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
- 作品数:65 被引量:223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科研计划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生物学更多>>
- 体外共培养体系中胆管癌细胞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b-FGF和VE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体外共培养体系中胆管癌细胞(QBC939)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胆管癌QBC939细胞与HUVEC体外共培养体系,采用CCK-8法检测共培养不同时相HUVEC的增殖;ELISA检测共培养上清液中b-FGF含量;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共培养不同时相点HUVEC细胞VEGF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共培养后12、24、48h和72h,HUVEC增殖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与0h组比较,共培养12、24、48h上清液中b-FGF含量显著增高(P<0.05)。共培养12h时VEGF mRNA表达显著增加,并持续至72h(P<0.01),VEGF蛋白表达在共培养12h后显著增高,24、48、72h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胆管癌QBC939细胞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增加b-FGF分泌和VEGF表达。b-FGF和VEGF表达增加与肿瘤血管新生,以及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可能具有相关性。
- 李薇杨芸宋富强冯亚星李昆
- 关键词:内皮细胞脐静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 38例幼年类风湿病的心脏改变被引量:1
- 1991年
- 幼年类风湿病是儿科常见的结缔组织病,一般认为该病累及心脏者少见。本文观察到,幼年类风湿病患者心脏改变的发生率较高,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38例患儿均符合幼年类风湿病的诊断标准。包括全身型19例,多关节型11例,
- 杜武毅龙金明李薇王绍绅
- 关键词:幼年型类风湿病心脏儿童
- 普卢利沙星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评价口服普卢利沙星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交叉空腹口服两种普卢利沙星制剂264.2mg(相当于活性成份200mg)。用HPLC法测定普卢利沙星代谢产物NM394体内的血药浓度。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其主要药动学参数T1/2分别为(8.88±2.85)、(9.08±3.07)h;Cmax分别为(1.04±0.39)、(0.94±0.30)mg·L-1,Tmax分别为(0.66±0.15)、(0.64±0.15)h,AUC0-t分别为(6.89±2.18)、(6.66±1.93)mg·L-·1h,AUC0-∞分别为(7.73±2.56)、(7.57±2.19)mg·L-·1h,MRT分别为(9.82±1.51)、(9.65±1.90)h,经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主要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7±24.2)%。结论两种普卢利沙星制剂在健康人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
- 邓英贤文爱东王志睿陈苏宁吴寅周敏李薇
- 关键词:普卢利沙星NM394生物等效性HPLC
- 长时间次声作用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通过观察长时间次声作用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隔内侧核(MS)和斜角带核(DB)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次声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16Hz,130dB次声作用SD大鼠2h/d,共42d,避暗回避实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大脑MS和DB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避暗回避实验错误次数明显增多,(2.9±1.9)次,对照组(0.8±0.8)次,潜伏期明显缩短,(153±22)s,对照组(290±15)s(t=3.61,P<0.01)。受损神经元的线粒体损伤,核糖体、糖原减少,溶酶体、脂褐素增多。结论:长时间次声作用可使隔-海马胆碱能通路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并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下降有关。
- 魏智钧李玲陈景藻李薇袁华李学荣刘健
- 关键词:学习记忆功能斜角带核超微结构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与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02年
- 李薇
-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胃肠减压胃溃疡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
- EDNRA和eNOS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及内皮素受体A型(EDNRA)基因与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aSAH共60例,详细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预后标准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进行评分。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方法对EDNRA基因3个多态位点(rs5335、rs6842241、rs6841581位点)及eNOS基因2个多态位点(G-894T、T-786C位点)进行研究,分析上述多态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预后病例中的分布。结果预后良好38例(63.3%),预后差者22例(36.7%)。预后良好组与预后差组EDNRA与eNOS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本组病例中,eNOS及EDNR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aSAH的预后无明显相关。
- 刘丽蔡艺灵黄旭升冯凯李薇杜娟段文博崔永强路浩军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一氧化氮合酶
- 冬季与夏季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特点比较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冬、夏季节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BAS-TIA)患者临床特点的差别。方法225例VBAS-TIA患者按照发病时间分为冬季组(134例)和夏季组(91例),比较组间的性别、年龄和伴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的例数;比较组间的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颈部血管血流速度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AS)、重度狭窄、椎动脉迂曲/纤细的例数。结果与冬季组比较,夏季组患者的年龄较轻、男性和伴发高血压、高脂血症的例数均较少(P<0.05);伴发糖尿病、心脏病的例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冬季组比较,夏季组患者的血压、颈部血管血流速度以及AS、重度狭窄、椎动脉迂曲/纤细的例数均较少(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季节因素可能影响着不同时期VBAS-TIA的临床特点。
- 郭明升李薇
- 关键词:椎底动脉供血不足夏季
- 酶联免疫法与微粒子酶免疫法检测全血他克莫司浓度的比较被引量:11
- 2002年
- 目的 :比较微粒子酶免疫法 (MEIA)和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全血他克莫司浓度的特点 ,总结其在临床他克莫司全血浓度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分别以MEIA和ELISA平行测定高、中、低标准浓度的他克莫司血样 ,比较两种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相关性及各自特点。以他克莫司谷浓度测定结果结合器官移植受者的临床情况 ,比较MEIA法和ELISA法在心脏、肝脏、小肠和肾脏移植患者全血他克莫司谷浓度治疗窗的范围。结果 :MEIA和ELISA方法学的回收率分别为 (96 .4±1 .4) %和 (1 0 4.7± 1 .8) %,RSD分别为 (7.7± 2 .0 ) %和 (8.2± 1 .7) %,r =0 .96。与MEIA法相比 ,ELISA法灵敏度更高、测试成本更低 ,但分析速度较慢。MEIA和ELISA可采用相同的谷浓度治疗窗范围。结论 :两种方法均准确可靠 ,适用于临床他克莫司的治疗药物监测。
- 文爱东杨志福赵磊高迎春李薇
- 关键词:酶联免疫法他克莫司治疗药物监测MEIA
- 氢溴酸加兰他敏缓释片人体药物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建立HPLC-MS方法分析人血浆中氢溴酸加兰他敏的含量,并研究氢溴酸加兰他敏缓释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12名健康受试者口服单剂量(10mg)或多剂量氢溴酸加兰他敏缓释片(10 mg×7 d)后,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收集血样,HPLC-MS法测定,采用DASS 2.0软件计算给药后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氢溴酸加兰他敏缓释片的t_(max)为(4.0±1.4)h;C_(max)为(27.2±3.3)μg·L^(-1);t_(1/2)为(10.3±0.9)h;MRT为(15.4±1.3);AUC_(0-60h)为(483.1±70.4)μg·h·L^(-1)。多剂量口服氢溴酸加兰他敏的AUC_(0→∞)为(916.0±99.0)μg·h·L^(-1),C_(max)^(ss)为(56.8±11.6)μg·L^(-1),C_(min)^(ss)为(15.5±4.0)μg·L^(-1),C_(ss)为(38.2±4.1)μg·L^(-1),DF为(1.1±0.3),t_(max)为(3.6±1.9)h,t_(1/2)为(11.7±1.4)h。结论:氢溴酸加兰他敏缓释片主要药动学参数单剂量和多剂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多剂量给药后体内无蓄积。
- 文爱东杨志福吴寅周敏陈苏宁李薇
- 关键词:氢溴酸加兰他敏单剂量多剂量HPLC-MS
- 次声作用对小鼠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胶质细胞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观察次声作用后小鼠海马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阳性胶质细胞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BALB/C小鼠暴露于 16Hz、声压 130dB和 90dB次声 ,2h/次·d-1,分别作用 1、7、14、2 1和 2 8d后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小鼠海马内GFAP阳性胶质细胞表达的变化。结果 次声作用一定时间后小鼠海马内GFAP阳性胶质细胞增多 ,14d呈高峰 ,130dB组与 90dB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 ,90dB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在一定强度的次声作用下 ,GFAP阳性胶质细胞表达在小鼠海马内的变化呈一定的规律性 ;GFAP参与了次声对脑损害的修复过程。
- 牟翔陈景藻李玲李薇易南贾克勇刘静
- 关键词:次声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