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霞

作品数:13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3篇护理学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病
  • 2篇伤风
  • 2篇破伤风
  • 2篇破伤风抗毒素
  • 2篇胃镜
  • 2篇胃镜检查
  • 2篇临床治疗分析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脑血管病
  • 2篇静脉
  • 2篇镜检
  • 2篇抗毒
  • 2篇抗毒素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血管
  • 2篇急性脑血管病

机构

  • 13篇解放军第一医...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作者

  • 13篇李玉霞
  • 4篇蔡雅明
  • 4篇杨红
  • 3篇杨玉捷
  • 3篇杨伟捷
  • 2篇种晓琴
  • 2篇刘继锋
  • 2篇李斌
  • 2篇郭艳芳
  • 2篇万顺梅
  • 2篇杜佳鑫
  • 2篇徐晓玲
  • 1篇张红霞
  • 1篇张方信
  • 1篇罗菲
  • 1篇杜坤庭
  • 1篇李丹
  • 1篇魏千红
  • 1篇李晓云
  • 1篇闫静

传媒

  • 6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甘肃科技纵横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现代保健(医...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127例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措施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中心静脉导管(CVC)在血流动力学监测及临床输液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导管相关性感染(CRI)在医院感染中已十分常见。其中CVC引起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起病急、病死率高,每次发生会增加20.0%~25.0%的病死率[1]。为了分析和了解我院CRBSI的发生情况,进一步科学有效地落实预防措施,2013-03~09,
蔡雅明李玉霞李丹
关键词:护理学血管内导管血流感染护理措施
巧排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内空气
2009年
李玉霞杨红徐晓玲
关键词:护理学静脉留置针
7例外科术后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临床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外科术后医院感染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全院标本送检情况及医院感染进行网上动态监测。结果:在半月内,7例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术后3-7 d出现不同程度发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及尿培养检测出铜绿假单菌,其中1例患者同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及尿不尽感觉。结论:手术器械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处理是预防外科术后感染的关键,应实行手术器械集中供应,加强手术室规范化管理;医院感染的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者应增强预防医院感染的高度敏感性;医疗队伍手卫生意识较弱,应采取多种培训和管理方法,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李忠源葛勤利蔡雅明李玉霞杨伟捷
关键词:外科术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肠结核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分析
2010年
葛勤利李斌李玉霞
关键词:误诊
模拟高原缺氧环境大鼠小肠黏膜缺氧诱导因子-1α活性改变及对肠三叶因子、胞外-5′-核苷酸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模拟高原环境下大鼠小肠黏膜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活性改变及对肠三叶因子(ITF)、胞外-5′-核苷酸酶(5′-NT,CD73)转录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减压舱模拟5 500 m海拔高度,缺氧处理3周后,应用凝胶电泳迁移分析(EMSA)检测大鼠小肠黏膜HIF-1α活性改变,同时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ITF、5′-NT mRNA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实验组HIF-1α活性表达显著升高(P<0.05),同时ITF和5′-NT的转录表达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高海拔缺氧环境可以诱导大鼠小肠黏膜内HIF-1α活性增加,并促进ITF和5′-NT的转录表达,此途径可能在高原环境适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李晓云杨玉捷李玉霞韩芳霞郭艳芳罗菲葛勤利张方信
关键词:高原缺氧缺氧诱导因子-1Α肠三叶因子
破伤风抗毒素注射安全管理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TAT(破伤风抗毒素)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感染,该药对人体是异体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容易引起过敏反应。为进一步减少过敏反应,确保患者安全注射,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我科自2009-01~2010-12,就TAT注射从注射前、中。
杨红李玉霞徐晓玲谢仙先
关键词:护理学破伤风抗毒素安全管理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黏膜白斑的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胃黏膜白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11月,采用内镜下APC治疗137例胃黏膜白斑患者,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37例患者中,黏膜白斑病检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67例(48.91%),伴轻度异型增生27例(19.71%),浅表性胃炎的43例(31.39%),治疗3月后复查胃镜示黏膜白斑病灶均消失,原黏膜白斑处病检示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消失65例(97.01%),异型增生消失23例(85.19%),浅表性胃炎消失40例(93.02%);原黏膜白斑处病检示萎缩性炎症伴肠化3例(4.48%),萎缩性炎症伴异型增生4例(14.81%),浅表性炎症3例(6.98%),治疗有效率92.70%,所有病例治疗中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随访2年未发现癌变病例。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黏膜白斑,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
葛勤利万顺梅杨伟捷李玉霞张红霞杨玉捷郭艳芳
关键词:氩离子凝固术内镜介入治疗
胃镜下植入缓释化疗粒子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胃镜下植入缓释化疗粒子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晚期食管癌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应用支架植入治疗;观察组采用胃镜下植入缓释化疗粒子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并记录生存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病灶长度[(4.62±1.33) cm]低于对照组[(6.93±1.28)cm,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24% (37/41)]高于对照组[68.97%(20/29),P<0.05];观察组胸骨后疼痛、胃液返流、发热持续、管腔再狭窄的发生率[9.76%(4/41)、7.32%(3/41)、12.20% (5/41)、2.44%(1/41)]均低于对照组[37.93%(11/29)、27.59%(8/29)、41.40%(12/29)、17.24%(5/29),P<0.05].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10.8个月)短于观察组(16.6个月,P<0.05).结论 胃镜下植入缓释化疗粒子和支架植入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肯定,但胃镜下植入缓释化疗粒子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更好,可降低并发症,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葛勤利杜坤庭李玉霞杨伟捷杨玉捷李斌
关键词:迟效制剂胃镜检查
军队医院使用非现役文职护士的效果分析
2008年
建立和实行文职人员制度,是我军体制编制调整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军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在我们军队医院新的编制中,非现役文职护士已成为护理队伍的主体,她们有效地发挥了骨干激励作用,确保了部队医院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了护理群体内聚力和战斗力。现将罕队医院使用非现役文职护士的效果分析如下。
李玉霞杨红魏千红
关键词:文职护士护理队伍文职人员军队干部护理群体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肺部感染42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159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合并肺部感染致病因素及防治措施.结果:159例急性脑...
种晓琴蔡雅明李玉霞杜佳鑫刘继锋
关键词:肺部感染急性脑血管病抗菌药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