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慕然

作品数:42 被引量:180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结肠
  • 13篇结肠炎
  • 13篇溃疡
  • 13篇溃疡性
  • 12篇溃疡性结肠炎
  • 7篇幽门螺
  • 7篇幽门螺杆菌
  • 7篇螺杆菌
  • 7篇肠易激
  • 6篇炎症
  • 6篇易激综合征
  • 6篇综合征
  • 6篇胃炎
  • 6篇疗效
  • 6篇慢性
  • 6篇肠易激综合征
  • 5篇蛋白
  • 5篇炎症性
  • 5篇炎症性肠病
  • 5篇幽门螺杆菌感...

机构

  • 34篇天津市人民医...
  • 8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南开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泰达医...

作者

  • 42篇李慕然
  • 22篇刘艳迪
  • 8篇张庆瑜
  • 6篇崔纪芳
  • 6篇董学涛
  • 5篇张宝凤
  • 5篇姜葵
  • 5篇李文
  • 4篇马宏文
  • 4篇唐涛
  • 3篇陈莹
  • 2篇朱广博
  • 2篇洪志飞
  • 2篇齐新
  • 2篇张亚瑞
  • 1篇孙曼怡
  • 1篇孙静
  • 1篇金玲
  • 1篇陈斓
  • 1篇杨新宇

传媒

  • 4篇天津医药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开卷有益(求...
  • 2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天津护理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9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肝CT值与血脂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oronary atherosclerosis,CA)患者中,验证肝脏CT值与血脂之间的关系,评价肝/脾CT比值对NAFLD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
崔纪芳刘艳迪李慕然齐新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脂
胃蛋白酶原测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性研究
李慕然
大鼠颅脑创伤应激性胃黏膜病变及GAS、EGF、β-EP的变化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大鼠颅脑创伤应激过程血中胃泌素(GAS)、表皮生长因子(EGF)及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变化及作用。方法:制作大鼠颅脑创伤模型并按应激时间不同分组。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应激过程中血清GAS、血浆EGF及β-EP的动态变化。结果:分别有4只及5只大鼠胃黏膜于应激24h及应激48h出现应激性溃疡,于应激168h未见胃黏膜病理性改变。应激24h组、48h组血清GAS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应激48h组、168h组血浆EGF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应激24h组、48h组及168h组血浆β-E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鼠颅脑创伤后可致应激性溃疡;GAS、EGF、β-EP与大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和愈合有关。
李慕然杨新宇姜葵张庆瑜杨树源
关键词:胃泌素类Β内啡肽WISTAR
T细胞免疫球蛋白-3及人精氨酸酶1在炎症性肠病中的表达情况及表达意义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3(Tim-3)和人精氨酸酶1(Arg-1)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结肠黏膜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的整理分析。方法:收集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于天津市人民医院诊断治疗的43例克罗恩病(CD)患者、37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和30例身体体检健康人员的详细资料以及上述人员内镜结肠黏膜标本和PBMC标本,选用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结肠黏膜和PBMC中Tim-3表达;选择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Arg-1水平;分析Tim-3和Arg-1与IBD临床特征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ROC)工作曲线分析血清Tim-3、Arg-1诊断IBD的效能。结果:CD组和UC组患者黏膜组织和外周血标本Tim-3、Arg-1表达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Tim-3和Arg-1阳性率在UC组、CD组患者不同炎性活性度、严重程度及病变部位中有统计学上差异(P<0.05);ROC结果显示,外周血Tim-3、Arg-1水平单独及联合诊断IBD的AUC分别为0.839、0.885、0.943,95%CI分别为0.766~0.912、0.823~0.948、0.899~0.987,截断值为65.40%、3.28μg/mL,联合诊断的AUC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IBD患者结肠黏膜组织和PBMC标本中Tim-3和Arg-1可能参与IBD肠黏膜免疫应答,因此可作为反映IBD疾病活动度的指标之一。
董学涛刘艳迪李慕然张乐丹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评价胃肠安丸治疗非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
李慕然
S100A12在溃疡性结肠炎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7
2016年
UC是一种慢性肠道炎性疾病,而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通常无明显的形态学和血液生物化学异常。UC和IBS的临床表现非常相似,鉴别诊断通常需要行结肠镜检查,但一些患者由于多种原因不能完成该检查,
李慕然孙静刘艳迪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镜检查肠道炎性疾病
细胞因子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被引量:1
2006年
李慕然张庆瑜
关键词:细胞因子类炎性肠疾病
外周血RNF180基因甲基化检测在胃癌临床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2022年
环指蛋白(RNF)180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其表达水平受基因甲基化修饰的影响。RNF180基因编码产物具有E3泛素蛋白连接酶活性,参与机体细胞的生长、成熟、增殖及凋亡。目前,全球胃癌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且尚缺乏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简便检测手段。外周血RNF180基因甲基化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分化程度相关,但目前对RNF180的认识尚不全面,进一步探索RNF180的作用机制、优化基因甲基化检测手段,可为胃癌早期筛查、诊断、靶向治疗、疗效评价、预后和复发监测提供新线索。
赵路瑶李慕然刘艳迪
关键词:胃癌DNA甲基化
一种消化内科用多功能灌肠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化内科用多功能灌肠器,它包括加热筒,加热筒顶部螺纹连接有筒盖;筒盖上设置有提手;加热筒一侧设置有刻度槽,刻度槽镶嵌有透明的刻度标尺;加热筒一侧安装有齿轮箱;齿轮箱下方设置有支座;齿轮箱内设置有第二丝...
李慕然张楠边姝张宝凤董学涛黄秀强刘艳迪
文献传递
促愈祛毒方内服灌肠辅助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对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GF-β、MMP-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观察促愈祛毒方内服灌肠辅助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对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120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单用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加用促愈祛毒方内服灌肠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Baron评分、Geboes指数评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β(IL-1β)、TGF-β、MMP-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黏液脓血便、腹痛腹泻、身热口干、小便短赤、舌苔黄腻及脉滑数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中西医结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aron评分和Geboes指数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中西医结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而中西医结合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GF-β和MMP-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中西医结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促愈祛毒方内服灌肠辅助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减轻相关症状体征,促进肠道黏膜病变修复,拮抗肠道炎症反应,调节TGF-β和MMP-1水平,且未加重药物不良反应。
崔景怡金玲李慕然崔纪芳靳明星刘艳迪
关键词:灌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