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萌
- 作品数:72 被引量:500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农业部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保护与发展互动协调研究
-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2008年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在保护基础上科学发展,进行经济生态化模式的有益探索...
- 李志萌李志茹
-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经济发展
- 品牌农业与提高国际竞争力
- 农业名牌是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其构筑的核心竞争力能有效地促进了国家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实施品牌战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农业国际化,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本文论述了农业国际竞争力与农业名牌的关系;论述了实施品...
- 李志萌
- 关键词:品牌农产品农业国际竞争力农业名牌战略崇仁麻鸡农产品质量检测
- 文献传递
- 坚持新发展理念 推动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 2019年
- 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老区充满深情,对江西人民关怀备至,对江西发展寄予厚望,对江西工作提出'新的希望、三个着力、四个坚持'的重要要求,充分展现了高瞻远瞩的战略指引,体现了对江西工作的精准指导。江西遵循总书记的重要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为江西首要战略,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任务、新路径和新动力.
- 梁勇李志萌
- 关键词:跨越式发展
- 鄱阳湖流域农产品食品加工业发展研究
- 2011年
- 农产品食品加工业发展的程度,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新型工业化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分析了鄱阳湖流域农产品食品加工业发展的潜力、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农产品食品加工业发展的目标与重点,并提出了促进鄱阳湖流域农产品食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 李志萌杨志诚
- 关键词:鄱阳湖流域农产品加工业
- 粮食主产区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政策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李志萌杨志诚
- 关键词:粮食生产市场化保护价收购农民收入农业结构
- 生态功能保护区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以东江源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为例
-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将生态功能保护区列为限制开发区,是国土空间开发四大主体功能区之一。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具有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确保人类物质支持系统的可持续性等特殊功能,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蓄洪水、防风固沙、维系...
- 李志萌
- 低碳农业在我国的实践与发展
- 农业生产既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又是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对生态环境产生直接的影响。农业生产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物质循环,随着石化产品如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等广泛而大量使用,破坏了原有物质循环的平衡与稳...
- 李志萌
- 关键词:低碳农业温室气体生态农业模式保护性耕作
- 文献传递
-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经济的冲击、传导及其应对——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被引量:59
- 2020年
-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影响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大敌,对区域乃至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的冲击是全方位和系统性的。作为全球大流行病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具有不同于以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自身特征和环境条件,将沿着从微观、中观到宏观,从短期到中长期的渐次传导路径,对个体、社会、政府乃至全球格局产生影响。为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应强化逆周期调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业态新产业,加大纾困帮扶企业力度,强化消费基础作用,提升现代供应链发展水平。
- 盛方富李志萌
- 关键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治理长效机制研究被引量:13
- 2020年
- 长江经济带覆盖东中西三大区域,建设绿色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战略平台。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创新探索了省际区域协商合作、协调区域利益的生态补偿、构建跨界联动治理的法治、推动跨区域开展"飞地经济"合作等区域协同治理机制,但长江流域内的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集中"缩影",表现为发展水平梯度差异大、利益诉求差异明显,区域内存在生态环境"囚徒困境"难题和弱约束合作的"搭便车"现象等,折射出区域协同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区域协同视角,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应加快长江大保护立法进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现公平正义的全流域生态补偿、推进跨区域产业合作、实施长江智慧治水、构建环境执法监督等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
- 李志萌盛方富
- 关键词:协同治理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
- 四免一救助政策促进宁夏贫困地区孕产妇安全分娩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评价分析四免一救助政策实施后其执行情况与取得的效果,为进一步促进孕产妇安全分娩提供理论基础及建议。方法:采用二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获取四免一救助政策实施前、后贫困山区孕产妇产前检查率、住院分娩率、产前检查地点、住院分娩地点和产后42天探视率等资料。结果:干预前、后的产前检查率分别是75.6%和94.8%,住院分娩率分别是59.3%和92.4%,产后42天探视率分别是22.6%和3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免一救助政策能够在解决贫困地区母亲安全分娩的问题上起到一定的作用,政策应进一步监督落实并推广。
- 李志萌乔慧
- 关键词:安全分娩住院分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