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栋亮

作品数:48 被引量:207H指数:8
供职机构: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广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经济管理
  • 18篇文化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自主创新
  • 4篇经济发展
  • 3篇粤港
  • 3篇项目管理
  • 3篇科技项目管理
  • 2篇代理
  • 2篇动态监测
  • 2篇粤港澳
  • 2篇增值税
  • 2篇生产型
  • 2篇生产型增值税
  • 2篇区域经济
  • 2篇委托代理
  • 2篇消费型
  • 2篇民营
  • 2篇民营科技
  • 2篇民营科技园
  • 2篇经济增长
  • 2篇科技计划项目
  • 2篇科技园

机构

  • 40篇广东省科学技...
  • 8篇暨南大学
  • 2篇广东省社会科...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科技厅
  • 1篇广东省科技信...

作者

  • 48篇李栋亮
  • 12篇谈力
  • 7篇任志宽
  • 5篇江笑颜
  • 4篇方秀文
  • 4篇李朝庭
  • 4篇陈宇山
  • 4篇龙云凤
  • 3篇罗秀豪
  • 3篇周媛婷
  • 2篇曾祥效
  • 2篇关皓元
  • 2篇郑海涛
  • 2篇吴华建
  • 1篇李岱素
  • 1篇张百尚
  • 1篇马文聪
  • 1篇刘毅
  • 1篇叶毓峰
  • 1篇徐淑一

传媒

  • 15篇广东科技
  • 13篇科技管理研究
  • 3篇经济师
  • 2篇当代经济
  • 2篇科学学研究
  • 1篇开放时代
  • 1篇科学管理研究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 1篇科技创业月刊
  • 1篇特区经济
  • 1篇高教探索
  • 1篇中国科技资源...
  • 1篇科技创新发展...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2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模式和发展思路研究
简要概述广东省专业镇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的三大发展模式,探讨新时期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的总体战略框架和发展对策。
罗秀豪方秀文李栋亮陈宇山
文献传递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加速城市化的进程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一项重大的发展战略。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现已形成了三大城市群,但各城市群自身条件的差异必然导致它们演变的路径和结果的不同。本文对珠三角城市群的研究将对那些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发达地区的现代化进...
李栋亮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文献传递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的动力因素与公共政策的作用机制被引量:8
2022年
粤港澳三地跨越了“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法律体系”,区域内创新要素流动存在更大的制度性障碍。为此,基于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的一般规律,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特征,探讨其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的动力因素,并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分析政府相关支持政策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活跃,创新要素流动具有旺盛需求;创新要素流动是三地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和开展科技合作的重要基础,也受市场规律、创新政策、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国政府公共政策制定高度关注人才要素、资金要素、科研物资在粤港澳三地流通的问题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政策落实仍存在一些制度性障碍。最后,建议从协同创新组织机制、人员跨境管理和社会服务制度、科研资金跨境管理和金融服务、科研平台和仪器设备跨境使用机制以及社会人文环境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要素跨境高效流动的政策举措。
谈力李栋亮韩莉娜任志宽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基础研究能力提升研究:理论机制与实施路径
2024年
提升区域基础研究能力,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发展格局下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基于区域创新理论研究发现,区域基础研究能力是区域基础研究原创能力、区域基础研究引领能力和区域基础研究持续能力三个方面的综合体现。结合区域基础研究能力的内涵特征,发现区域基础研究能力的提升机制主要包括知识集聚机制、产业互驱机制和融通创新机制。从提升区域基础研究能力的理论机制与粤港澳大湾区基础研究发展实际,提出“人才-载体-知识生产网络、产业-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环境-要素-融通创新网络”的路径框架,即分别以人才、产业、环境为着力点,以载体、集群、要素为支撑,促进大湾区创新主体的充分互动和创新要素的畅通,构建集聚-融通-开放的合作创新体系,打造基础研究高地。
韩莉娜余正颖李栋亮任志宽
关键词:知识集聚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育与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基于嵌入的视角被引量:1
2024年
采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选取5家新型研发机构为研究对象,构建“嵌入动因—嵌入路径—嵌入成效”的分析框架,研究新型研发机构嵌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行为动因,揭示新型研发机构嵌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实现机制,从管理实践角度提出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嵌入性和双边嵌入性是新型研发机构组织性嵌入的行为动因,认知嵌入、关系嵌入和社会嵌入是新型研发机构嵌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要路径,生态系统优化、集聚创新动力、创新要素保障和经济社会效益是嵌入成效。两者嵌入是双方行为动态演化的结果,呈现自组织、自适应、自循环的发展特征,嵌入程度对嵌入成效会产生较大影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试和优化。
任志宽李栋亮马文聪黄舒阳
广州自主创新政策环境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在对广州自主创新政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鉴欧盟的创新政策框架提出了广州自主创新政策环境建设的框架和建设思路,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李栋亮郑海涛
关键词:自主创新政策环境
关于推进基础研究与产业技术创新融通发展的思考——以广东为样本被引量:5
2018年
加强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是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也是建设科技创新强国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对广东而言,虽然区域创新能力已跃居全国首位,但是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仍然突出。从理论出发、以问题为导向,研究分析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国内外趋势,基于广东的基本情况提出推进基础研究与产业技术创新融通发展的对策建议。
谈力李栋亮尚学峰
对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稳步提高的分析
2002年
文章对近年来我国宏观税负水平持续提高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指出其背后存在的特殊性因素 ,提出我国宏观税负的提高仍缺乏牢固的基础 ,特别是未能紧紧依托于经济的发展 ,并有鉴于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李栋亮周媛婷
关键词:宏观税负水平税收
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变的解释
2001年
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销售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由于它克服了重复征税的弊端,所以被其他国家相继采用,逐步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重要税种.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时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目前我国又提出要适时把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变.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转变?我们谨试图从以下角度作一粗浅的解释.
吴华建李栋亮
关键词:生产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税制改革
广东省属科研机构竞争能力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在构建省属科研机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广东省属科研机构的竞争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和进一步的分析,并提出提高省属科研机构竞争能力的对策建议。
李栋亮龙云凤
关键词:省属科研机构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