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麒
- 作品数:45 被引量:1,128H指数:18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农业科学更多>>
- 关于完善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的思考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前我国的农业补贴制度立法不完善,农业补贴的性质重"保障"轻"促导",补贴的目的重"农民"轻"农业",这些特征导致了我国农业补贴无法实现其应有的正面绩效。在目前我国粮食安全存在潜在危机,农业可持续发展受阻的新型农业矛盾背景下,农业补贴制度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即完善农业补贴立法、从配给型补贴向契约型补贴转型、从保障型补贴向促导型补贴转型、从"输血型"补贴向"造血型"补贴转型。
- 李昌麒王霞
- 关键词:农业补贴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
- 西部大开发与重庆法治建设被引量:12
- 2000年
- 西部大开发是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下进行的,健全的法制既是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条件,也是其必要保障。本文从重庆的具体情况出发,论述了法制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对西部大开发中法制建设的几个中心问题时行了深入、系统的讨论。
- 李昌麒
-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法律资源司法环境法治建设
- 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被引量:4
- 2004年
- 科学发展观是党和国家为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现在我国各级政府、各行各业和各个领域都在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出回应性的努力。就经济法的理论和实务的研究而言,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的是要明确政府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角色定位,厘清政府干预经济的界限,为此必须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认识问题。
- 李昌麒李永成
- 关键词:经济法理论政府角色定位社会整体利益公众服务政府失灵公共服务型
- 农村法治建设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被引量:70
- 2001年
- 本文的基本框架是在准备为中共中央第九次法制讲座的过程中形成的。它着重从依法保障和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与稳定的重要意义、国外农业和农村法治建设的经验和启示以及依法保障和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与稳定的若干重要环节等三个方面,对加强农村法治建设进行了阐述。
- 李昌麒许明月卢代富高宽众鲁篱
- 关键词:农村法治建设法制社会稳定农业
- 宏观调控法若干基本范畴的法理分析被引量:102
- 2002年
- 宏观调控是国家权力与市场运行规则契合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当代市场经济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宏观调控的法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宏观调控法的基本范畴是宏观调控法治化的理论基础。本文选取了宏观调控法的内涵、本质特征、立法价值和立法基本原则几个基本范畴,在承继学界研究成果的同时,对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以及人们观念上的一些误解和偏差,进行了法理分析,提出了“宏观调控法治化”和“宏观调控法理论‘法治化’”的主张,并对其实现途径作了一些探讨。
- 李昌麒胡光志
- 关键词:宏观调控法法理分析法治化国家权力承继市场运行规则
- 中国实施反贫困战略的法学分析被引量:18
- 2003年
- 本文在分析我国贫困形成的制度性原因基础上 ,剖析了公共权力在反贫困中的作用 ,探讨了开发性扶贫中的基础资源配置问题、分配正义与反贫困的关系问题、贫困者的权利保障机制问题 ,并提出了我国制定《反贫困法》的构想。
- 李昌麒
- 关键词:反贫困战略公共权力开发性扶贫
- 泛论农村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被引量:3
- 2008年
- 在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以政策治理农业和农村的做法,应向主要依靠法律治理农业和农村的转变,这是今后必须面对的需要实践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但目前农村的法治状况仍然不能适应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因此要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农村经济法律制度,以便为农村各项改革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 李昌麒
- 关键词:农村法律制度
- 见证并亲历的重庆直辖十年的法治历程被引量:1
- 2007年
- 李昌麒
- 关键词:法治实践直辖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光辉历程法律顾问
- 论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的互动机制被引量:58
- 2001年
- 本文针对民法、行政法、经济法三法的相对独立性与相互依赖性,提出了认识和建立三法良性互动机制的观点。作者首先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在一般理论基础与法理基础两个层面对建立三法良性互动机制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同时揭示了三法间的文化与精神的互补、功能的相互矫正及调整对象的交叉,是建立三法良性互动机制的客观基础。在上述论证的基础上,作者从立法的互动、法律实施的互动及法律权威的互动三个方面提出了建立良性互动机制的框架性方案。
- 李昌麒岳彩申叶明
- 关键词:民法行政法经济法互动机制法律部门法律实践
- 论经济法的时空性被引量:37
- 2002年
- 经济法作为以社会公共利益为价值追求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 ,在现实中表现为兼具独特的民族性和共同的时代性的存在形态。为了深入地确证和认知这样一个有着历史的地理的特性的法律事象 ,我们可以借助于时空性的哲学之维来揭示其本己性品格。在本文中 ,作者以对时空性这一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的阐释为逻辑起点 ,界定了经济法时空性的基本内涵 ,论述了经济法时空性的现实表现即经济法发展的国际差别和趋同走势 ,并阐发了时空观在经济法发展中的运用。通过这样的考察 ,本文展现了一种解读经济法的存在、经济法的认知和经济法的发展的研究路径。
- 李昌麒黄茂钦
- 关键词:经济法时空性社会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