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添
- 作品数:42 被引量:178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应用
- 2003年
- DC是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其首要的功能是诱导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近年来由于在细胞活化中共刺激机制的阐明,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之间的信号转导及抗原呈递过程研究的深入,使得DC在肿瘤的生物治疗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DC与肿瘤预后的关系,DC抗肿瘤机制,DC疫苗的分类以及DC疫苗的临床试验等方面。
- 高秋李锦添
- 关键词:肿瘤免疫治疗DC疫苗树突状细胞抗肿瘤机制共刺激抗原呈递
- p53 c-erbB-2 VEGF蛋白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辅助化疗的临床预测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探讨p53、c-erbB-2、VEGF蛋白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和辅助化疗的临床预测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检测18例根治术后行含铂类辅助化疗的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石蜡切片中p53、c-erbB-2、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选同期单独手术的15例Ⅲa期患者作对照,分析三项指标在单纯手术组和术后化疗组中的表达以及联合检测三项指标对预后和辅助化疗的预测作用。结果:1)p53、c-erbB-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72%和47.17%,两组中阳性者和阴性者的生存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54.72%,在单纯手术组中阳性者和阴性者生存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术后化疗组中二者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3)在单纯手术组中,将p53、c-erbB-2、VEGF3项指标分为3项全阳性、3项全阴性、3项中任1~2项阳性3组,3组生存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在术后化疗组中,将p53、c-erbB-2两项指标分为2项全阳性、2项全阴性、其中任1项阳性3组,3组生存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5)COX多因素分析,提示组织学类型、p53、c-erbB-2是影响术后化疗效果的独立指标。结论:p53、c-erbB-2、VEGF蛋白表达是预后较差的指标之一,预测p53、c-erbB-2蛋白表达阳性者较阴性者对化疗不敏感,将p53、c-erbB-2。
- 余辉吴一龙戎铁华李锦添王思愚区伟侯景辉林素瑕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辅助化疗C-ERBB-2蛋白VEGF蛋白
- 两种电镜包埋剂在制样中的联合使用被引量:1
- 2000年
- 肖永波李锦添
- Notch1、P21^(WAF1)和Involucri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1
- 2005年
- 背景与目的:Notch1受体蛋白的异常表达常见于多种原发性肿瘤,但它与鼻咽癌的关系仍不清楚。本研究拟探讨鼻咽癌组织中Notch1受体蛋白、其下游蛋白P21WAF1和Involucrin蛋白的表达,以及它们与鼻咽癌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1例鼻咽癌组织和20例鼻咽慢性炎症组织中Notch1﹑P21WAF1和Involucrin蛋白的表达。结果:20例鼻咽慢性炎症组织中Notch1、P21WAF1和Involucrin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00%(20/20)、90.0%(18/20)、100%(20/20);鼻咽癌组织中Notch1、P21WAF1和Involucrin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77.2%(78/101)、89.1%(90/101)和80.1%(81/101);三者在不同组织类型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有显著差异,随着分化程度的下降表达明显减弱,分别为P=0.000,P=0.026和P=0.000;并且在角化性鳞状细胞癌、分化型非角化癌和未分化癌之间两两比较,表达均有显著差异,分别P<0.05;Notch1的表达水平分别与P21WAF1和Involucrin的表达水平正相关,P=0.002和P=0.001;而P21WAF1与Involucrin的表达水平无明显的相关。结论:鼻咽癌组织中Notch1、P21WAF1和Involucrin的表达与鼻咽癌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 王敏李锦添曾益新侯景辉林琼琼
- 关键词:P21^WAF1蛋白
- 基因芯片与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基因芯片这一 2 1世纪革命性的技术正成为当前的一大研究热点 .它在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疾病分子分型、突变检测和多态性分析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在介绍基因芯片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阐述该项技术在临床研究上的应用 .
- 刘伟李锦添
- 关键词:基因芯片生物医学
- 鼻咽部同时并存两种类型原发癌一例被引量:1
- 1995年
- 邓满全李锦添张锦明闵华庆
- 关键词:鼻咽部肿瘤原发癌病例报告鳞癌腺癌
- 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在胃癌中的发生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D2S123和D3S1298两个微卫星位点,采用PCR-银染法,对36例胃癌标本进行检测;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χ2检验或费歇尔精确检验。结果两个位点共检出MSI阳性11例,发生率为30.6%(11/36);与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有关的临床病理因素为肿瘤的组织学类型(P=0.048)及有无淋巴结转移(P=0.034)。结论微卫星不稳定性在胃癌的发生及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是正常细胞癌变的可能途径之一;中-高分化腺癌或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微卫星不稳定的发生率高。
- 孙晓卫詹友庆李威徐立李锦添陈小君张如华徐大志
- 关键词:DNA基因组不稳定性
- EB病毒DNA在鼻咽病变中的表现被引量:5
- 1993年
- 本文通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鼻咽活检组织不同病理改变时EBV—DNA的表现,以探讨EB病毒在鼻咽癌发生过程中的可能作用。结果显示:(1)本实验所有鼻咽低分化癌癌组织均出现EBV—DNA片段,且绝大部分病例的阳性细胞数及细胞阳性强度均在中等以上;(2)无论是鼻咽癌或慢性鼻咽炎病例,所见到的中-重度异型改变上皮或淋巴组织,均有数量不等的细胞存在阳性强度不同的EBV-DNA片段,粘膜下小涎腺内亦常见到一定数量的EBV-DNA片段。结果提示:(1)EB病毒与鼻咽低分化癌关系密切。EBV作为致鼻咽癌病因多因素中的一员是有可能的;(2)患者血清中EB病毒相关抗体,尤其是IgA抗体阳性率和滴度的升高,可能与鼻咽局部EBV感染及/或EBV激活有关;(3)在异型改变上皮中有中等或以上阳性强度EBV-DNA片段的检出,将有可能作为推测鼻咽癌癌前病变的有效指标。
- 李锦添黄宝珍罗天锡
- 关键词:DNA原位杂交EB病毒鼻咽肿瘤
- 胃癌7号染色体长臂的杂合性缺失分析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7号染色体长臂微卫星位点的杂合性缺失(lossofheterozygosity,LOH),以初步确定7号染色体长臂上与胃癌相关基因连锁最密切的微卫星多态位点及LOH的临床意义。方法:在70例原发性胃癌中应用多重PCR技术扩增覆盖整个7号染色体长臂的9个微卫星位点(平均遗传距离为10cm),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PCR产物,用GeneScan、Genotyper软件进行分析。结果:9个微卫星位点的LOH均可发生于原发性胃癌,总的LOH频率为34.3%(24/70),其中D7S486和D7S798位点的LOH频率较高,分别为24.0%(12/50)和19.2%(5/26);总的LOH频率随临床分期而显著增高(P=0.046),D7S486位点的LOH频率在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5)。结论:在7号染色体长臂D7S486和D7S798位点附近,可能存在与胃癌发展相关的抑癌基因。
- 李锦添买世娟冯炳健冯启胜黄丽惜余杏娟潘志忠詹友庆夏建川
- 关键词:胃癌7号染色体长臂杂合性缺失肿瘤抑制基因
- 鼻咽癌p53蛋白表达与p53基因结构改变及mdm_2蛋白表达的关系和意义被引量:8
- 1999年
- 目的:探讨影响NPCp53蛋白表达的因素、p53和mdm2蛋白在NPC发生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和mdm2蛋白、Southern杂交法检测p53基因结构。结果:31例p53蛋白阳性的NPC中10例(32.3%)有p53基因结构改变;在2.8/6kh(4例)与8kb(6例)HindⅢ杂交片段者之间,mdm2蛋白表达有显著差异(P=0.0238)。无p53基因结构改变的21例NPC中12例mdm2蛋白表达阳性和9例阴性。p53和mdm2蛋白表达在中-重度异型性改变(32例)与轻度异型性改变(21例)之间,或与NPC(34例)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两蛋白同时表达率在中一重度异型性改变时从“0”骤升至50.0%,非常接近NPC(54.3%)。结论:p53基因结构改变和mdm。蛋白过度表达是影响NPCp53蛋白过度表达的两个因素;不同类型p53基因结构改变所产生的p53蛋白激活MDM2的功能并不相同;p53和mdm2蛋白过度表达,尤其两蛋白协同作用,可能在NPC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 李锦添龙江斌邓满全梁启万李辉梅区宝祥
- 关键词:鼻咽肿瘤P53基因MDM2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