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绪领 作品数:9 被引量:16 H指数:3 供职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认知训练在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22年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常见的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进行性认知功能下降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导致痴呆的主要原因。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一种亚型。研究表明,a-MCI大多会进展为AD,积极干预a-MCI是延缓或减少AD发生的关键。目前用于治疗a-MCI的药物均缺少大样本的循证医学证据,临床科研工作者越来越关注认知训练在a-MCI非药物治疗领域的研究。认知训练的研究在a-MCI患者的非药物干预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就认知训练在a-MCI患者临床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黄晓旭 李绪领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凋亡相关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改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改变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3月龄P8品系快速老化小鼠(SAMP8)6只、6月龄SAMP8小鼠12只、6月龄抗快速老化系1小鼠(SAMR1)6只,将其分为四组:A组为6月龄SAMR1小鼠6只、B组为3月龄SAMP8小鼠6只,均作为对照;C组为6月龄SAMP8小鼠6只(假治疗组),O组为6月龄SAMP8小鼠6只(药物组)。O组腹腔注射Obatoclax 0.2 mL,C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干预14 d。使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小鼠的认知功能;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异常磷酸化tau(p-tau)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C、O组Morris水迷宫实验的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第一次比较,O组第二次Morris水迷宫实验的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C组比较,O组Bcl-2蛋白的阳性细胞计数显著增加(P<0.05);Caspase-3平均光密度值(IOD值)和阳性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au蛋白的IOD值和阳性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生存时间延长SAMP8小鼠出现记忆力减退趋势。在认知变化过程中Bcl-2是一个关键成分,记忆力减退可能不是通过Caspase-3和p-tau途径发挥作用。 温世荣 于艳红 王德生 王春利 李绪领 杨慧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BCL-2 凋亡 中药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2023年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病率正逐年上升。目前,国内外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药物尚缺少大样本的循证医学证据,与西药相比,中药具有多组分、多靶点的特点。本文就中药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谭亚芳 关思奇 张文杰 杨慧 李绪领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多模态核磁共振在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2019年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为特点的神经变性疾病。其发病率高且预后差,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对于有风险但尚未显示痴呆症状的受试者进行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具有关键意义,而磁共振成像(MRI)将在这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已经提出了应用不同类型MRI特征进行AD转换预测的一些机器学习方法。多模态MRI在AD诊断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就AD临床多模态影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张乃源 李绪领 张文杰 谭亚芳 关思奇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磁共振波谱成像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项针治疗脑卒中所致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研究 目的、方法:该课题根据腧穴'近治作用'的原理,研究颈项部腧穴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效果.采取项针加药物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药物对照组,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以吞咽功能和言语功能为主要观察指标,进行治疗前后和组... 李绪领关键词:脑卒中 针刺疗法 假性延髓麻痹 文献传递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ACI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OX40L表达及血清OX40L和hs-C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动脉硬化脑梗死(ACI)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OX40L及血清OX40L和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40名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20 mg治疗组(A组)和瑞舒伐他汀10 mg治疗组(B组),应用QRT-PCR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OX40L及血清OX40L和hs-CRP的水平。结果:A组与B组外周血淋巴细胞OX40L下降幅度比较(P<0.01)及血清sOX40L和CRP水平治疗后有明显降低(P<0.05),A组与B组比较A组降低更加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病人急性期服用瑞舒伐他汀20 mg能更明显的降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OX40L及血清OX40L和CRP的水平,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人早期服用较大剂量的他汀药物治疗效果可能更好。 刘彬 王凤军 李绪领 李春梅 苏丹颖 王鹏军 于美婷 李永男 刘欧关键词:瑞舒伐他汀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OX40L SOX40L 海马神经功能亢进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2021年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认知功能下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精神行为异常。研究发现,AD早期海马神经功能亢进。海马神经功能亢进是一种维持记忆功能的代偿机制,但通过对动物模型研究发现,海马神经活动正常的动物模型的认知功能保存较好;海马神经功能亢进的动物模型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并且通过药物抑制海马神经的过度活跃可以改善认知功能。这一现象的发现使得对AD疾病过程的理解发生重大转变,并对AD治疗的研究方向产生重要影响。 关思奇 谭亚芳 张文杰 杨慧 李绪领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TAU蛋白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物理治疗方式,已被广泛运用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然而,在AD的治疗中,其应用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综述了不同治疗参数对AD病人疗效的影响,发现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high frequency rTMS,H-rTMS)能够取得更显著的治疗效果。此外,本文进一步分析了H-rTMS治疗A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并研究了H-rTMS与其他非药物治疗方式(如认知训练)联合应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庞学妍 李绪领关键词:经颅磁刺激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4年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安全无创的非侵入性干预技术,在各种神经和精神疾病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rTMS在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ISCI)方面也取得一定疗效。本文从rTMS的基本原理、治疗PISCI的作用机制、在PISCI中的应用、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rTMS在PISCI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赵阳 李绪领关键词: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 重复经颅磁刺激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