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
- 作品数:11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丹酚酸B调控Piezo1通道保护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血管舒缩功能
- 2024年
- 基于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1探讨丹酚酸B调节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血管舒缩功能。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制备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丹酚酸B组(0.5 g·kg^(-1)),另设假手术组,灌胃14 d,每天1次。实验结束时,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等心功能指标;生化分析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心房钠尿肽(ANP)、脑利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法观察心肌梗死面积;取胸主动脉进行离体血管环实验,测定各组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EDD)及非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EID),检测Piezo1通道激动剂(Yoda1)及抑制剂(Dooku1)对EDD及EID的影响;Masson染色观察胸主动脉结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胸主动脉Piezo1及CD31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血管Piezo1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丹酚酸B组LVEF、LVFS、CO、SV等明显升高,心肌梗死面积减低,血清CK、CK-MB、LDH活性降低,ANP、BNP、AngⅡ含量下调;改善胸主动脉EDD及EID,增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血管内皮细胞Piezo1表达进而增加Yoda1对EDD的反应性,上调血管平滑肌细胞Piezo1表达,增加Dooku1对EID的反应性。综上,丹酚酸B能够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保护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血管舒缩功能,其作用可能与Piezo1在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表达有关。
- 杨丽丽曹策康静刘子馨孟红旭刘建勋李磊
- 关键词:丹酚酸B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 电针郄穴结合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观察
- 目的:探讨电针郄穴结合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探索新方向。方法:将9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采用电针郄穴结合围刺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围刺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每...
- 李磊
- 关键词:电针围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 文献传递
- 电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被引量:17
- 2015年
-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1组采用围刺阿是穴(深刺,进针33 mm)配合电针治疗;治疗2组采用围刺阿是穴(浅刺,进针16 mm)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伐昔洛韦及维生素B1治疗。治疗10 d后,观察3组患者止疱、结痂、脱痂时间及VAS评分,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93.3%,治疗2组分别为46.7%和86.7%,对照组分别为33.3%和63.3%。治疗1组治愈率与治疗2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1组和治疗2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1组止疱、结痂、脱痂时间与治疗2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2组结痂、脱痂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组与治疗2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组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深刺围刺阿是穴配合电针治疗能及早控制疱疹的增多,促进疱疹结痂愈合,有效缓解神经疼痛,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 孙远征李磊于天洋
- 关键词:电针围针深刺
- 针刺极泉穴治疗中风后手指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对针刺极泉穴治疗中风后手指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方法将78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侧上肢取八邪,结合辩证取穴。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针刺极泉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8%,对照组为61.5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针刺极泉穴,可以促进手指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 李海河李磊
- 关键词:极泉穴针刺
- 针刺郄穴配合电针围刺治疗枕神经痛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观察针刺郄穴配合电针围刺治疗枕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枕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郄穴配合电针围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围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郄穴配合电针围刺是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
- 孙远征王啸平李磊
- 关键词:针刺疗法枕神经痛电针围刺
- 电针郄穴结合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观察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比较电针郄穴结合围刺法与单纯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电针郄穴外丘、跗阳、阳交;对照组采用单纯围刺治疗,每天1次,10天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2.2%(37/45)和97.8%(44/45),均优于对照组的44.4%(20/45)、84.4%(38/45,P<0.01,P<0.05)。结论:电针郄穴结合围刺法能有效减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优于单纯围刺法。
- 孙远征李磊
-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电针围刺
- 循经远取动针法配合郄穴治疗腰扭伤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观察循经远取动针法配合郄穴治疗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循经远取动针法配合郄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循经远取动针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和ROM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ROM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和RO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循经远取动针法配合郄穴是一种治疗腰扭伤的有效方法。
- 孙远征张静李磊武文鹏
- 关键词:针刺疗法腰扭伤
- 基于转录组学研究双参宁心胶囊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作用机制
- 2024年
- 目的采用转录组学探讨双参宁心胶囊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的潜在作用机制并进行验证。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双参宁心胶囊组,每组10只。双参宁心胶囊组预先灌胃双参宁心胶囊溶液(90 mg/kg)7 d,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末次给药后2 h左心室注射栓塞微球建立CMVD大鼠模型,假手术组行开胸手术并注射生理盐水。造模后24 h超声检测大鼠心功能[左室收缩期前壁厚度(LVAWs)、左室舒张期前壁厚度、左室收缩期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期后壁厚度、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Vs)、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试剂盒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含量,TTC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转录组测序检测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双参宁心胶囊组共同差异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RT-PCR验证差异基因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AWs、SV、CO、EF、FS显著降低,LVIDs、LVVs显著升高(P<0.05,P<0.01),血清CK、CK-MB、LDH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心肌梗死面积增加,心肌细胞排列杂乱,炎性细胞浸润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双参宁心胶囊组大鼠LVIDs、LVVs显著降低,LVAWd、LVPWs、EF、FS显著升高(P<0.01),血清CK、CK-MB、LDH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减小(P<0.01),心肌细胞排列较整齐,炎性细胞浸润减轻。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双参宁心胶囊组共同差异基因287个,主要富集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控、心肌细胞肾上腺素能信号传导、PPAR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RT-PCR验证结果显示,双参宁心胶囊可明显下调模型
- 康静杨丽丽史跃马彦雷孟红旭李磊
- 关键词:转录组学差异基因
-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CMVD)发病率逐年增高,中医认为CMVD属中医学“络脉”的范畴,气虚血瘀证是CMVD主要证型,然而目前尚无气虚血瘀证CMVD动物模型的报道,因此本研究探索建立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冠脉微血管疾病组和冠脉微血管疾病气虚血瘀证组,每组15只。冠脉微血管疾病气虚血瘀证组动物每天随机14~16 h睡眠剥夺,持续6周,复制气虚证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及冠脉微血管疾病组动物正常饲养6周。实验6周后,冠脉微血管疾病组和冠脉微血管疾病气虚血瘀证组大鼠麻醉后开胸,向左心室内注射栓塞微球(40~120μm),假手术组动物行开胸手术但不注射栓塞微球。术后7 d,各组测定相关检测指标。结果冠脉微血管疾病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缩短率明显降低,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明显增加。冠脉微血管疾病气虚血瘀证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心功能下降、心肌损伤标志物活性显著升高、血浆及全血粘度明显升高。结论睡眠剥夺复合心室内注射栓塞微球可成功建立冠脉微血管疾病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比较符合临床发病特征适合于发病与中药作用机制研究。
- 康静杨丽丽王紫艳尤越史跃马彦雷孟红旭李磊
- 关键词: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睡眠剥夺
- 中药汤剂配合针灸治疗肛门瘙痒40例被引量:1
- 2007年
- 肛门瘙痒症是肛肠科常见病之一,瘙痒顽固,不易治愈,且易复发,除蛲虫病引起以外多发生于30岁以上男性.近年来笔者以龙胆泻肝汤合针灸治疗肛门瘙痒症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李长龙王广武李磊阚成国
- 关键词:中药汤剂龙胆泻肝汤针灸疗法肛门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