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祥

作品数:2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缺血
  • 2篇缺血修饰
  • 2篇缺血修饰白蛋...
  • 2篇白蛋白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损伤
  • 1篇心肌损伤生化...
  • 1篇心绞痛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系统
  • 1篇心血管系统疾...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机构

  • 2篇邯郸市中心医...
  • 1篇邯郸钢铁集团...

作者

  • 2篇李志祥
  • 2篇牛丽辉
  • 2篇李守霞
  • 2篇刘永杰
  • 1篇郭佳
  • 1篇郭丽丽
  • 1篇任郁英
  • 1篇陈丁莉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微血管性心绞痛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微血管性心绞痛(CSX)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冠状动脉正常的反复胸痛患者50例,根据心电图运动试验结果分为微血管性心绞痛组(27例)和非心源性胸痛组(23例);同期医院体检的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30例。测定各组血清IMA、CK-MB和cTnI。结果 27例微血管性心绞痛组中25例血清IMA值高于正常范围,2例在正常范围内,平均血清IMA值(83±3)U/ml;非心源性胸痛组23例IMA均在正常范围内,平均血清IMA值(67±4)U/ml;正常对照组30例IMA均在正常范围内,平均血清IMA值(65±3)U/ml。微血管性心绞痛组与其它2组血清IM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CK-MB、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测定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IMA是早期心肌缺血较为敏感的生化指标,可以用于鉴别诊断微血管性心绞痛和非心源性胸痛。
陈丁莉李志祥李守霞郭佳牛丽辉任郁英刘永杰
关键词:缺血修饰白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微血管性心绞痛
超敏C反应蛋白与缺血修饰白蛋白在冠心病中的联合临床应用被引量:18
2014年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严重危害着人体健康及生命一类疾病,同时又是目前全球病死率极高的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的生存环境及饮食发生改变,CHD 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迅速上升趋势,全国每年死于该病的人数,约占所有心血管病死亡人数五分之一。冠心病也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使管腔逐渐狭窄,斑块出血破裂,血栓形成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基于 CHD 发展过程,若能在病程出现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之前,早期发现心肌缺血,对 CHD 防治将有很大的帮助。各种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是近十年来临床化学中发展最快的部分。传统的肌钙蛋 I(cTnI)对心肌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而肌红蛋白检测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相对较差,二者在早期诊断心肌缺血方面都存在缺陷。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是在人体血液中的白蛋白氨基末端被氧化修饰,从而产生结构改变,因其仅产生于心肌缺血时,故称为缺血修饰白蛋白,这种白蛋白在与钴离子结合能力降低为主要特点,所以利用其可以与过渡金属结合力降低的特性在人体外周血能够及早检测到升高。奚耀等对l6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超敏 C反应蛋白(CRP)水平研究显示[1],冠心病患者的血浆超敏 C 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心肌受损的程度。对于冠心病患者最重要的是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一些与心血管疾病显著相关的血清标志物的早期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对冠心病的预后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现对本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及超敏 C 反应蛋白进行同时检测
李志祥李守霞郭胜利郭丽丽张鹏刘永杰牛丽辉
关键词:缺血修饰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经冠状动脉造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