脏起搏器体格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