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能
- 作品数:51 被引量:9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CEEMDAN分解与周期项提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 本发明属于卫星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CEEMDAN分解与周期项提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CEEMDAN分解与周期项提取方法包括:在分析钟差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利用CEEMDAN方法进行数据分解,综合应用排列熵算法与...
- 李方能史文策梁益丰许江宁吴苗谭小容
- 光纤陀螺辅助GPS导航方法研究
- 结合GPS姿态测量系统导航的特点和光纤陀螺启动速度快、敏感角速度范围宽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光纤陀螺辅助GPS导航的方法,利用Kalman滤波技术设计了组合导航算法,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光纤陀螺辅助GPS导航...
- 李方能田华明周红进许江宁
- 关键词:光纤陀螺GPSKALMAN滤波
- 文献传递
- 罗兰C水下导航信号接收性能分析
- 2024年
- 水下航行器在航行时需要导航系统来提供位置信息与导航服务,常用的卫星导航信号由于无法入水,无法在水下环境提供有效服务。针对水下航行器水下导航应用的需求,分析了罗兰C信号的水下变化特性,提出了水下罗兰C信号接收方法。首先研究了罗兰C系统陆地传播能力,其次探讨了罗兰C信号在水下环境中的影响,最后重点分析了不同水深条件下色散效应对信号强度和包周差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深度的增加,水下罗兰C信号第三周期识别点不断前移,包周差也随之增加,水下3 m后罗兰C信号包周差已超过使用界限,出现跳周,导致罗兰C系统定位精度低。
- 刘亮吴苗李方能李振中
- 关键词:罗兰C色散效应水下导航
- 某型自动操舵系统综合模拟运行平台设计与实现
- 2019年
- 论文基于某型自动操舵系统特性及其适用的潜艇运动特性,采用半实物仿真技术,设计了该操舵字体综合模拟运行平台。模拟运行平台可与操舵系统的中央控制台对接,接收控制信号并模拟舵机伺服及潜艇的运动响应,构成某型自动操舵系统陆基条件下的实艇工作环境,解决了某型自动操舵系统的检修技术难题。
- 姜海军李方能
- 关键词:操舵系统半实物仿真
- 基于鲁棒双参数指数平滑法的BDS卫星钟差预报
- 2024年
- 为提高北斗(BDS)卫星钟差预报精度与稳定性,基于BDS卫星钟工作原理与数据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双参数指数平滑法的BDS卫星钟差预报方法。将双参数指数平滑法引入BDS钟差预报,并通过鲁棒化建模与优化初始值选取方式提升了双参数指数平滑法的抗差与适应能力,减小了数据异常干扰对钟差预报性能的影响。与常用的多项式模型、谱分析模型、灰色预测模型及超快速钟差预报产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适用于不同BDS轨道与类型的卫星钟差预报,取得了良好的预报精度与稳定性,其对BDS卫星钟的6h平均预报精度分别提升了40.3%、31.7%、63.6%和36.6%,预报稳定性分别提升了43.8%、38.9%、65.4%和33.1%。
- 李方能梁益丰许江宁吴苗朱兵
- 关键词:钟差预报
- 一种DVL标定方法、系统、介质、设备及终端
- 本发明属于水下组合导航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DVL标定方法、系统、介质、设备及终端,当AUV处于水面航行状态可接收GNSS信号时,利用Kalman滤波最优估计方法进行SINS/GNSS组合导航,得到载体高精度的姿态和速度信...
- 李方能史文策唐洪琼许江宁何泓洋
- GPS/FOG组合导航系统自适应滤波器设计被引量:3
- 2005年
- 结合GPS姿态测量系统导航的特点和光纤陀螺敏感角速度范围宽、启动速度快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光纤陀螺辅助GPS导航的方法,采用自适应滤波技术设计了组合导航算法,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光纤陀螺辅助GPS导航方法可行.
- 李方能曾鹏
- 关键词:光纤陀螺GPS自适应滤波
- 基于鲁棒双参数指数平滑法的BDS卫星钟差预报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属于钟差预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鲁棒双参数指数平滑法的BDS卫星钟差预报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阐述BDS卫星钟工作原理与模型,指出钟差预报模型应兼顾趋势项与周期项特征,将双参数指数平滑法引入钟差预报;综合考虑...
- 李方能梁益丰许江宁金贤洲谭小容刘亮叶芸
- 一种双纤双波时间传递系统及瞬时钟差估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纤双波时间传递系统及瞬时钟差估算方法,主授时站点和从授时站点之间通过光纤链路连接,主授时站点和从授时站点均具有激光发射器、波分复用模块、时差测量模块、光探测器、发射通道、接收通道,主授时站点还具有时间信...
- 吴苗陈丁许江宁李方能梁益丰谭小容
- 文献传递
- BDS/GPS新型铷原子钟长期特性分析被引量:5
- 2023年
- 铷原子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等显著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导航卫星。基于星载铷钟技术发展迅速、BDS和GPS新型铷钟性能尚未得到全面分析的研究现状,对两大系统自2017年后发射的16颗星的铷钟进行了长期特性分析。以GFZ中心提供的BDS精密钟差和IGS中心的GPS最终钟差产品为数据基础,根据卫星钟工作原理确定了各表征部分的分析方法。系统特性方面,通过最小二乘拟合计算了卫星钟的短中期漂移率与频率准确度;随机特性方面,对逐日拟合残差序列进行了计算与长期变化趋势分析,通过重叠Hadamard偏差计算了卫星钟稳定度,分析了不同时段的主导噪声类型;周期特性方面,利用频谱分析方法计算了卫星钟长期表征的主周期项,综合轨道误差和运行等因素分析了周期项可能原因。结果表明:BDS/GPS新型铷原子钟的频率准确度达到10-12量级,秒漂和日漂分别达到10^(-19)和10^(-14)量级,万秒稳定度介于1.82×10^(-14)~2.98×10^(-14)之间,天稳定度普遍达到10^(-15)量级,逐日拟合残差精度达到0.1 ns~0.2 ns;所有卫星钟差序列周期特性显著,前三个主周期近似为卫星轨道周期的1倍、2倍和3倍左右。
- 李方能梁益丰许江宁吴苗
- 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频率稳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